蔡青
摘要:小學科學是一門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目的科學啟蒙課程。而探究作為科學課程的核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同時,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目標?;诖?,探究式教學策略的教育意義逐漸突顯出來。因此,筆者將立足于教學實踐,以《食物中的營養(yǎng)》這節(jié)課為例,具體闡述如何運用探究式教學策略組織小學科學教學。
關鍵詞: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教學策略
在長期以來的教學活動中,探究的重要性逐漸受到廣泛重視。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探究式教學更是成為一種系統(tǒng)性的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合理應用,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低效教學的現(xiàn)狀,也更加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因此,在小學科學課程中,教師應該不斷思考探究式教學與教學活動之間的結合點,并實施相應的教學指導策略。這樣一來,有利于逐步促進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和完善,并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科學方法,從而為教學質量的發(fā)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一、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探究意愿
求知欲是學生與生俱來的本能,而教師需要充分思考如何使學生的求知欲從潛伏狀態(tài)轉向活躍狀態(tài)。尤其是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意愿更是會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組織效果。為此,教師可以嘗試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以此來使相關知識以一種更加形象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從而增強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這樣一來,有利于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愿,從而為探究式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良好的契機。
以《食物中的營養(yǎng)》為例,在教學活動起始階段,我首先實提供了上節(jié)課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記錄卡,并引導學生對這些食物進行了初步的分類。接著,我利用圖片創(chuàng)設了情境,展示了豐富的飲食,并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每天要吃不同種類的食物呢?只吃一種可以嗎?吃這些食物對我們來說有怎樣的重要性呢?通過這種方式,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和事物聯(lián)系了起來。這不斷幫助學生回憶了舊知識,初步構建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認知沖突,從而使學生對相關知識產生了主動探究的意愿。同時,在教學起始環(huán)節(jié),利用這種方法也更加自然地引出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主題,從而促進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由此可見,在探究式教學中,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
二、尊重學生主體,組織自主探究
從本質來講,探究式教學的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自覺地進行探索,從而使其實現(xiàn)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發(fā)展。為了在教學中突出這一指導思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組織自主性的知識建構活動,以此來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當然,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探究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教師的引導。通過恰當?shù)狞c撥,可以使學生的探究過程更加有的放矢,從而幫助其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如:在《食物中的營養(yǎng)》這一節(jié)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我首先利用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了思考。如:(1)科學知識中的糖與生活中的糖是一種物質嗎?(2)有甜味的物質是否都是糖呢?(3)水、維生素、無機鹽是否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其主要作用是什么?同時,我指導學生學習了不同營養(yǎng)物質的探究方法。比如在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時,我提供了碘酒、培養(yǎng)皿、滴管等實驗材料,并讓學生自主準備了一種一定含有淀粉的食物和一定沒有淀粉的食物,然后自主設計和實施實驗方案,進而自主歸納兩種實驗現(xiàn)象的差別,以此來總結怎樣判斷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在檢查食物中是否含有其他的營養(yǎng)物質時,我同樣指導學生學習了相關的實驗方法。而通過自主思考與動手探究的過程,使學生對相關知識產生了較為準確的理解。
三、完善教學評價,深化知識感悟
在完整的教學活動中,教學評價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效的評價過程可以對學習活動的效果作出更加完整的價值判斷,并為后續(xù)教學活動的調整提供依據(jù)。相對于常規(guī)的評價模式,探究式教學中的評價環(huán)節(jié)更加注重多元化的原則。唯有如此,才能使教學評價的積極作用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如:完成《食物中的營養(yǎng)》的基本教學任務之后,我首先組織學生進行了自主反思與相互評價,以此來讓學生總結親歷探究的過程,并歸納食物營養(yǎng)成分及其對人體的作用。這樣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其次,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我會設置多元化的評價指標,并將評價的重點放在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比如思考問題時的思維發(fā)散性、實驗探究中方案設計的嚴謹性等。最后,我采用了多元化的評價方法,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我綜合使用了形成性評價、相對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等手段。最終,借助多元化的評價模式,使學習效果得到了有效的鞏固。
綜上所述,探究是科學學習中的重要載體。因此,教師應該準確把握探究式教學策略的應用方法,并合理地將其融入于小學科學課程中。同時,隨著教學活動的推進,還需要及時對教學策略加以改進和調整,從而逐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黃玲玲.關于小學科學教學任務探究式教學策略分析[J].才智,2020(18):48.
[2]劉茜.淺析小學科學學科探究式教學的有效性[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20(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