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小俐
【摘要】生本理念是一種重要的教學理念.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權,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用生本理念開展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時,應兼顧學生間的差異,結合具體教程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分層教學活動,使各水平的學生都能有所學有所獲,嘗到學習的成就感,增強學習的自信.本文基于生本理念,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課堂訓練、課后作業(yè)入手探討分層教學活動,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本理念;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
基于生本理念實施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活動時,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保證分層的合理性,然后根據(jù)各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做好教學的針對性安排,滿足各個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其學習滿意度,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的分層
教師在生本理念下的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活動中,應在對學生各個方面綜合考量、合理分層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對于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應以掌握教材中的基礎內容為主,先幫助其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逐漸地培養(yǎng)其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對于中等水平的學生,他們一般能很好地掌握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因此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應以提高其應用能力為主,不斷提高其運用所學分析、解答問題的靈活性.對于綜合能力較強的優(yōu)秀學生,教師確定的教學目標應以拓展其能力,提升其綜合能力為主.生本理念下教師通過教學目標的合理分層,真正地進行因地制宜的教學,這樣才能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如在進行“小數(shù)”內容教學時,針對基礎較差、中等、優(yōu)秀學生可制定如下教學目標:理解小數(shù)表示的含義,掌握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規(guī)律,能夠解答一般的小數(shù)運算習題;在熟練掌握小數(shù)含義以及四則混合運算規(guī)律的基礎上能夠運用小數(shù)知識解答一些實際問題;牢固掌握小數(shù)部分的基礎知識,能夠掌握一定的技巧,解答有關小數(shù)的綜合性題目.
二、教學內容的分層
生本理念下為使各水平的學生,通過聽講都能有所收獲,教師應注重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分層.教師除要求所有學生掌握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外,可適當?shù)卦黾咏虒W內容的難度,以滿足中等以及優(yōu)秀學生的學習需求.一方面,教師應做好教學內容的合理設計,把握教學內容難度,尤其在講解相關例題時,對于基礎稍差的學生,可不要求其掌握難度較大的知識.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應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注重給予學生表揚與鼓勵,在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同時,調動各水平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教師在講解“分數(shù)”內容時,可結合學生的分層情況,為學生講解如下由易到難的例題.
(1)要使a4為真分數(shù),a3為假分數(shù),則a應為(? ).
A.1 B.2 C.3 D.4
分析 本題較為基礎,主要針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本題檢驗學生對真分數(shù)、假分數(shù)概念的理解.a4為真分數(shù),表明a不能大于等于4,即a<4;a3為假分數(shù),表明a不能小于3,即a≥3.因此,a=3,選擇C項.
(2)小蘭喝一杯牛奶,第一次喝了一杯的15,然后加滿水;第二次喝了一杯的14,然后加滿水;第三次喝了一杯的12,然后加滿水;第四次一飲而盡.小蘭喝的牛奶多還是水多?
分析 本題難度中等,針對中等水平的學生.根據(jù)題意可知小蘭喝的牛奶剛好1杯.而喝的水一共為15+14+12=1920(杯),顯然1>1920,表明小蘭喝的牛奶多.
(3)已知a9,b15,c14均是最簡真分數(shù),并且它們的乘積為16,則a+b+c=(? ).
A.20B.18C.24D.21
分析 本題難度較大,針對優(yōu)秀學生.本題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分析問題的綜合能力.根據(jù)已知條件可知a9×b15×c14=abc9×5×3×2×7=abc9×5×6×7,則abc=9×5×7,因為a9,b15,c14均是最簡真分數(shù),所以a=5,b=7,c=9,所以a+b+c=5+7+9=21,選擇D項.
三、課堂訓練的分層
課堂訓練是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生本理念下實施的分層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提高各水平學生的課堂訓練體驗.一方面,教師在設計課堂訓練習題時應注重趣味性,將學生所學知識有機地融合到相關情境之中,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積極思考的熱情.另一方面,為起到鞏固各水平學生所學的目的,教師應結合趣味性情境設計難度梯度明顯的問題,使各水平學生通過積極思考,認真回顧所學都能正確地解答出對應的問題.如教師在講解“圓柱體體積”相關內容后,根據(jù)不同水平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如下問題,要求其思考解答.
