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摘 要: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給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高中地理教學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優(yōu)勢,有效地整合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學生的主要地位,提高地理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
我們都知道高中地理學很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但有些知識是抽象的,學生很難只通過老師的解釋就能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互聯網技術改革教學模式,利用外部條件,實現教學的準確性。并在互聯網上找到合適的教科書、圖片、短片解讀,也要實現模糊難知識的簡化,幫助學生建立三維思維。這不僅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也是教師的舊思維。
一、教育領域迎來了“互聯網+”時代
教育領域的互聯網時代是指教育教學與互聯網平臺有效結合,作為信息技術融入教育教學,推動教育教學手段重大改革發(fā)展的載體?;ヂ摼W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可以促進教育教學所需知識的快速儲備,也促進師生課堂互動平臺的快速建設?;ヂ摼W也有效地創(chuàng)造了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創(chuàng)造了條件。
二、“互聯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價值意義
在當前的社會發(fā)展中,互聯網技術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yè),為教師帶來了便利和教學優(yōu)化。不同的人可以在他們的生活中感受到互聯網的便利。教師作為學生生活指導和思想的建構者,應始終牢記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將時代脈搏與教學相結合。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教師教學必須與互聯網結合,不斷優(yōu)化教學,實現教學多樣化,讓每個學生享受先進技術的優(yōu)勢。
(一)豐富多彩的網絡信息拓寬了地理教學模式的互聯網平臺,使教師可以向學生推廣班前指導計劃和課后培訓問題,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設計要求及時準備或審查課程內容。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及時反饋教師所有的疑慮,即教師可以充分控制了解的學習情況,使教師成為課堂上的目標。注意解決學生的學習困惑。在新的課程改革下,重點是分層教學,多年來一直在考試教育模式中實施,但由于限制而無法實現,目前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中可以充分實現。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調整教學計劃,分層設置家庭作業(yè),滿足各級學生的學習需要。
(二)即時交流的互動平臺強調,學生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本質受到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師生交流也非常有限。在互聯網時代,師生之間的各種交流,如教學設計、學習、問答,已經成為可能,不僅節(jié)省了時間,而且促進了人際交往,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促進了教育的發(fā)展?;ヂ摼W下的圖像和視頻可以使無聊的知識在學生面前生動起來。各種教學資源也可以被學生重復使用。學習既有趣又分散。在互聯網下,各種豐富的課堂和課外資源滿足不同知識層次學生的需求。利用微教室等信息手段翻轉課堂也為學生主動性的發(fā)展提供了可能。
三、“互聯網+”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探究
(一)在課前學習
互聯網激發(fā)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中,地理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實踐來確定教學目標,并初步設計并放在信息平臺上。這類教材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不僅可以參與學習,而且還可以參與實踐。因此,在地理學前的預覽中,學生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問題解決者和新的問題發(fā)現者,并將通過互聯網及時反饋給教師,以促進課堂討論和解決方案。學前地理學的參與率明顯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明顯提高。
(二)互聯網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強調學生的主要地位,因為通過課堂前的反饋,教師將成為地理教學的目標,并注意解決學生需要解決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提供的各種材料,有選擇性地解決。地理學涵蓋了政治、軍事和文化知識的所有領域。如果我們只依靠對傳統(tǒng)教學的描述和繪畫,有些問題就不容易清楚的解釋,有些學生也不容易理解,但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中,我們可以在一個特定的圖像中顯示各種地理問題。教師以學習新能源為例,讓學生收集數據,了解不可再生資源,教授學生可再生能源,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通過自主學習,學生不僅理解知識,還學習自主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
(三)課外反饋
和互聯網取得了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準確的學習評估,高中地理教學測試更方便。教師可以在課后評估數據,建立學生成績檔案,并智能地生成學術報告,根據學生家庭作業(yè)的錯誤率,對教學進行分類,跟蹤學生,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教師可以建立易出錯問題的數據庫,對教學進行分類和跟蹤,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綜上所述,通過對互聯網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實踐進行分析,發(fā)現高中生可以以特定信息的形式學習地理知識。同時,互聯網的使用也可以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和教師建立橋梁,實現學習目標,提高學生對學習和學習效率的興趣,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將先進教學技術與傳統(tǒng)地理教學相結合,創(chuàng)新地理教學模式,豐富地理課程資源,優(yōu)化學生的地理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楊天來.“互聯網+”時代的地理教學探索與實踐[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6).
[2]裘偉將.“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研究[J].地理教學,2017(12).
[3]申立雪.“互聯網+翻轉課堂”高中地理教學模式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河北省石家莊市 新樂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