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摘 要: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發(fā)展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做好教學設計,為學生終身參加體育鍛煉奠定基礎。文章探究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體育課程教學策略:轉變教學觀念,提升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提升學生運動能力;完善體育設施,保證學生運動條件;貫徹健康理念,開展“一小時”活動。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體育;教學思想;教學形式;體育設施;健康理念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0-0122-02
體育課程對于實施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教學中,教師可基于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確定課程目標和課程內(nèi)容,做好教學設計,傳授給學生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方法,增強學生體能,讓學生學會學習和鍛煉,發(fā)展體育實踐能力,體驗運動的樂趣和成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探究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體育課程教學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提升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
培養(yǎng)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在于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學校、教師、學生對體育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運動興趣和參與意識的關鍵時期,教師以及周圍人群對體育學習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例如,部分學校在小學三年級之后以學習任務重為由按一定比例縮減體育課時,這就導致學生的體育學習意識明顯減弱,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明顯下降。只學習不運動、體育課被其他課程占用,是部分學校的教學常態(tài),這樣很難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
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體育運動能力首先要解決思想上的問題。從學校層面來看,學校要提高對體育課程重要性的認識,嚴格按照體育課程標準制定體育課程實施方案,并有效落實體育課程教學,不斷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從教師層面來看,體育教師要承擔起體育指導工作,從重點關注體育特長生轉變?yōu)槭姑恳粋€學生都能接受基本的體育教育,切實按照體育課程實施方案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三大球類運動能力、田徑運動能力等,提升學生的體育運動綜合水平,發(fā)展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同時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體驗運動的樂趣,提高學生的運動參與意識。運動參與是指學生參與體育學習和鍛煉的態(tài)度及行為表現(xiàn),是學生習得體育知識、技能和方法,鍛煉身體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積極的體育行為和樂觀開朗的人生態(tài)度的實踐要求和重要途徑。由此可見,轉變教學思想,提升對體育教學重要性的認識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面一起努力,以此讓學生學習必備的體育運動知識,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和方法,發(fā)展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二、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提升學生運動能力
培養(yǎng)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在于提升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技巧。因此,教師可在教學中注重三大球類、田徑等運動指導,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逐漸提升運動能力,掌握體育運動的基本動作、基本要領,并建立規(guī)范意識。從目前的體育教學效果來看,部分學生存在體育運動興趣不高、體育運動動作不規(guī)范等問題,對此,教師可在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以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以“原地運球”教學為例,原地運球是籃球運動的基礎,也是提升學生體育運動能力的基礎。原地運球的操作難度并不大,需要學生掌握手指和手腕同時按拍球的方法,但較為枯燥。部分學生在運球過程中很容易失去興趣,有的學生認為自己已經(jīng)掌握了“拍”球的運作要領,因此不愿意配合教師開展原地運球的學習。據(jù)此,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原地運球學習興趣。在講解原地運球的方法之后,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訓練,每個學生原地運球20次,然后以傳球的方式傳給小組另外一個同學繼續(xù)運球,在學生運球的過程中,其他學生負責數(shù)數(shù)。這種游戲化的教學方式調(diào)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可以讓學生快速融入原地運球的教學中。有的學生甚至主動當起“裁判”,判定自己小組或其他小組中哪個同學的原地運球手勢不對、動作不規(guī)范等,從而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并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籃球動作規(guī)范重要性的認識。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形式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還可根據(jù)體育教學內(nèi)容積極優(yōu)化體育教學形式,應用民間游戲、微課等調(diào)動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三、完善體育設施,保證學生運動條件
體育教學需要借助一定的器材,而完善的體育設施是提高體育教學效率的保障,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例如,籃球是體育教學內(nèi)容之一,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可以保證每個學生有一個籃球,那么,學生的籃球運動積極性會就明顯提升。反之,如果一個班級只有幾個籃球,學生主要通過觀看教師提供的視頻學習籃球運動技巧,那么,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就會明顯下降。而不完善的體育設施還會打消教師進行體育教學的積極性。此外,體育設施不完善還容易在課堂教學中引發(fā)安全事故,尤其是進行跳高、跳遠等運動時必須有一定的運動防護設備??傊?,完善的體育設施對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都具有重要意義,可以為培養(yǎng)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提供運動條件的保障。
四、貫徹健康理念,開展“一小時”活動
體育鍛煉一小時活動是體育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是向學生滲透健康理念,提升學生健康意識和體育運動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體育鍛煉一小時活動中,教師要做好教育指導工作,從而真正發(fā)揮體育鍛煉一小時的價值。
從教學實踐看,體育鍛煉一小時活動通常以大課間的方式進行,即上午半小時,下午半小時。教師的教育指導原則是尊重學生的選擇,鼓勵學生自主參與體育鍛煉,并堅持全員參與。首先,對于一小時活動,任何教師和管理人員都不能占用,要保證學生的運動時長。其次,一小時活動的內(nèi)容要豐富。后勤部門負責提供場地、運動設施設備,體育教師負責統(tǒng)一的組織和指導工作,各班級班主任負責帶領學生到具體的活動區(qū)域,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自由開展體育活動。體育鍛煉一小時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第一,自由原則。在一小時的體育運動過程中,學生運動的內(nèi)容、項目不受限制,可自主選擇。而為提高活動效率,教師可提前了解和統(tǒng)計學生的運動需求并上報學校,學校層面做好活動的組織工作。第二,安全原則。一小時運動以大課間的方式進行,上午、下午各半小時。在活動過程中,學校要特別注意學生的運動安全,可由專業(yè)教師負責場地安全,校醫(yī)進行全程監(jiān)督。第三,實踐原則。一小時體育活動不能采用“放養(yǎng)式”的管理,體育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指導性作用,引導學生將課堂學習的體育技能、技巧應用到實際的體育運動中,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例如,學生學習定點投籃以后,可以在一小時體育活動中進行實踐。這對于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健康理念,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五、結語
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體育教學的目標。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研究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積極轉變教學思想,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完善體育設施,貫徹健康理念,從而保證教學的有效實施,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素美.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體育課程教學探索[J].成才之路,2020(06).
[2]楊曉燕.展學生風采,顯學生地位——“先學后教”視角下小學體育教學探討[J].內(nèi)蒙古教育,2020(06).
[3]施利軍.信息化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方式的轉變[J].天津教育,2020(06).
[4]楊薇薇.淺談素質(zhì)拓展訓練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途經(jīng)[J].青少年體育,2017(02).
[5]孫全文.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32).
[6]何雪南.淺析游戲化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體育風尚,2020(02).
[7]杜小燕.淺談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健康行為觀念[J].體育世界,2018(12).
Discuss on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Based on Core Competence
Zhang Hao
(Yangjia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X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Wuxi 214000, China)
Abstract: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eachers can develop students' sports core competence as the goal, do a good job in teaching design,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for lif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core competence: change the teaching concept, enhance th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novating teaching forms and improving students' sports ability; perfect sports facilities to ensure students' sports conditions; carry out the concept of health and carry out "one hour" activities.
Key words: core competence;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ought; teaching form; sports facilities; health 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