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紅
◆摘? 要: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識字、學習語文基礎知識的關鍵時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要途徑,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對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升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積極探究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為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打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策略
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正處于掌握知識,培養(yǎng)技能的關鍵時期,如何通過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廣大教師應該關注的話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將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點,積極探究有效的教學策略來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得到提升。
一、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
教師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以分數(shù)為準,忽略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單純的閱讀教學也只是就題講題,不注重閱讀基礎和閱讀的繼承性,并且常常以語言敘述的方式來進行閱讀知識內容的傳授,忽視了小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興趣和愛好,而且閱讀教學沒有對學生真正起到系統(tǒng)教育的連貫性,教學中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起不到循序漸進的教育效果,所以不能將較為抽象的語文閱讀知識內容進行很好的了解,給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課程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從而導致學生失去了對小學語文閱讀課程的閱讀積極性與熱情。俗話說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并且應根據(jù)學生的心智發(fā)展特點“因人而教,因人而育”的學習特點、性格特點、理解能力以及差異性來進行對小學語文課程知識內容的創(chuàng)新。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以及自媒體越來越普遍化的情況,大大地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而且多媒體技術博采眾長能夠給人們帶來很大的樂趣,教師將多媒體技術引用到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地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知識內容的積極性,多媒體技術能夠把學生的多種感官集于一體,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課堂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其多媒體動畫的演示讓學生能夠在視覺以及聽覺的基礎上增加美的感受,加深學生對《日月潭》這篇文章內容的深入了解,將較為抽象的閱讀知識內容變得更加直觀立體,調動了學生對語文閱讀知識內容的探究欲望以及學習積極性。
二、引導學生閱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易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興趣是引導他們去積極主動探求知識的唯一動力。為此,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段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開展富含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閱讀。通過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來開展教學活動,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為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例如,以《黃山奇石》這篇課文為例,這是一篇描寫黃山奇石奇特景觀的課文,在課堂上,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對學生說道:“同學們,‘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說法大家都聽過嗎?下面,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黃山的美妙風景吧?!比缓罄枚嗝襟w教學設備播放了黃山風景的相關視頻,視頻將黃山的著名景觀:奇石、松樹、云海和溫泉生動、形象地刻畫了出來,學生都聚精會神地觀看著,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好,我也趁機說道:“課文中又是如何描述黃山奇石的奇特景觀的呢?下面我們打開課本,認真讀一讀吧?!比缓笙驅W生講解了課文中的生字詞,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細致的閱讀。如此,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直觀地看到課本所描述的相關畫面,調動了學生的多重感官,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了閱讀活動中。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在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教學的關鍵,對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都有重要的意義。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匾龑Ш吞崾緦W生對文章進行適當?shù)臉俗?,圈出自己不認識的漢字,讓學生能夠自主地去查字典,提高自己的漢字量,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讓他們不要盲目閱讀,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另外,很多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注意力會不集中,老師需要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糾正他們在閱讀中的癖好。同時,老師還可以改變學生的閱讀模式,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可以改善學生的閱讀習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舉行活動的過程中,老師需要讓學生學會認真傾聽,懂得尊重他人。在閱讀之前,老師可以根據(jù)閱讀的內容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學生了解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梳理文章,對文章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學生明白閱讀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總之,低年級學生的知識儲備少,閱讀經(jīng)歷不夠,缺乏豐富的情感。因此,語文老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結合實際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地實踐和突破,找準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甘梅.小學語文低年級有效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速讀旬刊,2020.
[2]劉艷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20(12).
[3]焦永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才智,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