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麗燕
摘? 要:語文學科的學習需要學生長期的積累,但教材篇幅有限,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要,這時,就需要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教育有利于彌補課堂教學不足,有利于開拓學生知識面,有利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為了有效引領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師應創(chuàng)設良好閱讀環(huán)境,指導學生科學有效地閱讀,鼓勵學生閱讀反思。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策略
課外閱讀不僅是課堂閱讀的繼續(xù),更是課堂閱讀的擴展,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比較普遍且重要的方式之一,是鍛煉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可獨立自主選擇閱讀文本,在閱讀中陶冶情操,提高其知識面。為此,教師應加強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提高拓寬自身知識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1.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教育意義
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外閱讀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1彌補課堂教學不足
就目前小學閱讀活動現狀可知,小學生閱讀積極性不高,這一定程度上與閱讀課壓抑的氣氛有關,主要因為學生在課堂閱讀中需要帶著任務閱讀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很難對課外閱讀產生熱情。但學生在課外閱讀活動中可自由開展閱讀活動,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閱讀,這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彌補課堂教學不足的作用。
1.2開拓學生知識面
學生無法完全依賴于課本進行語文學習,這是因為受到教材內容限制的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同樣受到一定的阻礙。與此同時,單純閱讀課文中的文章并不利于學生適應其他種類文本的閱讀,甚至對學生閱讀產生一定影響,不利于開拓學生知識面??茖W技術快速進步背景下閱讀水平不斷提高,學生必須大量閱讀文章才能提高自身知識面,而課外閱讀則可以滿足學生拓展自身知識面的需求。
1.3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閱讀與寫作二者聯系相當密切,閱讀是知識的吸收過程,寫作是知識的表達過程。寫作指的是寫下自己腦海中的東西,將其變成文字,但讀是寫的前提,只有學生不斷閱讀才能從腦海中提取所學的內容,才能寫下想寫的內容,避免出現想寫找不到語言描述的問題。此外,學生可通過閱讀積累生活經驗,在閱讀中通過增加知識儲備量的方式彌補,且還可在閱讀中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影響。
2.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引導策略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加強對學生引領,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具體可從創(chuàng)設良好閱讀環(huán)境、指導學生科學有效地閱讀和鼓勵學生閱讀反思三個方面開展。
2.1創(chuàng)設良好閱讀環(huán)境
學生在積極、健康的閱讀環(huán)境中更容易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很多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且對讀書絲毫沒有興趣。針對這一問題,筆者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優(yōu)良的閱讀情境,加強感染和熏陶學生,使學生受到閱讀環(huán)境這種無聲語言地影響,讓其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產生較高的閱讀熱情。教師可通過多種方式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給每個學生發(fā)揮自我藝術才華的機會,如在班級的一個角落布置成小型圖書館,使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書籍放到圖書角上,共享資源;或者在教室墻壁張貼相關的閱讀名言,如“書是世界寶貴財富,是國家和歷史的優(yōu)秀遺產?!笔箤W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環(huán)境影響。如此,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產生較高的閱讀興趣??梢?,教師可通過后天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在創(chuàng)設積極的閱讀環(huán)境中構建良好的閱讀氛圍,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為學生提高課外閱讀效率奠定基礎。
2.2指導學生科學有效地閱讀
絕大部分小學生都沒有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教師要想提高學生課外閱讀效率,必須指導學生科學有效地閱讀。為此,教師應加強指導學生科學有效閱讀,實現提高學生課外閱讀效率的目標。首先,教師應加強課內閱讀指導,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科學有效地閱讀。比如學習《三顧茅廬》后,指導學生閱讀《三國演義》時,要求學生做摘錄和批注等,通這些方式提高閱讀效率。教師應以課內為基礎著眼課外,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逐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此外,教師還應加強培養(yǎng)學生動筆能力,指導學生寫讀后感或隨筆,在寫的過程中通過直觀的方式表達自身的感悟。長期下去學生在學習中就會掌握科學有效地閱讀方法,從而提高其閱讀水平。
2.3鼓勵學生閱讀反思
教師要注意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應鼓勵學生進行反思閱讀、體驗閱讀等,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突出個人課外閱讀的主體性,在閱讀的過程中體驗與反思,將個人生活經驗以及情感態(tài)度更好地融入其中,使學生在閱讀中收獲屬于自己的情感。比如在閱讀《蘋果小人兒的奇遇》時,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蘋果小人兒的故事,讀完這篇文章之后筆者鼓勵學生開展相關的閱讀反思,如思考“什么是奮斗、什么是愛、什么是協(xié)作”,使學生在讀后反思的過程中逐步發(fā)散學生思維,提高自身閱讀水平。
結語:一本好的書籍就像黑夜的一盞明燈,給人指明方向。教師應做學生黑暗的一盞明燈,引領學生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使其在閱讀中逐步得到提高,從而提高其閱讀綜合能力。為此,教師要加強引領學生,使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學習助力。
【注: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程化體系構建行動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9YQJK405)】
參考文獻:
[1]袁海濤.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策的幾點思考[J]. 新一代:理論版, 2020(3):199-199.
[2]馮文敏.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J]. 教育, 2018(1):68-68.
[3]陳娟紅. 試論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J]. 作文成功之路(中旬), 2019, (1).
[4]劉彩玲. 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性研究初探[J]. 語文課內外, 2018(1):213.
[5]宋井紅.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教學方法[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8(11):55.
(作者單位:湛江市實驗小學,廣東? ?湛江? ?5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