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的勞動與技術(shù)教學以勞動教育為基礎(chǔ),只有通過高效的勞動教學,將勞動光榮的觀念貫徹到學生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才能讓學生真正成為德智體兼具的人才,并在實踐中進一步提高勞動實踐能力,養(yǎng)成勤勞肯干等優(yōu)良品德,助力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勞動教育;教學策略
小學階段的勞動教育,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智力和體力初步成長的階段,他們的勞動觀點不甚明晰,勞動技能也不成熟。特別是在特定學科推行勞動教育,要考慮學科知識的串聯(lián),更要考慮到學生學習的特點和狀態(tài)。同時,在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時候,要注意教師的示范作用,注重提高學生對勞動的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一、知識傳授,觀念導入
將語文教學和勞動教育融合,首先就要考慮到語文的學科特色,選擇正確的切入點進行導入。語文知識傳授教學的主要場所是課堂,因此,教師需要對課堂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合理調(diào)整,加入適當?shù)挠嘘P(guān)勞動的話題,讓學生自然地進入相關(guān)內(nèi)容學習。
例如,在識字課堂上,老師可以以勞動為主題,講解一些和勞動有關(guān)的字詞,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勞動的內(nèi)涵,勞動涉及的一些話題等。教師可以先在黑板上寫出標準的“勞”字,然后給它注音,讓學生跟讀一遍,再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見過這個詞嗎?在哪見過呢?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可以用這個字組詞嗎?學生在思考之后作答,會給出“勞動”“疲勞”“功勞”“慰勞”等詞語,老師還可以讓學生試著講講這些詞的意思,大家在討論這些意思的時候?qū)嶋H也就基本厘清了“勞”的含義。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可以引出勞動這個最基本的詞匯,用勞動造句,如“勞動創(chuàng)造了文明”“勞動是光榮的”“勞動人人平等”“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勞動”等,通過對這些句子的結(jié)構(gòu)、含義分析,學生也可以間接感受到勞動的重要性,同時增強了句詞的理解能力。
二、口語交際,積極探討
口語交際的很多主題都源自生活,都是從生活中加工提取的,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僅獲得更多知識,也潛移默化接受了很多生活的指導。此外,生活中的很多勞動話題都可以成為口語交際的素材,教師要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勞動的趣味性、豐富性。
如翻轉(zhuǎn)課堂這一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學生主體性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讓學生站上講臺講課,學生身份轉(zhuǎn)換成為講演者,這對學生是個很好的鍛煉表達能力的機會??谡Z交際不應(yīng)僅僅是教師給定一個情境,學生同樣可以發(fā)散思維,舉一反三。比如,口語交際課堂上,教師擬定了一個“大掃除”的情境:班上有四個同學一起負責課后班級清掃。教師讓學生角色扮演,幾個人組成一隊,自由發(fā)揮。然后選出幾組上臺展示,臺下的學生進行評價、比較,表演的各小組也進行互評。這樣,大家都可以基本掌握這一主題的語言規(guī)范,在互動中也可以營造更輕松自由的交流氛圍。
三、快樂日記,及時記錄
勞動是一件光榮、自由的互動,不是簡單的干臟活累活,它首先是人的一項必備生活技能,非??疾閯趧诱叩哪土ΑⅢw力和智力,勞動其實透露著深刻的人生智慧。而這種勞動智慧是在反復的勞動中積淀下來的,無法一蹴而就,更沒法不經(jīng)過勞動體驗和真切的勞動感受去談對勞動的熱愛。因此,及時激發(fā)勞動的智慧、善于總結(jié)經(jīng)驗非常重要,教師要動員學生及時記錄(最好是每天)自己的勞動經(jīng)驗,以記日記、寫作文等形式體會勞動過程中心態(tài)、狀態(tài)的變化,總結(jié)出勞動的益處。
勞動記錄不是流水賬式的“簡筆畫”,老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記錄時,要遵循“詳略得當”的原則,即突出重點,而又不忽略重要細節(jié)。比如,亮亮辛苦了一天,擦了桌子、掃了地、幫媽媽淘了米,還給爺爺捶了背。事情比較瑣碎,但這往往是生活的常態(tài),沒有什么特別的事情,就可以列個大綱進行記錄,簡潔明了即可。但如果亮亮再度回顧今天的家務(wù)活動情況,又能發(fā)現(xiàn)有很多新增的細節(jié),比方說這一次煮米與上次相比,水量更加適合,自己通過幾次淘米淘出了經(jīng)驗;再比方說他發(fā)現(xiàn)天天擦桌子很麻煩,一次性桌布又會產(chǎn)生塑料垃圾,他想到隔壁小米家的環(huán)保桌墊易護理,就琢磨告訴媽媽這個事情。這種問題和發(fā)現(xiàn),不及時記錄可能很快就會忘記,記錄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記錄方式。有詳有略的記錄方式,其實就是意在讓學生對自己負責,可以自由、真實、準確地進行記錄,真正對自己有幫助,這是外界都無法直接干預的。
勞動教育和語文等諸多學科的融合,正是出于廣泛推廣勞動理念,創(chuàng)設(shè)勞動新風的目標,這一教學實踐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至關(guān)重要。
參考文獻:
汪昌德,鄧才容.淺析小學語文勞動教育滲透[J].時代教育,2017(8):220.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新時代小學勞動教育實施路徑研究”階段成果(課題批準號:GH20717)。
作者簡介:司振輝,男,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人,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