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婷
摘 要:繪本以故事為載體,有效地利用繪本資源與教材融合,煥發(fā)課堂生機。從三個方面解析繪本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以情境為主線,貫穿課堂始終;形式多樣,豐富孩子情感體驗;實踐活動,催生孩子道德情感。
關鍵詞:微繪本;道德與法治;策略研究
一、情境創(chuàng)設,貫穿道法課堂始終
一般來說,課堂教學中,如果有一個相對寬松且愉快的環(huán)境,學生探究、情感體驗、比較辨別、判斷正誤等涉及觀察、思維、語言等一系列活動就會順利些。有位老師在教學三年級下冊“生活處處有規(guī)則”時,她演示了“大衛(wèi),不可以”的繪本故事,繪本故事講了大衛(wèi)在家里不守規(guī)則、為所欲為,把家里弄得一團糟。一頁頁生動、形象的畫面,一句句有趣、夸張的語言,把孩子帶入情境中,仿佛他們就在現(xiàn)場,看著大衛(wèi)這么胡鬧,孩子們神色凝重,直皺眉頭,真是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老師適時拋出一個問題:“大衛(wèi)做了哪些荒唐的事情?”學生有的指責大衛(wèi)調(diào)皮,竟然在屋子里打高爾夫,有的批評大衛(wèi)不脫鞋子進房間,把房間弄得到處是泥巴……老師順水推舟:“你們想怎么勸大衛(wèi)?”“大衛(wèi),在家里也要安靜,要聽家長的話?!薄按笮l(wèi),家里不是游樂場,不可以隨便亂來。”孩子們個個義正詞嚴,老師順勢而為,揭示課題。聽到這,筆者為執(zhí)教者的獨具匠心叫好,但遺憾的是后面的教學,大衛(wèi)再也沒出現(xiàn)過,老師照本宣科,把插圖中的事例以“問答式”講解,學生熱情漸漸消退。如果老師能把大衛(wèi)這個人物貫穿到每一個場景中,比如,上下樓梯時,他亂跑亂跳、看電影時大聲喧嘩、去公園游玩攀爬到塑像上、隨意摘花折枝……把教材中的插圖與繪本人物緊密結合在一起,讓繪本人物像一條絲線一樣串起各個環(huán)節(jié),整節(jié)課就像一個繪本故事,學生仿佛就是主角,他們當然會積極去判斷、辨析,課堂就會生氣勃勃。學生在繪本故事中感受人物、進行思考,心中默默地明白了無論在家里、學校,還是在社會中,都要做一個守規(guī)則的孩子。這比枯燥地說教來得巧妙,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悅。
二、形式多樣,豐富孩子情感體驗
繪本的載體為圖畫,在少量、簡潔的文字輔助下,圖文并茂地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在繪本這種表現(xiàn)形式中,圖畫是主體,因此老師經(jīng)常把讀懂繪本圖畫作為課堂中心任務上成了看圖說話課,忽視了對學生意識形態(tài)的教育與養(yǎng)成。怎樣才能避免這個錯誤,筆者認為老師的教學方式要多樣。首先,表現(xiàn)在繪本呈現(xiàn)形式的多樣化,除了圖畫,還可以把繪本故事制作成視頻或音頻。其次,老師教學策略多樣化,講故事、配樂讀、看聽繪本音視頻、引用繪本人物。但無論是采取哪種策略來閱讀繪本,老師都要在孩子閱讀繪本時善于穿針引線,做好組織與引導,讓學生不要忽略任何一個畫面、任何一個細節(jié),慢慢引導孩子做到讀圖識意。
執(zhí)教“團團圓圓過中秋”時,老師讓繪本“圓圓的月亮”與信息化技術相融合,把繪本故事制作成音視頻,讓圓月作為中秋節(jié)形象大使,配上柔和的音樂,通過月亮帶領孩子讀繪本,讀懂圓圓的月亮為人們做的事情,感受月亮的溫暖,由此引出課題。課中,引入“嫦娥奔月”繪本,師生合作讀,了解有關月亮的神話故事,通過繪本把教材中的內(nèi)容有機結合,中秋節(jié)的由來和習俗學生學得饒有興趣,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就悄悄地根植在孩子們的心田上了。
三、實踐活動,催生孩子道德情感
道德與法治學科強調(diào)“生活—體驗”,這就指明了活動是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最好模式。有趣的活動會讓一節(jié)課煥發(fā)生機,有效的活動能結合孩子的生活,話題是他們生活中的事,才會吸引學生的眼球。
執(zhí)教三年級上冊“有了事情找哪里”,老師把“淘氣包馬小跳”繪本故事中馬小跳這個孩子喜歡的人物引入課堂,讓他成為班上新來的轉(zhuǎn)學生,然后創(chuàng)設一個“認識校園”的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帶著馬小跳認識校園,認識學校的功能室,并了解各功能室的作用,學生個個興致盎然爭當小導游,帶馬小跳認識學校圖書館、醫(yī)務室、總務處、大隊部……還為馬小跳排憂解難,盡顯主人翁風采。
在小學低、中段道德與法治的課堂引入孩子熟悉的繪本人物,孩子參與活動的熱情瞬間被點燃了,平時只能在繪本上、動畫片中的人物來到了自己的身邊,孩子們覺得特別新鮮、有趣,孩子們爭相模仿繪本中人物的行為,在模仿中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識。
由此可見,我們選擇繪本要遵循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選擇要謹慎、要有梯度,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小小的繪本,大大的天地。只要我們不斷探究,進一步整合繪本資源,有效地利用繪本資源,學會對繪本中的畫面、文字進行再加工,與我們的教材緊密聯(lián)系,與教材“攜手合作”,我們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一定會生機盎然。
參考文獻:
[1]楊孝榮.繪本在低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2018(6):19.
[2]張吉.巧用繪本故事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探究[J].成才之路,201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