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暢
【摘要】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它的藝術風貌獨特,屬于傳統(tǒng)文化的關鍵組成部分。而在高校中,音樂教育屬于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關鍵載體,民族音樂、高校音樂教學的結合,有利于音樂教學的質量提升,同時有利于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诖?,本文對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視角下的高校音樂教育現(xiàn)狀、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價值進行分析,探究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視角下的高校音樂教育。
【關鍵詞】民族音樂文化? 音樂教育? 高校? 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J60-4;G6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8-0178-02
民族音樂屬于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它對國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而言有著重要作用。在經(jīng)濟文化全球化的發(fā)展背景下,高校為實現(xiàn)對民族音樂文化的發(fā)揚和傳承,不但需要將音樂教材建設加強,也需要對相關實踐活動積極組織,利用有效措施,在將音樂教育做好的同時,促進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發(fā)展。
一、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視角下的高校音樂教育現(xiàn)狀
(一)教育方式現(xiàn)狀
在現(xiàn)階段,部分院校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價值有所認識,了解到了它對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價值。而在實際教學中,民族音樂的融合卻沒有獲得理想效果,這是因為教師教學的方式比較落后。在更多學校中,學生未曾自主選擇如民族音樂等課程,因為他們不了解民族音樂,認為教學比較乏味枯燥,對課程學習沒有興趣。而教師素質不高,也屬于影響民族音樂教學效果的原因。若教師沒有充分了解民族音樂文化,在授課中便只能照本宣科,講解的內容欠缺深刻性,教學的方式也欠缺趣味性,無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此外,部分教師會以多媒體設備完成教學,但在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欣賞后,缺乏對作品深入的解讀,這影響了學生對音樂內涵的理解。由此可見,若教師不能深刻理解民族音樂文化,或者在教學中沒有選擇合適方式,便難以促進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
(二)學生學習現(xiàn)狀
首先,在現(xiàn)階段,學生可以選擇多元化的生活娛樂形式,學生生活中會有很多類型和風格的音樂,這促使其精神世界變得豐富多彩[1]。而高校學生一般來自全國各地,彼此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學生對此前不了解的文化進行熟悉,音樂的豐富形式滿足了他們多樣化的音樂審美。而在各類音樂形式內,民族音樂被選擇的實際比例往往更小,很多學生沒有了解過民族音樂,對民族音樂沒有正確認知,沒有學習興趣。由此可見,在音樂教育中,高校需要思考怎么創(chuàng)設民族音樂文化的良好學習氛圍,循序漸進促使學生進入民族音樂世界。
此外,在高校教育中,教育部對學生各類課程的學習有明確規(guī)定,要求學生將專業(yè)課的學分修夠,而在素質教育的深度落實下,高校學生還需要學習自然科學等課程??偟膩碇v,學生學習的壓力比較大,很多學生會將時間精力重點放在專業(yè)學習中,這使其難以在民族音樂文化的了解上投入時間與精力。
二、高校音樂教育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價值
在高校中,學生學習的負擔比較重,各個學生的生活安排都比較緊湊,在學習的高強度影響下,很多學生會有身心俱疲之感[2]。而音樂學習有利于學生放松情緒,使其在輕松范圍內養(yǎng)足自己的精神,減少煩惱,促使學生培養(yǎng)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此外,在音樂教育中,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屬于關鍵的教學任務,高校應該對學生進行民族音樂方面文化的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傳遞給學生音樂文化。而在民族音樂文化的教育同時,高校也能積極思考,思考更多傳播民族音樂及其文化的有效方式,促使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得到創(chuàng)新。最后,在高校中,學生有一定知識水平,在完成高校學習后,很多學生便會邁進社會,由此可見,對學生將素質教育加強非常關鍵。在音樂教育的支持下,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基礎上,也能體會民族音樂文化具備的魅力,提高學生文化傳承的意識,激發(fā)其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責任感。
三、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視角下的高校音樂教育
(一)樹立文化傳承的正確理念
在明確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性之后,高校需要對民族音樂文化的良好傳承及學習環(huán)境進行創(chuàng)設[3]。在學校努力的同時,教育部也應該針對于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需求,制定相關政策,并促進政策的推進,為文化傳承充分保駕護航。高校也需要將民族音樂方面的傳承及教學思想適當轉變,教師應該正確認識民族音樂文化、外來音樂文化的關系,引導學生對兩類文化正確看待。音樂發(fā)展要避免盲從及停滯,高校需要在音樂文化的逐步發(fā)展之路上,不斷發(fā)現(xiàn)文化傳承的各種機遇??傮w來講,在高校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在傳遞文化內涵和概念的基礎上,對文化傳承的各種方式加強探究,利用更多途徑,促使民族音樂文化能夠發(fā)揚光大。
