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的信息化時代,人們可通過多種方式獲取知識和語言,自主學習能力尤為重要。為培養(yǎng)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意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了解學生,分析學生的需求,按需求設計課程,引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
【關鍵詞】自主學習;高級英語;教學設計
【作者簡介】趙東方(1983.07-),女,漢族,河南新鄉(xiāng)人,鄭州工商學院,助教,碩士研究生,英語語言文學。
一、引言
自主學習能力是英語專業(yè)學生應必備的能力,這不僅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英語專業(yè)教學的要求。
1. 時代要求。當今是一個信息化時代,由于計算機和網(wǎng)絡的發(fā)展,信息量巨多,信息的更新速度也很快,知識更新周期也越來越短,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無法支撐一個人一生所需要的知識,要適應這個時代和社會,要適應和引領職業(yè)的發(fā)展,就需要不斷自我學習、自我發(fā)展與提高,形成終身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
語言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關,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變化。例如,2013年網(wǎng)絡流行語“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會死)”被美國在線錄入俚語詞典“Urban Dictionary”(城市詞典)。2020年因為疫情,大量新詞出現(xiàn)。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英語詞典》為“史無前例的2020年”選出數(shù)個年度詞匯,包括新冠肺炎(COVID-19)、在家工作(WFH)、封鎖(lockdown)等。因此,英語專業(yè)學生需要跟上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變化,不斷從多種渠道,通過多種方式獲取知識和語言的更新迭代,充實自己。
2. 英語專業(yè)教學的要求。由于有應試考試形式存在,學生雖進入大學但仍習慣于高中英語學習模式——教師作為教學主體在課堂傳授知識,對學生的學習管得多、管得死,因而造成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學生形成“依賴教師”“離不開教師”的學習習慣。如今大多數(shù)課堂教學仍然是以教師教授的模式為主流。英語課堂也不例外。過分強調教師在課堂上的知識傳授作用,而沒有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用,是導致英語教學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雖然英語專業(yè)已經(jīng)為學生設置訓練聽、說、讀、寫、譯方面的課程,但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師往往側重于講授英語知識,而無法展開大量的訓練。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必須在聽、說、讀、寫、譯各方面進行大量的練習才能熟練掌握。因此,英語專業(yè)學生想要熟練掌握英語,擁有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成為知識多元化和能力綜合化的人才,僅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學生能夠自主地利用課后時間開展大量學習才能成為真正的高素質人才。
綜上所述,英語專業(yè)教學要培養(yǎng)的英語學習者是能夠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講授獲取知識,更能夠在課下自主學習,獨立于教師進行學習。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沒有設置英語課的情況下,也能夠獨立學習英語和掌握英語,跟上英語語言的發(fā)展變化。這是英語專業(yè)教學的重要目的。要想達到這樣的目的就必須改變教學方法,使學生擺脫不良的學習習慣,形成自主學習。
二、自主學習的理論
一直以來,中外很多專家都在研究自主學習,給出了不同的自主學習的定義。學者韓清林認為,“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通過能動的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xiàn)自主性發(fā)展?!币簿褪钦f,教師有意識地給予學生合理、適當?shù)闹笇В軌蚺囵B(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敖處煴旧砭褪怯绊懽灾鲗W習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般而言,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給予的指導、監(jiān)督和啟發(fā)越多,學生從中獲得的經(jīng)驗越多,也更能明確地意識、指導和調節(jié)自己的學習過程?!蓖瑫r,教師也能夠利用好學生的榜樣示范作用促進其他學生的進步。
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意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了解學生,分析學生的需求,按需求設計課程,引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并通過檢查和監(jiān)督學生的自學情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自主學習,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1.課程要求。根據(jù)《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高級英語》課程應 “通過閱讀和分析內容廣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經(jīng)濟、社會、語言、文學、教育、哲學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擴大學生知識面,加深學生對社會和人生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對名篇的分析和欣賞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鞏固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在這樣的要求下,學生應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大力發(fā)展自己的專業(yè)能力。
2.學生特點。在筆者所在的學院,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學習特點十分明顯。(1)英語專業(yè)學生能夠按時上課下課,不缺勤,能夠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作業(yè)。(2)大部分學生學習被動,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習慣于以聽老師講為主要學習渠道,缺乏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善于自查,不善于自己查課外資料獨立學習,視野不夠開闊。(3)學生缺乏展示個性的機會,缺乏與其他同學相互比較、相互糾錯、相互學習的機會。
