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各個階段的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將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作為評判教育水平標準。就高中展開的語文教學活動而言,語言文字教學的研究將成為推動高中語文教學向更高層次發(fā)展的動力,是學生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其中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扎實掌握課本上的理論概念和知識基礎,更要提高語言能力和文學情操,注重鍛煉在語文方面的思維提升和語言鑒賞能力。但當今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較為單一,使得學生難以快速適應新課程的改革變化。這需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應用更為充實教學內容,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本文就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語文文字教學進行探究,并提出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語文文字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3-0141-02
【本文著錄格式】史正桃.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語文文字教學研究[J].課外語文,2021,20(03):141-142.
引言
文字教學是語文學習的關鍵,是溝通交流的基礎,是文化知識與傳統理論快速傳播的保障。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高度重視語文文字的研究,將其滲透在日常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從而加強學生在文字方面的訓練。教師通過不斷重復文字教學,將其落實到書寫、聽力之中,使學生開動腦筋認真思考文字之間的有關聯系,并鼓勵學生將其結合到日常生活中,體會語文深含在字里行間的意義,以此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創(chuàng)造更為良好積極的語文文字學習環(huán)境。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語文文字教學培養(yǎng)的問題
(一)在現實影響方面
語文文字作為溝通交流和適應社會的基礎,不僅在學習方面影響到學生語言能力的構筑和人文素養(yǎng)的建立,更在生活方面關系到人際溝通能力的發(fā)展。但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大部分高中教育體系往往疏忽了學生在語文文字方面的教學,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這就導致學生在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上存在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首先體現在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上模糊不清,書寫能力衰退,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方式混亂,進而造成學生答非所問,不能正確完整地表達或傳遞信息。另外,雖然我國教育將普通話作為標準水平,但就教育實況來看,很多教師和學生普通話水平差,在課堂教學中一方傳輸的理論知識無法被認知,一方表達的思想觀念無法被理解,這樣就造成教學活動進度緩慢,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低下。除此之外,由于信息技術的大量沖擊,越來越多的學生依賴網絡溝通,沉迷于網絡交流,久而久之對語言文字識別能力下降,在文學素養(yǎng)和文學情操方面停滯不前。更有甚者缺乏正常的人際交流和社會活動,將會使學生難以融入到現實生活之中,不利于學生的友好交際。所以面臨以上問題,在語文教育方面更需要重視文字教學的重要性,以其為工具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使其在文字運用能力方面得到快速發(fā)展。
(二)在教學活動方面
高中語文教學中文字教學推進十分困難,不僅是由于外界客觀現實的影響,更主要在于教育主體的不重視。主要是因為在語文教學方面早早地忽視了語法教學的地位,從中學教學開始就沒有針對性的教材內容和具體的大綱指導,使得文字教學的重要內容散落在教材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之中,進而使得文字教學沒有成體系的理論知識。因此這樣的境況只能依靠教師的梳理和學生的自我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語言文字學習基礎,造成在此方面的理論知識十分匱乏。其次,傳統的語文高中教學主要針對特定的知識點進行專題訓練,依靠死記硬背的方式和做大量練習題的基礎上應對考試。這與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不符,使學生失去了對語文文字積累和探究學習興趣,更使學生缺乏將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機會,進而縮小了學生在語言文字和語文素養(yǎng)方面提升的空間。
二、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語文文字研究的有效策略
(一)改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學習環(huán)境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徹底擺脫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改用新型的教學模式,采用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之中。同時,通過營造良好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能夠主動去探索語言文字之間的有機聯系和所表達的深刻內涵。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前設置相關問題,并要求學生提前預習教學內容,對文章中的文字進行初步了解,在教學之后,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共同探究文字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以集體的力量解決學習問題。這樣不僅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學習貼合實際,更能使學生對理論知識具有深刻的記憶和透徹的理解。另外,在信息技術發(fā)達的當今教育模式下,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多媒體大數據等技術,將課本中生硬的理論知識和定理概念通過影像、圖片或音樂的形式形象地展現出來,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語文文字所要表達的真實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融入到所創(chuàng)造出的情景之中,并對此加以想象,大膽思考,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從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通過這樣的方式,極大程度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潛力,用真實情景感染學生,進而能夠使學生從個人角度以客觀事實為基礎分析和解決問題,并加強了對語言文字的運用。
(二)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
由于傳統教學未對語言文字研究做出這樣的要求,使得學生在此方面的重視程度不高,學習力度不大,往往只關注于考試中的應用,而忽略了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作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這時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和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為學生做出優(yōu)秀的榜樣,以更加嚴謹的教學態(tài)度和專業(yè)的教學水平影響學生,進一步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使學生學到的專業(yè)知識能與時俱進,符合教學目標。教師更要在開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時積極改變學生的認知,調整學生對文字學習的態(tài)度,使其認識到文字學習在語文能力的提升和語言能力的構筑上的重要作用。另外,通過開展大量的以語文文字學習為主題的課外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加強學習,拓展思維,鍛煉成熟的文字運用技巧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更要鼓勵學生加強課外閱讀,用教材之外的文化知識補充自身所缺漏的語言基礎,使自身能夠更好地理解文學深意和文字所表達的重要內涵,進而實現自身能力的提高和語文運用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三)合理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
在教學活動之中,語文教學可以與其他學科相互結合,找尋學科之間的契合點,通過相互補充、取長補短的方式,優(yōu)化教學內容。這需要教師在備課活動中,選取大量具有針對性的資料運用到文字學習之中。以此為基礎,在日常課堂學習時相互穿插寫作、閱讀和文字聽力練習等多種活動,將其有效結合在一起,通過反復練習,深度思考,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記住在學習修辭內容時,教師可采用具有代表性的詩句,用詩句的協調性和押韻性教導學生文字之間的有效組合,并鼓勵學生展開想象,認真思考,用自己的語言和表達方式造句并和其他同學分享。更可以用詩句所創(chuàng)造的優(yōu)美意境教導學生文字之間的不同組合可以描繪出情感,讓學生基于自己的認知,對詩句加以分析和理解,將自己的情感與世人的情感相互結合,深切體會文字的魅力。在這種欣賞過程中,學生能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深切體會作者的千萬種情思,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寫作技巧,掌握文字運用的方法,進而通過自我鍛煉、自我分析,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和文學情懷,以達到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三、結語
高中語文文字教學需要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上不斷探索,通過改變學生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去吸引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達到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目的。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要保障學生對語文文字有充分認知,更要引導其將語言文字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
參考文獻
[1]顧晟齊.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高中語文成語教學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0.
[2]王亞君.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構建[J].科技資訊,2020,18(10).
[3]楊樺.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核心素養(yǎng)的回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11).
[4]劉桂紅.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優(yōu)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
作者簡介:史正桃,1982年生,安徽懷遠人,本科,中學高級教師,目前主要從事高中語文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