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許佳
【摘要】促進當代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讓每一位學生都保持積極的人生觀,健康的學習態(tài)度,才能讓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得以完成。在班主任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班級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利于良好班級氛圍的營造,更能提高當代小學教育質量。
【關鍵詞】心理;健康;班主任;學生;引導
前言: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當代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只有得到教育工作者的有效引導,在第一時間調節(jié)心理問題,才能讓學生放松心態(tài),積極面對學習與生活中的困難,建立個人發(fā)展目標。
一、樹立榜樣,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的生活內容和結構較為單一,社會經(jīng)驗相對較少。在校園生活中,同學與教師是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人員。在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要通過個人榜樣的有效設立,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榜樣。主動模仿班主任的行為,從而獲取班主任的積極態(tài)度。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對班主任的觀察較為深入。作為小學班主任,要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心態(tài)積極,需要發(fā)散個人人格魅力。通過個人人格精神的發(fā)揮,表現(xiàn)出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飽滿的教學熱情,展示個人控制情緒的能力。在促進班級建設,加強學生管理的過程中,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每一位班主任都要重視個人自身修養(yǎng),對學生個人成長的積極影響。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落實思想品德引導。利用滲透式的方式,讓積極的心態(tài)、健康的心理無孔不入。只有教師做到以身作則,才能讓小學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更加真實。
首先,每一位班主任都要重視個人的著裝和精神狀態(tài)。班主任的外在形象,會給學生第一印象。當班主任走進課堂時,展示著親切和藹的個人形象,展示著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給學生耳目一新的形象感觸,有利于小學生從班主任那里獲得參與課堂學習和校園生活的積極精神。其次,教師要熱愛個人教育工作。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實施教育管理。而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學生管理,是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是否熱愛教育事業(yè),體現(xiàn)在其工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能夠寬容學生,愛護學生的班主任,能夠給學生帶去積極的能量。但在一線教育工作中,部分班主任難以控制個人情緒,會對學生發(fā)脾氣,在工作中向學生抱怨。二者相比,前者更能給學生樹立積極的榜樣,對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使其獲得健康的心理因素。
二、靈活方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對于小學生的個人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健康的心理,能夠為學生的個人生活添加色彩,也能促進小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通過豐富多樣的方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在過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大多數(shù)班主任會利用一對一輔導的方式,或學校利用集體開講座的方式,讓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滲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講究教育過程的影響力,講究教育活動對學生的真實作用。在教學手段不斷豐富的今天,班主任可以利用多種多樣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將心育與德育整合在一起,提升班主任教學工作質量。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組織心理健康教育。在過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說教是較為常見的形式。教師的說教,包括對學生個人行為的評判,以及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的期待。大同小異的說教,只會激發(fā)小學生的逆反心理。在現(xiàn)代化教育設備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小學生能夠認真融入到心理健康學習的情境之中,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真實的校園霸凌案例,讓學生看到校園內辱罵他人、打架斗毆的行為產(chǎn)生的影響,意識到這些行為的錯誤性。不僅要讓學生分析道德上的錯誤,還要讓學生了解社會對這類行為的譴責。讓學生在真實形象的素材下,學會規(guī)范自身行為,反思自身行為。讓具有校園暴力過往的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讓曾經(jīng)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得到保護,撫慰他們的心靈。
三、模擬體驗,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可以利用模擬體驗的方式,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模擬體驗,重在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成為情境中的角色,作出自己的選擇或表現(xiàn)出個人處理的真實想法和方式。教師所選擇的情境,應當與小學生的個人學習生活密切相關,與小學生的認知經(jīng)驗緊密結合。
像同學a借了同學b的橡皮,久未歸還,同學b應當作出何種反應。有的小學生會表現(xiàn)出憤怒,不問緣由,討厭同學a。有的小學生會主動詢問,和諧解決。還有小學生會與他人商量,看應該如何解決。學生學習生活中再小不過的一件事,都有不同的解決方式,當事人有不同的心境。教師利用情境模擬的方式,促進學生體驗,讓學生從旁邊者角度了解個人解決問題方式的偏頗,有利于學生修正個人思想。五六年級的小學生難以主動反思自己,但從他人眼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便能快樂聯(lián)想,實現(xiàn)自我教育的目標。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懷有陽光心態(tài),不再易怒易怨。
結語:綜上所述,心理健康對學生的個人思想和行為有直接影響,小學生的三觀沒有完全形成,心理成熟度不足。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促進小學生心理意識的建立。利用豐富的心理引導,提升小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是實施多項教育的重要前提。
參考文獻:
[1]毛銀鶴.心育與德育的整合——漫談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實施[J].新課程·小學,2019(11):218.
[2]王金麗.漫談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實施[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31):263.
[3]楊惠歡.試論小學班主任如何實施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J].文淵(高中版),2019(9):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