根據(jù)課程要求和學生的特點,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英語的各方面能力,是筆者教《高級英語》課程以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三、以自主學習為目標的《高級英語》教學設計
根據(jù)這些問題,筆者改變了《高級英語》課程的教學設計。具體設計如下:
1. 嚴格要求課前預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前預習是學好《高級英語》課程必不可少的課前準備,而學生往往忽視這一過程,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強調課前預習的重要性,督促每個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是必不可少的。將課前預習納入平時表現(xiàn)的考核中,且在每課講解前檢查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同時,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首先,閱讀整篇文章并參考Aids to Comprehension及課后練習Questions on the Content、Structure and Style中的問題理解課文內容。其次,精讀文章,著重學習文中的單詞和短語,注意新單詞和短語、舊詞新意和詞義辨析,以練習Practice with Words為指引。最后,再次精讀文章,分析長難句,理解句意,完成課后的Paraphrase和Translation練習。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能夠大致掌握課文內容和語言點,在課上檢驗自己的自學成果,查缺補漏,加深印象,逐步完善自學方法。檢查時,教師也能夠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學習態(tài)度和程度,指出不足之處,給予指導。例如: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不當,習慣于英漢對應記憶單詞和詞組,忽視英文釋譯的理解和學習,因而鼓勵學生養(yǎng)成查閱英英詞典的習慣。部分學生自學只停留在單詞和短語的層面,因而鼓勵學生嘗試分析句子,正確分析和理解句子本身的意義,以及句子在上下文中的意義,鍛煉釋譯和翻譯句子、段落的能力。
2. 鼓勵自學課本上其他文章,培養(yǎng)自主學習習慣。根據(jù)教學大綱,《高級英語》課程共開設兩個學期,學習《高級英語》1和2兩本書,每周4學時,每學期64學時。在學時有限的情況下,一學期要學完整本書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選取部分文章精講。顯然,如果學生不能自主學習,將會浪費掉這套經(jīng)典教材中的其他文章,失去進一步提升自己語言水平的大好機會。針對未在課堂上講授的文章,筆者鼓勵學生按照課前預習的方法自學、完成課后作業(yè),并納入平時表現(xiàn)的考核中。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通過參閱參考書籍、學習相關線上課程來完成其他文章的自學。這既能充分利用教材,擴大閱讀和學習的范圍,又能不斷鍛煉自學能力,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
3. 制作相關的PPT并展示,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對學生制作和展示PPT的要求只有兩點:第一,與課文相關的任意內容。第二,限時5至10分鐘。學生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任何內容查閱資料、整合資料并制作PPT。然后,學生在組內展示并選出一位代表在課堂上展示。通過組內展示,學生們分享彼此的興趣點,并進行討論。討論過程中學生能交流思想,迸發(fā)更多靈感,互相糾正彼此的錯誤。這極大給予了學生自由和個性化學習的機會,也給予了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通過學生自身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教學反饋
改變教學設計后,筆者通過檢查學生自學情況、與學生交談、要求學生寫感想等方式,來了解學生對《高級英語》課程學習的感受和建議,得到了學生直接和間接的反饋。學生對于這種方式表示認可,或多或少都認為自己有所成長,有所獲益,主要包括兩方面:
1. 自學能力提高。由于自學的內容確定,學生可以按照教學進度安排自學的進度,實踐自學的方法。幾乎所有學生都能夠按時完成自主學習的任務。筆者在檢查學生自學情況時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并不斷強調自學的重點,學生的自學表現(xiàn)越來越好,自學能力得到提升。同時,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表示“沒想到自己能學完整本書”,“第一次學完了整本書”,“看到整本書上滿滿的筆記,感到十分有成就感”。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增強了自信心,表示“能讀《高級英語》中的文章,其他文章就都能讀了”,“原來不擅長分析長難句,現(xiàn)在也能有思路,能分析出來句子結構了”。學生擴大了閱讀范圍,增強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表示“原汁原味的文章十分有趣”,“不同作家的寫作手法和語言風格各不相同”。學生獲得制作PPT的能力,不少學生表示“之前不會制作PPT,但要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便學會了這一技能,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第一次制作PPT花了一天的時間,后面就越來越熟練,一兩個小時就做好了”。
2. 個性化學習。學生的興趣點各不相同,因此PPT的內容和呈現(xiàn)也各具特色。例如,在第一課“Face to Face with Hurricane Camille”的PPT展示中,話題有“颶風名稱的由來”“颶風等級”“颶風的形成”“如何應對颶風”等。在第二課“Hiroshima”的PPT展示中,話題有“和服的介紹”“日本動漫節(jié)”“日本典型禮儀”等。在第四課“The Trial That Rocked the World”的PPT展示中,話題有“中西審判程序比較”“美國歷史上的著名案件”“單詞deal的用法”“猴子審判的影響”等。通過這樣的展示,學生既能彼此分享興趣,開闊視野,鍛煉查找資料、總結知識點的能力,又能提高英語口語能力和展示的能力。而學生制作和展示的PPT內容豐富多樣,絕非一位老師之力能夠達到,通過這樣的分享,學生和老師都受益匪淺。
五、結語
實踐證明,教師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生科學指導,能夠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但教師仍需要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更新教學觀念和完善教學設計,才能保證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雷斌,胡新穎,王濤.現(xiàn)代英語教學的理論、實踐與發(fā)展研究[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5.
[2]高等學校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