如圖1,將大、小兩種玻璃球放入盛有同樣多水的圓柱容器中,用“排水法”測量玻璃球體積.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回答以下問題(π取3.14).
(1)圓柱體中水的體積為,第二個圓柱體中大玻璃球的體積為.
(2)一個大玻璃球和一個小玻璃球的體積之比為.
(3)第四個圓柱體中的水面高度為.
分析 問題(1)較為基礎,教師可以讓基礎稍差的學生進行回答.由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可知水的體積V=Sh=12d2πh=9×3.14×4=113.04(cm3).第二個圓柱容器中加入大玻璃球后水面上升6 cm-4 cm=2 cm,表明大玻璃球體積和底面直徑為6 cm,高2 cm的圓柱體的體積相等,即V=9×3.14×2=56.52(cm3).問題(2)教師可以讓中等水平的學生作答.該問題有兩種思路:分別計算各自的體積進行比較;通過觀察圖形得出體積之比.加入一個大玻璃球和加入四個小玻璃球均使得水面上升2 cm,表明一個大玻璃球的體積和四個小玻璃球的體積相等,即其體積之比為4∶1.(3)該題目難度稍大,教師可以讓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答.從第三個圓柱體可知,四個小玻璃球使得水面上升2 cm,則每個小玻璃球使得水面上升2 cm÷4=0.5 cm.從第二個圓柱體可知一個大玻璃球使得水面上升2 cm,則一個大玻璃球和一個小玻璃球使得水面上升2 cm+0.5 cm=2.5 cm,再結合第一個圓柱體中水面高度可知第四個圓柱體中水面高度為6.5 cm.
四、課后作業(yè)的分層
在生本理念下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課后作業(yè)的重要性,達到鞏固學生所學,深化學生理解的目標.一方面,為確保各水平學生都能夠認真完成,教師設計的課后作業(yè)題目應注重結合學生生活,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情境,降低學生的陌生感,激發(fā)其解決問題的熱情.另一方面,教師布置作業(yè)時應明確哪些學生需要解答哪些問題,實現(xiàn)課后作業(yè)的分層.如此能避免挫傷學生解題的積極性.如在進行“折線圖”“圓柱體”內容教學后,為學生布置如下課后作業(yè):
在底面長為90 cm,寬為80 cm的長方體水箱中裝有A,B兩根進水管.先開A管,過一段時間再開B管(A管不關).如圖2表示水深隨時間的變化情況.
(1)A管每分鐘進水多少毫升?
(2)A,B管同時進水,每分鐘進水多少毫升?
(3)B管和A管的進水效率之比為多少?
分析 該題目以折線圖為背景,考查學生對圖形的理解.題目設置三個問題,分別要求基礎較差、中等生、優(yōu)等生進行作答.
(1)從圖中可以看到A管開了15分鐘后,打開B管,則A管每分鐘進水90×80×15÷15=7200(毫升).(2)從15分鐘后A,B兩管均開啟到35分鐘,用時35-15=20(分鐘),水深增加了60-15=45(cm),則兩管同時進水,每分鐘進水量為90×80×45÷20=16200(毫升).(3)由前兩問可知,B管單獨進水每分鐘的進水量為16200-7200=9000(毫升),因此,B管、A管的進水效率之比為9000∶7200=5∶4.
五、總 結
在當前教育背景下,人們對教師、學生之間的關系認識越來越深刻,提出了生本理念,給教育活動帶來了良好的指引.生本理念強調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以及學習潛力.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既要注重生本理念的融入,又要注重實施分層教學活動,正確對待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使各水平學生通過聽講都能掌握一定的數(shù)學知識,促進其數(shù)學素養(yǎng)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國璽.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構建[J].科學咨詢,2020(32):295-296.
[2]丁淑梅.生本理念下如何打造小學數(shù)學低年級高效課堂[J].天津教育,2020(11):115-116.
[3]周志義.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2019(43):258.
[4]譚家樹.生本理念下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2019(14):110.
[5]張永春.以學生為中心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漫談[J].情感讀本,2016(2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