(二)加強民族音樂教材的建設
民族音樂一般有兩部分,即現(xiàn)代音樂和傳統(tǒng)音樂。為促使學生提高文化傳承的責任感,高校應該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將民族音樂文化的教材設計重視起來,利用科學、新穎的教材,針對性地促使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該選擇更有優(yōu)美曲調的音樂,利用動聽音樂,促使學生被帶入學習氛圍中。而在高校中,音樂教材應該在統(tǒng)一修訂基礎上,充分體現(xiàn)出當?shù)氐奈幕攸c,利用有機結合促使學生看到音樂具備的多元化特點,引導學生在學習世界音樂的同時,逐步發(fā)現(xiàn)民族音樂的重要作用、深刻內涵。而基于學生了解的本土文化,在民族音樂文化的了解中,學生也能激發(fā)愛國情緒,對本土文化、對家鄉(xiāng)產生深刻情感。需要高校關注的是,一些教師在教材的編寫中,會因為沒有充分理解民族音樂,最終使得教材編寫存在明顯局限性。為避免此類狀況,教師應該在編寫教材前,深入研究民族音樂,主動了解一些古典的民族音樂,掌握民族音樂的實際起源以及發(fā)展。而在古典民族音樂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利用器樂教學,組織學生參與即興表演學習,通過學生對樂器的了解,使其對音樂產生基礎了解,打開學生學習音樂的思路,使其音樂素養(yǎng)得以提升。
(三)音樂教學方法的積極創(chuàng)新
在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中,高校還應該使用教學的科學方式。教師應該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在信息化時代,教師應該對信息化教學的手段多多使用,促使學生受到民族音樂文化的直觀沖擊。教師也可以創(chuàng)設輕松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利用游戲和小組討論,促使學生展現(xiàn)特長,逐漸融入民族音樂文化的學習,幫助學生順利理解其中的文化精神。
(四)積極組織音樂實踐型活動
在現(xiàn)階段,民族音樂的考級受到了更多關注。而在樂器學習的人群中,更多都是在校中小學生,且更多學生都選擇了民族樂器。據(jù)調查可知,以業(yè)余時間對民族樂器進行學習的青少年,他們在各科功課上也表現(xiàn)較佳,屬于娛樂活動內的主要積極分子。此外,很多學校也組建了民族樂團,這也屬于民族音樂的學習主力軍。在傳承民族音樂文化時,高校應該積極將社會實踐的活動組織起來,引導學生走出課堂,使其在社會生活中,傳承民族音樂文化。而高校將民族音樂文化利用文娛活動等形式順利體現(xiàn)出來,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文化傳承的活動。而在社會實踐中,各高校還應該多多主動總結和交流,對經(jīng)驗進行分享,推廣各種文化活動,促使更多高校提高對文化傳承的理解,使其看到文化傳承的各種形式。
(五)營造民族音樂文化學習氛圍
在音樂教育中,創(chuàng)設音樂學習的濃烈氛圍,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由此可見,創(chuàng)設音樂課堂的良好氛圍,屬于促進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要點。在教學時,高??梢詫⒚褡逡魳肺幕膱D片等粘貼起來,放置和民族文化相關的樂器等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而在課上,教師也應該對文化知識加強普及,促使學生順利進入學習民族音樂文化的氛圍內。同時,教師也需要對師生關系良好建立,在交流中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聽取他們對教學的建議。
(六)對中西音樂形式正確看待
在我國,民族音樂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它的發(fā)展中,實現(xiàn)了很多民族文化的融合,最終在中外音樂的長期交流融合影響下,形成了我們的民族音樂文化。在現(xiàn)階段,各種音樂的傳播都有多向性,而音樂的單向傳播狀況已經(jīng)逐步被淘汰。我國以及其他國家的音樂,也呈現(xiàn)了彼此交流、促進及補充的狀況。為促進音樂文化的傳承,高校應該對中西方的音樂文化實際形式辯證看待,對本土音樂具備的精神內涵有所認識,在取其精華等觀點支持下,對外來音樂適當吸收,在民族音樂中融入西方的優(yōu)秀音樂元素,促使我國的民族音樂能夠始終有充分生命力。在高校的音樂教育中,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使其辯證看待各國音樂文化,鼓勵學生能以發(fā)展眼光去看待各國音樂文化。應該避免將西方音樂一味當做主流式的音樂,使得民族音樂變成一種附庸音樂,這容易帶來民族音樂的衰退問題。在音樂的發(fā)展中,我國音樂始終有著充分魅力,在現(xiàn)階段,有更多國外的音樂家會對中國音樂有濃厚興趣,因為我國音樂屬于自成體系,其中體現(xiàn)了我國的民族精神和內涵,對西方音樂實際發(fā)展也存在較大益處。
四、結束語
在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視角下,高校的音樂教育面臨新的挑戰(zhàn)。因此,高校需要認識到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意義,通過對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改革,促進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和音樂教育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音樂教學,提高音樂教學效果的同時,促進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德明.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視角下的高校音樂教育的改革——評《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高校音樂教育研究》[J].教育發(fā)展研究,2020(2):86-86.
[2]張婉俠.高校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評《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高校音樂教育研究》[J].高教探索,2019(8):14.
[3]謝姿媚.高校少數(shù)民族音樂教育的改革創(chuàng)新研究——評《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高校音樂教育研究》[J].林產工業(yè),2019,v.56;No.330(10):8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