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芬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diào),在奔小康的路上,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家庭、任何一個人都不能落下。由此引發(fā)我對教育的思考:在日常教學中,如何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
關(guān)鍵詞:扶持誰? 誰來扶? 怎么扶? 如何跟進
引言
學生在學習中也有“貧困生”,對待這些“貧困生”,我們不能放棄,而應(yīng)該像做扶貧工作一樣對他們進行幫助,讓他們早日“脫貧”,和其他同學一樣過上輕松愉快的學習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6月在貴州考察時指出: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重點解決好四個問題,即“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和“如何跟進”。作為一名從事二十多年英語教學的老師,從習近平總書記的扶貧講話精神中,我聯(lián)想到:在我的英語教學中怎樣做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呢?怎樣盡最大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學到一定的英語知識呢?對此我反復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從中感悟到,教學和扶貧也有許多類似之處,從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英語教學“扶貧”藝術(shù),即“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和“如何跟進”。
一、扶持誰
既然要扶持幫助那些學習困難學生,那么首先教師就要確定好,哪些學生學習英語有困難,是一般的困難還是深度困難。以2016年9月份我所教小學五年級英語為例。根據(jù)上學期四年級期末考試的英語成績,結(jié)合開學時我在班級開展測試的摸底情況和我上課時了解的情況,我初步把全班45名學生分成三組,將其初步命名為A組、B組和C組。A組14人,B組15人,C組16人,A組為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習英語能力強,學習能力有余的一組;B組為一般組,學習成績尚可,能獨立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wù);C組為困難組,英語學習能力不足,獨立學習有困難,急需別人扶持幫助的一組。分組成功后,我又對A組14人和C組16人分別進行觀察和談話,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為下一步的“誰來扶”做好準備。
二、誰來扶
分組完成后,下一步就是要將學習能力有剩余的A組來“一對一”精準幫扶C組。首先我在班級做動員講話,讓成績好的同學知道我們是一個班級、一個整體,是一盤棋,我們能走到一起學習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緣分,應(yīng)該榮辱與共、親如兄妹、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經(jīng)過一番動員后,學生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成績好的學生能主動幫助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也樂于接受成績好的同學的幫助。完成這些任務(wù)后,我讓A組學生每人選擇一名C組學生作為幫助對象,對不好選擇或者有猶豫的學生我又及時給予適當引導,同時我告訴學生,你們選擇后剩余的兩名學生就是我的幫扶對象,我也參與進來,決不當局外人。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更高了,很快完成了“一對一”的幫扶認領(lǐng)工作,我又讓B組學生自選一隊參與進來,這樣全班45名學生包括我全部參與到幫扶工作里了,全班形成合力,大家都精神飽滿、壯志滿懷,決心要一比高低。我告訴學生,我會把每組三名同學的成績捆綁在一起計算他們的學習成績,包括完成作業(yè)情況、小組活動情況、整體進步情況,將其作為“一個人”來看待,真正做到榮辱與共。
三、怎么扶
“誰來扶”的任務(wù)完成了,那么幫扶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怎么扶”了,這是關(guān)系到整個幫扶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由于學生年齡較小,自己不知道怎么去幫扶,往往采取直接幫學困生做作業(yè)或者直接給學困生抄答案的方式進行,這樣不但起不到幫扶效果,還會讓學習困難學生形成懶惰的思想,結(jié)果會與初衷背道而馳。習近平總書記在扶貧工作中強調(diào):扶貧要因地制宜、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對此我在指導學生幫扶過程中,對A組、組B、C組以及自己,都有明確的要求:首先A組學生要先了解自己的幫扶對象在學英語的過程中哪些環(huán)節(jié)出問題了,針對這些問題,制定具體的幫扶措施,具體的幫扶措施要落實到每周每天;其次B組學生要起到串聯(lián)的作用,對A組、C組的學習情況進行監(jiān)督,在他們產(chǎn)生矛盾時要及時進行調(diào)解,實在調(diào)解不了的要及時向老師報告;最后C組學生說出自己學英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是什么原因讓他們的英語成績無法提高以及準備怎么樣向A組學生尋求幫扶。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決不是局外人,要時刻掌握幫扶的進程和效果,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我自己也幫扶了兩名學生,我也和他們一樣參與到其中。經(jīng)過反復交流溝通后,A組學生找到了C組學生需要幫扶的問題所在,有利于進行針對性的幫扶,也能讓C組學生學到自己真正需要學習的知識,針對性更強,效果也就更佳。每節(jié)英語課我都讓“一對一”幫扶小組坐在一起聽課,首先讓他們獨立完成任務(wù),實在不行的,再在隊里商量;要求A組學生每天抽出15分鐘和C組學生在一起學習英語,及時指正C組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要求C組學生每天向A組學生匯報當天學英語的進步情況,這樣A組學生有成就感,C組學生有進步感,大家都得到了滿足,從而對這項工作就更有興趣了。每個周一早晨,我會分別找一些同學談話交流,了解他們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有的問題則必須有我出面才好解決的,我會立即給予解決。
就這樣,經(jīng)過一年多的努力,我班的英語整體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在2017年冬季舉行的期末考試中,成績遙遙領(lǐng)先,這完全得益于全班同學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在整個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進步,找到了學習的樂趣?!霸趺捶觥眴栴}得到了解決,并不意味著問題就結(jié)束了,如何才能使這種幫扶長期持續(xù)下去呢?
四、如何跟進
孩子年齡小,時間長了,容易厭煩和忘記。同時有的A組學生家長也會提出異議,認為幫扶學習困難學生會影響到自己孩子的學習,對于這些問題,我都要認真研究反復思考,在實踐中摸索,找到解決的辦法。我每周都要組織“一對一”幫扶小組在課堂上進行游戲,力爭讓每個小組至少有一次游戲機會,培養(yǎng)他們的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整體意識,讓他們時刻注意到三個人就是一個人;要求B組學生經(jīng)常有意無意地把A、C組學生找到一起聊天玩耍;在評比中始終把三人的綜合表現(xiàn)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評價。對于家長的質(zhì)疑,我則做好充分的思想解釋工作。讓家長知道今天你的孩子幫助了別人,明天別人就會幫助你的孩子,如果今天你拒絕幫助別人,明天就得不到別人的幫助。同時告訴家長現(xiàn)在獨生子女多,“一對一”小組正好解決了獨生子女的孤單寂寞問題,讓他們得到兄弟姐妹般的溫暖和關(guān)愛,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對孩子將來的成長非常有益。慢慢地,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以前的自私自利、貪婪獨占的思想逐漸好轉(zhuǎn),變得知道關(guān)心家人了,考慮問題也變得越來越全面了,家長現(xiàn)在也非常支持我的做法了。
以上就是我在近幾年的英語教學中總結(jié)出的教學經(jīng)驗,雖然有些收獲,但其中肯定會有不足之處,尚待今后工作中加以改進。“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教育工作者,應(yīng)當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總結(jié)經(jīng)驗、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式,這樣才能適應(yīng)新形勢下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