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紅 馬香平
摘 要:職業(yè)能力是人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的基礎,是人成功地完成某項任務或勝任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本文從使用翻轉課堂與混合式教學模式;以項目為載體,“教、學、說、做”一體化;教學評價多元化;參與社會實踐等方面來詳細闡述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
關鍵詞: 職業(yè)能力 翻轉課堂 一體化教學 合作探究 參與式評價
一、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現狀
一是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落后,嚴重地影響到了對中職生的新技術能力培養(yǎng),學生所學到的知識無法適應變化的市場需要。二是計算機基礎教學采用的方法跟不上日新月異的社會發(fā)展,導致學生只學到了知識技能但能力沒有得到提高,難以將課堂中所學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當中,職業(yè)能力不強。三是評價過于關注學生成績,忽視了能力評價,忽略了一些關鍵性技能培養(yǎng),最終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翻轉課堂與混合式教學模式
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是未來教育發(fā)展的趨勢。翻轉課堂教學,發(fā)揮線下教學和線上教學的優(yōu)勢,借助互動性強的網絡學習平臺,設計前置任務,供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組織學生在線通過班級學習群合作完成任務,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精心設計任務,注重檢測
教師課前精心設計課前任務,錄制微課,制定任務指導書。以圖文混排為例,教師可以在分析教學目標后,讓學生設計制作一張彩色名片。學生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必須應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開動大腦,尋找思路。這樣做能夠啟迪學生思維,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學習資源上傳到班級學習群,供學生隨時隨地觀看學習。
教師還可以使用問卷星App設計課前檢測問卷,通過分析學生答題情況掌握學生課前預習情況,有助于教師更好地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和方法。
(二)交流討論,在線輔導
不管哪個類型的知識,不管什么課前任務,都讓學生在班級學習群里積極討論,對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進行交流。如學生制作名片時,可能對名片布局難以取舍、可能不會裁剪圖片……遇到這些問題,學生可以通過班級學習群交流討論,請教小組長,也可以遠程請求教師協(xié)助解決問題。
交流討論讓學得好的學生將所學知識向其他同學進行闡述,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將所學新知識立即加以應用。
教師要注重在線輔導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學習盲點作出準確定位,為學生內化和拓展課上知識做好充分準備。網絡的便捷性,促進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避免造成信息孤島、影響教學進度。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也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交流溝通的能力。
三、以項目為載體,“教、學、說、做”一體化
“教、學、說、做”一體化是順應目前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趨勢而產生的教學模式,即以項目為載體,以實訓為手段,把教學內容劃分成幾個模塊的典型工作任務。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看作一名企業(yè)員工,要求學生通過合作、交流、評價等方式完成典型工作任務。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教師則在“做中教,做中改”;對學生的要求是“學會學,學會做”。這樣不僅把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途徑教給學生,還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潛力,最終使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得以提高。
(一)激發(fā)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
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設計貼近生活的任務,如為父母配置電腦、設計元旦賀卡等,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根據不同內容采用不同教學手段開展教學。例如,在講授計算機工作原理時,教師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在愉快的游戲環(huán)境中理解掌握枯燥的知識。又如,在教授文件屬性這一內容時,教師事先將文件屬性設置為隱藏,學生在注意到文件丟了時,也會積極思考解決辦法。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以及自我的努力下,找到被隱藏的文件并學會靈活設置文件屬性。
(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作為一個團隊共同完成任務。學生以組為單位探究學習,完成任務并提交作品。以“設計班徽”這一任務為例。教師要求每個小組用PS軟件設計出有意義的班徽。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每個小組內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最先掌握知識,在組內成員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他們可以帶動其他學生學習知識。通過“兵教兵”的活動,學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還鍛煉了表達能力,學生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提高。課堂教學結束后,每個小組都完成了任務,每個學生都可以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三)拓展任務,強化學生技能
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設計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拓展任務,讓學生真正掌握技能,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講授應用Word制作表格時,教師可以設計為某公司制作產品調研表格的拓展任務,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又如,在進行公式函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為某公司制作發(fā)放生活補助和獎金的表格的拓展任務,讓學生使用IF函數快速計算出不同職工應得的金額,讓學生更好地掌握IF函數。
四、教學評價多元化
教學評價的側重點應當放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上,要從知識、技能、情感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多元化評價。不僅要評價任務的完成情況,還要評價學生課堂參與情況、小組協(xié)作交流情況,真實地評價學生的潛能、學習成就。在評價過程中,首先,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自評,展示本組完成任務的情況。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充分展示學生的風采,培養(yǎng)學生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接著進行小組互評。這一過程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和評價能力。最后由教師評價。參與式評價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
五、參與社會實踐
應當積極開展課外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來提高他們自身的職業(yè)能力。學校每個辦公室都有計算機,維修這些設備是很好的社會實踐機會。從協(xié)助維修教師工作到獨立去維修計算機,學生的技能不斷提高。學生將課堂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鍛煉能力的同時也讓學習更有激情,形成良性循環(huán)。校園網經常需要文本排版,教師需要制作新課件,可以讓學生參與到這些工作中去。這種開放式的學習形式,使學生有機會去解決遇到的一個個問題,使學生在快樂中成長,增強學生的職業(yè)能力。
參考文獻:
[1]韓兵.如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當代教研論叢,2019(1).
[2]何曉燕.互動式教學模式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6(3).
[3]黃家梅.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探析[J].考試周刊,2018(12).
[4]鄭瑞新,葛作然,張浩.高職院校學生職業(yè)核心能力“三位一體”培養(yǎng)模式研究與實踐[J].學周刊,2013(13).
(作者單位:山西焦煤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