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有忠
摘 要:陶行知教育理論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已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理論方面的知識傳授,而是注重生活實踐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促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此,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突出生活教育的主題,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打造生活化的教學課堂,以此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對政治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政治知識學習的實用價值。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政治;生活化;教育理念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7-00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42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脫離了生活,且側重于教材理論方面的教學,導致學生學習的知識都過于抽象,使得學生不能透徹理解所學知識,造成學生學習效果不佳。為此,教師要想有效改善這樣的教學現(xiàn)狀,就應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引導學生聯(lián)系相關的社會經(jīng)濟、政治生活,讓學生真正從實踐的角度上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以此促使學生運用所學的政治知識解決問題,從而使得學生從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樣,才能推動學生良好的發(fā)展。
一、生活化的教育意義
生活化教學中的關鍵在于如何轉換,將教材中的知識轉換成生活中的問題,以此使得課堂教學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課程教學不再局限于理論層次的教學,也不是一個文化傳遞的過程,而是一個以理解和能力培養(yǎng)為基礎的教學過程,它需要引導學生從中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內涵。因此,在高中政治課程教學中,實施生活化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在實際的政治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并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聯(lián)系生活,開展生活化的政治課堂,以此有效增加政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轉變以往政治課堂枯燥乏味的教學氛圍。這樣,既可以有效提高政治課堂的教學質量,也能夠使學生認識到政治知識的實用價值。
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高中政治課程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對課程教學具有以下幾點意義。(1)它能夠有效改善當前的課堂教學現(xiàn)狀。對于高中政治課程而言,與其他課程不同,本身具有較強的理論性,且教材內容較為抽象,導致學生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并且,在課程教學中,教師過于追求成績和分數(shù),采用灌輸式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傳授,使得學生學習非常被動,且思維較為局限,并在主觀意識上形成一種應試教育的思維,導致學生學習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這種教學方式,只是簡單進行知識的傳授,忽略了知識與技能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造成學生學習能力無法得到明顯的培養(yǎng)與提升。那么,要想有效改變這樣的教學現(xiàn)狀,實施生活化教學是非常必要的。(2)它可以有效貫徹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新課程教育理念加強對實踐方面的教育力度,要求課堂結合理論與實踐,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也具備一定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而根據(jù)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分析得知,其中大部分內容都是與生活、經(jīng)濟、社會相關聯(lián)的內容,為此實施生活化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3)它能夠有效推動學生全面性的發(fā)展。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生活化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政治知識與生活,與經(jīng)濟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生活能力。并且,通過生活實例展示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理解和認識其中描述的人文道德、社會理論,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促使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三觀理念。
三、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教學理念生活化
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其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不斷滲入生活化教育理念,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把以往灌輸式教學模式更改為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并在此基礎之上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在滲入教學理念的同時,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例如列舉生活中一些瑣事,利用政治角度進行分析,剖析事件背后所寓意的真正含義,從而加深學生對政治課堂內容的理解,以此可以更好地理解及掌握相關知識。
(二)教學目標生活化
在開展政治教學內容之前,應先明確教學目標。如果要想使教學氛圍變得更為活躍,教學內容更便于理解,教師可以生活化教學模式為主導,教學目標內容生活化。因為,對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而言,其教學目標主要是針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知識與技能、價值與理論等多個方面的統(tǒng)一,并根據(jù)課程教育標準、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制定的不同教學目標和計劃,以此促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的政治知識與技能。所以,在實際的政治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當針對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結合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明確教育目標,再將其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讓學生從小到大,從簡單到復雜,逐層突破和理解相關的知識點。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有序學習相關的知識點,也能夠有效將教學目標落實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從而提高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多彩的消費”這節(jié)內容的時候,要讓學生明確消費的類型,就應該制定生活化的教學目標,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對生活加強關注,并將生活中的消費類型記錄下來,引用到課堂學習中,讓他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去領悟消費的豐富多彩。
(三)教學內容生活化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貼近生活,教師可以選擇多元化、開放化、生成性的方式,充實課堂教學內容,以此增加課堂教學內容的趣味。(1)多元化:它主要指的是教學內容不宜局限化,應當從多個層次和角度進行考慮,并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例如,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學中,教師能夠讓學生從自己的家庭經(jīng)濟情況,以及社會經(jīng)濟情況,人們生活水平的收入與支出等方面思考當前人們的消費觀念,以此向學生傳遞正確的消費觀念。(2)開放式:它主要是立足于教材,挖掘教材的教學資源,以此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所以,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學生學習情況以及實際的生活,運用生活實例與學生共同探究和分析相關的政治理論,以此促使學生更為深入理解和掌握相關的政治知識點,如自然火災事件、國家頒布的相關指令,以及如何號召社會大眾對抗災害。教師能夠將這一類事件植入到課程教學中,作為課堂教學內容中的一部分,以此拓展課堂教學內容。(3)生成性:它主要指的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將課堂教學內容呈現(xiàn)在課堂上,如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通過圖片、視頻、音頻等媒介讓學生能夠更為直觀形象地觀察和分析相關的政治問題,以此提高學生對政治知識的認知和覺悟。這樣,既可以增加課堂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生動性,也能夠有效提高政治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四)教學過程生活化
高中政治課程教學中,教學過程的生活化主要能夠從以下幾點進行。(1)從學生熟悉的政治輿論事件出發(fā),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利用生活中學生感興趣或者熟悉的事物開展教學,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藝術家、運動員等都是學生較為喜歡和關注的人物,教師也可以從中截取一二,將發(fā)生在他們身上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引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促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2)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的政治知識。理論知識是學習和實踐政治內容的基礎。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根據(jù)教材分析可以得知教材中包含了很多與生活相關的教學內容。為此,教師要充分認識政治課堂教學與生活的關系,幫助學生從生活中掌握學習資源,貼近生活,學習政治,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政治知識。(3)利用生活化的作業(yè),加強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每一次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都會布置一些課堂作業(yè)幫助學生鞏固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點。為此,教師要想有效貫徹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就應當將其運用到作業(yè)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布置生活化的作業(yè),讓學生將課堂學習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以此更為深入地理解和鞏固相關的政治知識。比如,教師能夠采用問卷調查,報告整理等方式,讓學生從中懂得如何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總結信息,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教學方法的生活化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在平時生活中多觀察、多記錄、多總結,在此基礎之上選取合適的教學素材,與當前教學內容相聯(lián)系,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把學生代入到生活相關事件中,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主,采用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方法,以此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提前分析教材內容,思考選擇哪一種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突出生活化的教學主題,讓學生從中學習和理解相關的政治知識,如情境教學法、模擬教學法、競賽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探究教學法、合作教學法等等。這樣,既可以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也能夠讓學生懂得如何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政治問題,以此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精神覺悟。以探究“影響價格的因素”為例,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會接觸到很多種類的消費行為,多觀察、多留心,就會發(fā)現(xiàn)同一商品可能存在價格上的差異,那么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去探究價格的影響因素就會更加容易。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想有效實施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應當認識到生活化教育的內涵,并了解到生活化教育對政治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同時,結合實際的政治課堂教學情況,將課堂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生活化,以此有效開展政治課堂教學,從而打造出高效的政治課堂。這樣,既可以引導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政治知識,也能夠有效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念.高中政治課堂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與方法[J].名師在線,2019(27).
[2]靳書平.淺析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學周刊,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