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強
摘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修訂后的語言技能新增加了“看”(viewing)的技能??醋鳛槁?、說、讀、寫的補充,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不同課型均可以通過“看”技能的訓練,發(fā)掘和歸納教材中的多模態(tài)資源,并探討如何激發(fā)學生看的興趣,增強學生看的意識,指導學生看的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看的技能,助力學生的洞察力、預測力、思辨力,將核心素養(yǎng)落在實處。
關鍵詞:英語核心素養(yǎng)? 看? 洞察力? 預測力? 思辨力
“看”的技能是《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新增加的一項技能,它是指“利用多模態(tài)語篇中圖形、表格、動畫、符號以及視頻等理解意義的技能”。的確,伴隨著課改向縱深方向的推進,教育教學的配套設施及環(huán)境也得到日新月異的改善。日常教學中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融入及學生獲取信息資源的途徑更為寬廣,尤其是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促使語言表達的方式更為豐富,圖文并茂的同步配套教材、形式多樣的圖例及表格、形象逼真和喜聞樂見的視頻及動畫等多模態(tài)環(huán)境下表達方式方法,均需要引導學生親自觀察與理解之后,才能更為有效理解文本。聽、讀、看三種技能都是獲取信息的途徑,說和寫二者皆為輸出信息的渠道。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多維度看懂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洞察力
人教版新目標的整體編寫以“話題”為中心,每個單元都設置了體現(xiàn)話題語境的插圖、表格、會話、閱讀材料等部分,尤其每單元的第一面都配置了一副主題插圖,是為每單元Target language提供主題語境。但遺憾的是,教學中該主題圖大多都被任課教師忽略或者一帶而過,導致師生對教材信息的解讀不充分、不完整。教材編寫者設置主題圖的主要目的是指導學生能夠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感知本單元的目標語言,為后續(xù)的教育教學奠定基礎。因此,任課教師應該引領學生仔細觀察、識別和提取圖中信息及其背景知識、情感內容、文化差異和前因后果,從而實現(xiàn)深度學習。
(一)看懂主題圖,體悟目標語言
案例一:新目標八年級(下)Unit1 Whats the matter?Section A的主題圖“雙面護士”,大多數(shù)教師聚焦身體部位單詞的復習與學習及氣泡里句子的練習,圖片里含有的其他大量信息常常被忽略,如:A hospital or medicine clinic;an eye chart;a medicine cabinet and sink;穿著白大褂的護士與穿藍色襯衫的醫(yī)生正在詢問病人的病情:病號1因為流鼻涕和打噴嚏用手帕捂著鼻子;病號2用手捂著肚子;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如下問題設計提問:1.Who can you find in the picture?2.How many of patients are boys/girls?3.Are they feeling well now?4.Whats the matter with...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主題圖片里人物與其他信息,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仔細觀察主題圖的習慣,培養(yǎng)他們對細節(jié)信息的獲取與觀察能力;另一方通過師生間的交流,既可以復習舊知又可學習新知,擴充了學生的詞匯量,而且自然而然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從主題圖中的目標語言過渡到1b部分,為聽力活動做好了鋪墊,可謂一石三鳥。
(二)理順表格內容,靈活使用信息
新目標教材中Section A、Section B部分都配置了一些表格。表格不僅是一種化繁為簡的可視化交流模式,而且又是一種組織與整理信息的手段,具有直觀化與結構化的特點,為學生“學中做”搭建了支架,如此既降低了學習難度,同時又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
案例二:新目標八(B)Unit 3中的語法聚焦部分,教師通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思考、比較并總結表格中所列內容的特點,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句中的共性特征(都有“could”)。(1)Could可用于禮貌地提出要求;(2)Could you please后面直接加動詞原形,委婉地獲取許可,以及這兩種情況下的合理應答。
二、多感官協(xié)作訓練,夯實學生的預測力
“看”的技能,它主要是強調了在多模態(tài)環(huán)境下,學生能夠通過看文本、圖片、視頻,聽歌曲等方式,尤其通過看圖和讀圖,解讀預測文本內容。
案例三:新目標七(B)Unit 2 Section A部分的2a、2b,教材設計的理念就是通過聽的訓練導入新的功能、結構、語法和部分詞匯。教材訓練內容直接瞄準學生的學習目標。(1)Pre-listening:view for information.教師引導學生看文中所附圖片,讓學生動腦筋去觀察,因為思維的第一步就是去觀察,這里的圖片傳遞了如下信息:5個children,2個girls,2個boys…At the bathroom通過觀察可以了解圖片內容,他們的話題與排隊在家洗淋浴有關;(2)While—listening:listening for gist.學生對洗淋浴的人物應有預先的判斷,同時對所聽的語言語境進行推測或者猜測,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思考對所聽的場景、語境有所判斷,觀察結果得出:One is taking a shower,and he is happy!The others are waiting outside the bathroom,and they are not happy.預測要基于學生結合自身的認知經(jīng)驗,基于已經(jīng)獲取的文本信息,通過自己的理解與推斷,猜測要完成的任務并在訓練的過程中進行驗證,基于此,教學中潛移默化地鍛煉了學生“看”的技能,同時也為后續(xù)的聽說訓練做了鋪墊。
三、多視角分析文本,提升學生的思辨力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學習是思維的結果。無論是口頭表達還是書寫,其呈現(xiàn)的最終結果都是文字,當然其背后起主導作用的還是人們的思維。例如,每單元的閱讀教學中通過看圖片、標題、副標題、插圖、視頻、首尾段等引導學生學會仔細觀察、感知等心智活動進行文本內容預測,并通過讀前預設導向性問題鏈激發(fā)背景知識與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愿,激活他們心中的思維圖并讓他們闡述看見的內容和文章的主旨大意。讀中環(huán)節(jié)通過任務的完成,引導學生通過問題與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觀察、理解、比較、分析、推斷等一系列活動使思維不斷深化。讀后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通過問卷、討論、辨析、歸納、評價等學習活動表明各自的觀點,真正做到各抒己見,構建多元思維意識,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梅德明、王薔在2018年曾指出:“有效的觀察、辨別、識記有助于準確獲取信息?!?/p>
案例四:新目標八(B)Unit 5 Section A(3a—3c)Reading部分:
(1)Para.1引導學生閱讀第一自然段并記錄獲得了哪些知識,其對日常生活有哪些啟示?Ss underlined the following key words:hear strong winds;black clouds;the sky very dark;felt like midnight.學生閱讀后獲得的啟示:看云識別天氣。
(2)Para.2 學生的結論:積極防范。
(3)Para3...play a card game...說明了什么?學生的觀點:沉著應對。
(4)Para.4...joined the neighbors clean up the neighborhood together...brought closer together...學生深切感受到:災害面前大家齊心協(xié)力,共抗時艱。當前正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期,學生宅家學習,切身經(jīng)歷了整個過程。欣賞一段武漢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短視頻及背景音樂《愛的奉獻》,接下來,學生討論及展示環(huán)節(jié),他們個個情緒激昂,紛紛表示:向一線抗疫醫(yī)護工作者、志愿者致敬。從自身做起,做到:科學防范、沉著應對。教學中融知識、文化與思維于一體,更好地促進了學生思維的訓練與提升,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站得高,方能“看”得遠。方向已經(jīng)指明,路就在腳下,只要領悟新課標的精髓,提升學生的綜合核心素養(yǎng)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梅德明、王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新目標)七、八年級(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吳雪峰.高中英語視頻課培養(yǎng)“看”的能力的教學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0(9):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