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云
摘 要:錢學森老先生有這樣一句感慨: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yǎng)不出優(yōu)秀的人才?這句話引發(fā)了中國教育工作者的深思,讓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乃至社會人士產生了解決該問題的意識。在多次教育改革下,教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得到了廣泛重視,生活化教學能夠扭轉學生在課堂上死記硬背的學習現(xiàn)狀,讓學生從生活中領略知識的魅力,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促使學生成為一個應用型人才。但是,就初中科學教學而言,很多一線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只重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采用大量訓練的方式進行教學,卻忽略了科學學科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并沒有及時、有效地開展生活化教學,導致學生無法從科學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科學的魅力和探索知識的樂趣。傳統(tǒng)呆板的課堂教學不僅使得課堂氛圍十分沉悶呆板,課堂教學效率不高,還影響了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最終阻礙了學生成為一個社會所需人才。為此,文章對初中科學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方法,旨在提高初中科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初中科學;生活化教學;現(xiàn)狀;運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7-0060-02
一、初中科學教學現(xiàn)狀分析
新課程改革提倡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讓學生勤于思考和動手,促使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但是在初中科學實際教學過程中,雖然有一部分教師已經認識到了生活化教學的意義和重要性,但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桎梏,教學思想一時間很難改變,所以將全部的關注點都放到學生的學習成績上,授課過程中只重視對概念、規(guī)律等基礎知識的講解,導致課堂教學陷入一片沉寂,學生很難擁有主動學習的體驗。追其根本,就是初中科學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脫軌,學生無法理解科學知識的內涵,從而產生抵觸心理。就目前初中科學教學現(xiàn)狀而言,有以下三個突出的問題。
(一)過分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
通過對初中科學課堂教學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不僅授課的環(huán)境十分單一,一般都是在教室里面進行,教師授課的形式也非常古板,只將初中科學的概念、現(xiàn)象、規(guī)律等內容進行解讀和分析。這種授課方式既沒有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還將學生的實際學情拋之不顧,一味地灌輸知識給學生,然后就進入課堂訓練環(huán)節(jié)。以至于一學期結束,學生都沒能準確地理解科學知識的內涵,也沒有掌握某些字母和公式適用的場景,只將公式進行機械地套用和記憶,難以實現(xiàn)真正的學以致用。主要原因在于教師過分重視對基礎知識的教學,忽略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
(二)過分重視對知識的訓練
盡管新課程改革的時間已經持續(xù)很多年了,但是很多教師、家長,乃至學生依舊十分看重學業(yè)成績,導致素質教育成為了很多人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口號,沒有落到實處。很多初中科學教師都認為學生能夠在大量的練習下掌握相應的知識內容,從而在考試中獲得喜人的成績,所以提倡學生多做題。但是這樣教學的最終結果我們是有目共睹的:一是學生浪費了很多時間在重復的習題上;二是很多習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沒有關聯(lián),學生很難對其進行深入的思考;三是長時間的練習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也受到了限制,所以只會機械地做題,無法運用合理的方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種只重視知識的訓練教學,從短期來看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但是從長遠來看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導致初中科學教學的價值得不到充分的體現(xiàn)。
(三)過分重視對知識的記憶
在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提升學生探究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的重要途徑,但是最終的教學實情很令人擔憂。有很多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為了節(jié)省課堂時間,直接運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實驗過程和實驗現(xiàn)象,學生只能通過觀察和記憶對實驗結果進行了解和掌握;而有的教師就直接進行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教師實驗的步驟和實驗的現(xiàn)象對最終的結果進行記憶;當然也有教師確實組織了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但是在實驗前都會將實驗的原理、步驟向學生進行轉述,并對實驗的具體操作過程進行演示,學生再對教師的操作過程進行模仿,并對最終的實驗現(xiàn)象進行觀察。無論是以上哪一種實驗教學策略,都不具備任何探究的意義和價值,不用說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就連動手能力都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導致實驗教學的教育功能難以實現(xiàn)。
綜上所述,將生活化教學引入初中科學教學中非常有必要。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從生活實踐中對科學知識有深入的體驗和認識,促使學生感受到科學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科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中了解科學到底是什么、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從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另外,生活化的科學實驗操作還能使學生獲得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梢?,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運用不僅能夠增強教學的效果,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促使初中科學的教育功能真正體現(xiàn)出來。
二、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運用方法
(一)生活化的課堂導入
一堂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猶如一篇文章的開頭,一個好的開頭能夠讓讀者充滿閱讀的欲望和興趣,課堂教學也是如此,一個好的課堂導入能夠讓學生快速地集中注意力,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因此,實現(xiàn)課堂導入生活化非常有必要,能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基礎。具體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1.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科學教學情境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將學生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事物引入課堂教學中,能夠增添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熟悉感和親切感,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擁有學習科學知識的熱情。因此,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邊的事物中與科學教學相關的內容,并將其帶入課堂之中,以此實現(xiàn)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教學為例,教師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秋天樹葉變黃”這一現(xiàn)象開展教學,通過生活中的現(xiàn)象詢問學生:為什么秋天樹葉會變黃,而其他季節(jié)不會?是否是因為外界的某些因素對植物產生了刺激?以此引發(fā)學生對要學的知識內容產生思考,讓學生產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