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花
摘 要:小學數學課教學是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精神的指導下,小學數學老師要有效地把握課堂教學,努力做到預設和意外情況融為一體,及時捕捉課堂教學中的意外情況,有效利用這些意外情況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構建動態(tài)化的教學資源,讓課堂教學內容不斷地豐富起來,從而靈活、有效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各類問題,打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意外;有效利用
新課程要求教師有效地把握課堂,使預設與意外情況形成有機的整體。同時,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也要善于捕捉課堂上的意外,結合各種意外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以此形成動態(tài)化的數學課,逐漸豐富數學學科的教學內容,進而整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來分析,其屬于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課程,因此教師要有效把握課堂,并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意外靈活處理課堂教學過程,以此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精彩。為此,接下來筆者就如何有效利用小學數學課堂意外情況提出幾點看法。
一、順勢而為,指出數學學科的用處
教師在面對課堂上的“意外”時應結合具體情況,并善于發(fā)現意外情況背后的價值,有效地挖掘并引導,確保整體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現問題的能力。順勢而為,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以課堂上出現的意外情況為基礎,采取合理的措施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環(huán)節(jié),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以教學“角的認識”這部分的內容為例,教師首先讓學生了解角的概念,之后通過各種活動形式,如合作探究、小組合作等讓學生開展學習,整個課堂教學進入尾聲時,有一位學生突然跟其他同學說:“今天的內容學了好像也沒有什么用,別學了?!焙芏鄬W生也聽到了,教室突然安靜下來。針對這個學生的發(fā)言,筆者以冷靜的態(tài)度,并耐心地詢問這位學生:“說一說你為什么覺得這節(jié)課的學習沒有用呢?”這位學生說道:“角不能吃,還不能玩,也不能用。那學習有什么用呢?”這時,筆者并沒有反駁他,而是給學生講解了一些“角”在生活中的應用,如時針與分針組成的夾角可以讓我們準確地判斷時間;在蓋房子時墻角需要做成直角……如此正確地引導學生,學生能逐漸改變對數學知識與數學概念的印象,也能理解其代表很多生活中的事物,進而體會到數學學科的實際用處。小學生對很多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再加上數學知識本身就比較抽象,因此在課堂上會出現各種“意外”。面對這些“意外”,教師要正面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案例向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1]。
二、獨具慧眼,善于捕捉精彩
教師是學生心靈的耕耘者,而且教師教學也應教到學生的心上,要善于捕捉課堂上一些稍縱即逝的契機,以此形成精彩的課堂對話。教師應有一雙慧眼,發(fā)現學生的錯例,并加以提煉與拓展,在學生疑惑時點撥學生,讓學生思維中的錯誤暴露出來,以此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以教學“乘加 乘減”這部分的內容為例,學習之后筆者出示這樣一道練習題:“小明一家有5口人,每個人吃1個梨,2個草莓,那么一共需要多少個水果才夠吃?”這時,筆者發(fā)現大部分學生寫出的答案都是1×5+2×5=15(個),但是有一位學生的答案卻是不一樣的,他寫的是:1+2×5=11(個)。為此,筆者讓這位學生還有其他學生上臺寫出自己的做法,最后學生判斷得出一致的結果,也認為1+2×5=11是錯誤的。這時,筆者神秘地告訴學生:“雖然他做錯了,但是其中蘊含著一定的秘密?!睂W生冥思苦想也想不出到底有何種秘密,在此之后筆者讓做錯的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思路,他說道:“每人吃1個梨,2個草莓,那么就是3個水果……”這時,學生好像也明白了他出現錯誤的原因。筆者讓其他學生幫他找到出錯的原因,其中一個學生舉手說:“你列出的計算順序是不是應該先求每個人總的需要吃3個水果?”如此,這位學生發(fā)現了自己存在的錯誤,并及時地改正。這個過程中,筆者肯定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且學生臉上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體會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2]。
三、變錯為寶,整體感知數學理論
學生在學習中犯錯是十分常見的。為此,教師應高度重視,并從學生的角度考慮,抓住契機開展針對性教學,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意外情況,及時給學生補充相應的教學內容。以教學“平移、旋轉和軸對稱”這部分的內容為例,教材上有一道比較簡單的練習題,要求學生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并向下平移3個單位之后的圖形。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后互相交流討論,結果發(fā)現大部分學生的答案都是一樣的。這時有一位學生說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并展示了自己畫出的圖形。這時筆者讓這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在此之后點評這位學生出錯的原因就是將圖形改變了。最后筆者結合這個意外給學生講解平移的理論知識:平移的前提是不改變圖形的大小與形狀。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是難能可貴的,就算學生提出的觀念是錯誤的,教師也要高度重視,引導學生去體驗,在錯誤中吸取相關經驗,最終形成良好的思考能力。
教師應有效地捕捉以及利用課堂中出現的意外情況,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只有充分利用數學課堂的意外,才能讓學生更快地發(fā)展,為數學課堂增添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周艷.利用動態(tài)生成資源 盤活小學數學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0):109.
[2]楊立國.構建動態(tài)意外情況課堂,凸顯課堂生命活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5(18):173-174.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STEAM教育理念下陶藝特色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136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