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興東
摘 要:隨著當前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普及,初中階段的教學也開始關注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然而,傳統(tǒng)人才培養(yǎng)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人才培養(yǎng)需求,在此情況下,初中教育提出項目式學習,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力求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整合碎片化的知識點,并構建出高效的學習體系。基于初中化學現狀概述項目式學習的內容,并針對性提出初中化學課堂上項目式學習實施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項目式學習;課堂效率;優(yōu)化策略
在當前新課程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大環(huán)境下,初中教師也在不斷優(yōu)化當前的教學模式,開始重視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以更好地改善教學效果。初中化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只有引導學生意識到化學學習的實用性,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然而,就初中化學教學現狀而言,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教師大多依然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過于重視理論灌輸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初中化學教學課堂中采用項目式學習的方法,不僅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合作和探究意識,還能夠營造出融洽的學習氛圍,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一、項目式學習概述
項目式學習是指在教學活動中,圍繞某個具體的活動項目展開教學,通過充分利用最優(yōu)的學習資源,在實踐活動中獲取完整的知識,形成具體的學習方法。項目式學習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同之處有以下幾點:首先,學習目標更加明確。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并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技能,全面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過于單一的局限性。其次,通過項目式學習法可以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則在教學活動中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不僅獲得了相應的知識,還能夠大幅提升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際技能。項目式學習的最后一個特點是學生能夠全程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看到理論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習模式更加多元化。
二、項目式學習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科學劃分小組,明確學習計劃
項目式學習的開展通常是在學習小組內部進行的,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想要有效落實項目式學習,首先應當對班級學生進行科學劃分,更好地明確學習目標和計劃。想要科學劃分小組,實現項目式學習效果最大化,首先,化學教師應當密切關注班級學生的日常學習動態(tài),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科學劃分學習小組,實現互補。其次,針對每個小組內部的角色,讓學生明確各自的責任和內容,在實驗探究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養(yǎng)成團隊協(xié)作、互幫互助的良好學習習慣,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實踐內容及理論知識的理解。
(二)合理引入問題,設計解題模型學習項目
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面臨一定的中考壓力,不少教師在化學教學中依然沿用題海戰(zhàn)術的教學策略,就教學現狀而言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在當前教育改革的大環(huán)境之下,初中化學教師在運用項目式學習法的過程中,還應當注重在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時合理引入問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獨立思維意識,設計解題模型的學習項目,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中獲得學習的自信,進而明確學習目標。
(三)進行課堂學習成果匯報,強化項目學習的啟發(fā)性
匯報學習成果是項目式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強化項目式學習的啟發(fā)性,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例如,在教學初中化學“溶液的濃度”這節(jié)內容時,在引導學生完成實驗項目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組為單位討論方案的設計以及結果的呈現與預想有什么不同。通過積極鼓勵學生發(fā)表見解,此時少部分學生會提出第三組在進行乙醇溶于水的實驗時,如果起初能給乙醇添加些顏色,能夠更明顯地觀察其濃度變化。在此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中學生能更加直觀地了解自己在項目式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進的操作點,進一步強化項目式學習的成效。
三、結語
總而言之,項目式學習是在當前新課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以生為本的全新教學理念,初中化學教師在應用項目式學習的過程中,首先應當注重科學劃分小組,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其次在教學活動中合理引入問題,設計解題模型學習項目;最后注重課堂學習成果匯報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更好地推動初中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秀麗.初中化學項目式學習案例開發(fā)與實施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20.
[2]羅媛媛.初中化學實施項目式學習的難點與對策探析[J].中學化學,2019(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