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菡
摘 要:在英語學科核心素質的培養(yǎng)方面,英語閱讀教學具有絕對的話語權。課堂提問是促進課堂教學的核心力量。因此,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提問對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英語閱讀;課堂提問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1-0071-02
目前,在我國的英語閱讀課上,教師的提問現(xiàn)狀不容樂觀。如何根據(jù)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地提問,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有鑒于此,本文試圖探索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能力。
一、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提問的現(xiàn)狀分析
(一)語言能力的維度側重于語言的輸入和加工,難度較低
1.語言理解多、交際少
在文本W(wǎng)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的教學中,教師課堂提問側重于語言理解部分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而對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則缺乏重視。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語言輸出有些少,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沒有得到真正的鍛煉,更談不上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梢姡诔踔虚喿x教學中,教師注重對語言外部意義的理解和對文本信息的理解,旨在幫助學生輸入和加工信息,而忽視了引導學生在交際中完成信息輸出。
2.語言能力的單一維度多、多維綜合少
在初中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下,教師以較低的難度設置了與語言能力相關的問題。大多數(shù)課堂提問只滿足于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某一維度,而不是從低級到高級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并無益。
(二)文化品格培養(yǎng)明顯弱化
1.學生情感升華缺失
Will people have robots?這篇課文的實質是讓學生對未來生活有所期待和探討,讓學生根據(jù)當前社會發(fā)展狀況勾勒未來生活情景。但遺憾的是,教師沒有看到運用提問引導學生感知和內化這一話語的文化內涵。
2.文化傳遞明顯弱化
從文化品格的維度來看,培養(yǎng)學生文化品格的課堂問題主要分布在文化習得和文化意識兩個維度上,這兩個維度分別隸屬于文化信息的獲取和加工。因此,對文化品格的課堂問題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文化傳播水平明顯不足。
(三)思維品質的層次較低,難度梯度小
1.高層次思維水平的提問頻率低
教師課堂提問主要集中在分析判斷維度和觀察比較維度,歸納建構維度和批評創(chuàng)新維度提問頻率較低,教師課堂提問仍然局限于培養(yǎng)學生較低層次的思維能力,對學生較高層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缺乏同等的重視。
2.單一維度多,綜合難度少
從思維品質的難度來看,課堂提問的難度、梯度比較小,大多集中在一維綜合難度上。一維綜合問題不利于學生思維活動的發(fā)展和提高,也會導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時的片面性傾向。初中階段是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如果這一時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達不到應有的水平,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最終會滯后,造成不可逆轉的后果。
(四)問題情境少
在Will people have robots?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回憶自己的閱讀技能,但在提問過程中,卻沒有給出任何情境。
二、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提問策略
(一)強化學生語言輸出能力,提升語言綜合難度層級
如果沒有語言的輸出,那么英語學習將失去它的魅力。在日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挖掘和理解閱讀文本的基本語境,根據(jù)文本的內容和主題意義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培養(yǎng)學生在同伴交往中的語言輸出能力。例如,在閱讀八年級下Unit 4文本W(wǎng)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中的 Post-reading 階段,教師在展示了一些關于友誼的諺語并提出相關問題后,其實不用急于讓學生立即回答,而是可以針對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和同伴加以討論,然后再進行一系列的追問幫助學生完成語言輸出。這樣不僅給予了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以及組織語言,還在課堂情境下給予了學生用英語與同伴交流的機會。如此一來,對學生來說,英語不再是一門只用來應試且不實用的外國語,而是學生表達情意的日常溝通工具。
(二)聚焦文本的深層次文化內涵的挖掘,強調文化知識的內化與傳遞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既不能只讓學生對文本主題的文化內涵淺嘗輒止,更不能只字不提,而可以依據(jù)文本主題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或時事熱點來對文本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層次的挖掘。例如在講授閱讀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單元section B的文本Read Jane's diary entries about her vacati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的 Post-reading 階段時,通過提問“After learning this passage, how do you feel about it?”,在讓學生明白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生活習慣是不相同的之后,教師可以緊接著播放其他國家的飲食習慣、建筑特點、交流習慣等視頻來進一步說明,向學生說明產(chǎn)生不同的原因——Cultural difference。教師采用此種方式將語篇的“Different customs”提升到“Cultural difference”,可以讓學生懂得從更深層的角度分析問題。在培養(yǎng)學生見識的同時,教師也引導學生將具體的文化知識內化為他們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以及培養(yǎng)學生傳播我國優(yōu)秀文化的意識。
(三)增加深層次思維能力的提問頻率,加強靈活性思維活動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