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
摘 要:自我國邁入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時代,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fā)生了極大的轉變,與此同時,也給我國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微課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高速發(fā)展下的衍生物,以生動、形象、靈活為特點的教學模式得到教師以及學生的追捧。微課運用至初中歷史學科教學中,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微課學習活動,大大提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鞏固學生學習的歷史知識。鑒于此,對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內容進行探討,加強對初中歷史學科教學資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微課;初中;歷史教學
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教學背景下,我國教育體系中以網(wǎng)絡平臺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已是必然發(fā)展趨勢。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內容知識相對枯燥乏味,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相對單一,長此以往,學生將會對歷史課程產生厭煩情緒。微課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大產物,為我國課程教學工作開展提供了全新的教學思路,給予了全新的教學技術支持。微課視頻本身具備內容趣味性、具體性、主題鮮明性以及課時簡短性的特征,將其運用到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所學的歷史知識有較為清晰的學習脈絡,滿足學生對初中歷史課程的學習需求,全面提升初中歷史課程教學質量。為此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靈活運用微課教學模式,積極開展高質量的初中歷史教學活動,拓展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運用范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一、微課
微課教學模式應用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在于微課視頻,通過利用教學視頻實現(xiàn)教學的具象化設計,讓學生在對直觀性、立體性的動態(tài)圖像內容進行觀察時實現(xiàn)對教學內容的有效學習?,F(xiàn)如今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微課教學模式中同樣包含了教學設計、多媒體課件以及課后習題等內容,而教師則是將教學內容進行濃縮后做成視頻進行記錄播放,因此微課視頻具有內容簡潔、視頻時間相對較短的特征。
微課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極大的差異,微課教學內容設計與學生的課程參與情況以及學習情況相關聯(lián),因此能夠對學生的學習實踐活動成果帶來直接影響,同時微課教學模式表現(xiàn)形式多元、操作形式較為簡單,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可直接操作,教師在課堂上可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微課視頻內容的播放,而學生則可在課余時間利用手機以及電腦上進行播放,大大提升了課程教學內容的靈活性。
二、微課運用于初中歷史教學課程的必要性
微課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微課視頻為載體開展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中歷史課程教學期間,需要利用微課教學模式增加課程教學趣味性,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對微課視頻內容反復觀看的過程中也能加深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記憶。對于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而言,能夠幫助其全面掌握初中歷史課程重點,夯實學生的初中歷史學習基礎。
初中歷史課程內容煩瑣、難記,初中生本身的自我約束能力相對較差、自主探究積極性不高,微課教學模式的多樣化特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微課視頻能夠對初中歷史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知識進行串聯(lián),借助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積極發(fā)現(xiàn)歷史課程的魅力,讓學生能夠對歷史知識內容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在滿足學生個人求知欲望的同時,有效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微課教學模式能夠對歷史教學內容進行精簡,開展多元化的課程教學活動,大大提升初中歷史課程的教學效率。
三、微課運用于初中歷史教學的注意事項
(一)微課內容設計需貼合教材內容
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微課制作過程中,需要確保微課制作內容與教材內容的吻合性,若微課視頻制作內容與課程教材內容相脫離,將會大大增加課堂教學難度。同時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微課設計過程中,也要對班級上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特性進行有效分析,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選擇貼近學生的教學素材,幫助學生理清歷史知識,以此為基礎制作相應的微課視頻,幫助學生充分掌握知識點,為后續(xù)學習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如在教學“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教師可先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相關內容進行整合,分別制作相對應的微課視頻,學生借助微課視頻內容對兩次世界大戰(zhàn)進行比對學習,加深對兩次世界大戰(zhàn)帶來的影響及危害相關內容的掌握程度,讓學生能夠帶著重難點教學知識積極融入教學活動中,轉變以往被動式學習的學習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強化學生對初中歷史知識的認知水平。
(二)微課設計需具備短小、有內涵的特征
微課視頻是精簡濃縮后的初中歷史精華內容,但微課教學視頻中的設計步驟仍舊需要由五部分構成。在微課視頻制作之后,教師需要及時發(fā)布微課視頻讓學生自行觀看,告知學生做好重點知識的記錄工作,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能力確定是否反復觀看。
步驟一:微課導入。簡潔明了的課程導入模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學生代入預設的微課學習情景中。步驟二:點明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在微課教學視頻制作過程中,教師需要在微課視頻開頭直接點出課程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幫助學生明確課程學習內容。步驟三:清晰講述本課程學習內容。在視頻中需要明確向學生講述學習的內容,如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以及歷史意義等,同時也要做出相應的總結性陳述分析。步驟四:利用微課進行拓展延伸。為了加強學生的知識學習代入感,對教學視頻內容學習記憶更加深刻,可適當加入案例講述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歷史情感。步驟五:設計鞏固練習環(huán)節(jié)。在微課視頻中需要設計1~3個練習題目,幫助學生檢測對微課內容的掌握情況。
比如,在教學“三國鼎立”時,教師可將其中的“官渡之戰(zhàn)”錄為微課視頻,以我國夷陵之戰(zhàn)、巨鹿之戰(zhàn)等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來導入微課教學內容,通過展示官渡之戰(zhàn)爆發(fā)的原因、過程、結果及特征后,在微課視頻結尾開展知識延伸活動,引導學生分析曹操能夠獲得勝利的最終原因,在培養(yǎng)初中生歷史問題分析能力的同時,也為學生學習赤壁之戰(zhàn)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