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杰
【摘要】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高耗低效,學生閱讀量少的現(xiàn)狀,本文論述了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的價值意義和實施路徑。新高考制度改革必然要求,新課程標準的客觀規(guī)定,提升學生閱讀素養(yǎng)和寫作技能的現(xiàn)實需求,教師人文素養(yǎng)和專業(yè)發(fā)展的必然需要,這些綜合因素,促使我們要借助群文閱讀強勢改變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通過課前精心備課,精選教學文本;追求“閱讀”和“安靜”的語文課堂;課后布置多篇閱讀任務,學生學習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自然是水漲船高。只要長此以往地堅持訓練,對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具有奠基意義。
【關鍵詞】群文閱讀? 愛國情感?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5-0130-03
臺灣的趙鏡中教授大致描述了“群文閱讀”的特征:同一個議題、多個文本、探索性教學、單位時間。蔣軍晶認為,群文閱讀就是在較短的時間內,針對一個議題,進行多文本的閱讀教學。
由此可知,群文閱讀就是在一節(jié)課或兩節(jié)課時間內,開展多篇文章的閱讀教學任務,以同一個議題為教學目標,開展語文課堂教學。群文閱讀教學淡化逐字逐句分割式的理解課文,倡導在閱讀中,師生共同生成教學場景,注重學生個性化閱讀體驗,以讀感悟,學習一課一得的閱讀策略和寫作方法。
一、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的價值意義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永遠繞不過去的一道坎,而課堂教學就是學生獲得閱讀技巧、提升閱讀能力的主陣地。如果教師的課堂閱讀教學理念、教學模式?jīng)]有發(fā)生根本地改變;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學生的閱讀量沒有落實在語文課堂教學之中。那么,僅僅通過行政會議要求學生課后自主閱讀,學生的閱讀方法是無法取得突破性的提升。因此,立足語文課堂教學,提升學生閱讀素養(yǎng)尤為重要。而群文閱讀教學則為語文課堂教學變革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1.新高考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
新高考制度改革將學生成長放在首位,給學生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旨在弱化一考定終身,改變人才選拔方式,以綜合評價選拔學生。這一變革將會對中小學教育的走向,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其中課程教學設計要真正遵循從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教學方法要由單向的教學關系轉變?yōu)閹熒p方合作生成;教師的角色定位由主演變?yōu)閷а?,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群文閱讀教學為這一切轉變,提供了無限實踐操作的可能。
2.新課程標準關于學生閱讀的客觀要求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高年段閱讀有這樣的要求:擴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 100 萬字。2年100萬字,平均每天至少約1400字左右。對于小學生而言,這是一個非常高的要求,要完成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學生閱讀量。群文閱讀教學破了教材,強調以課內文本為主,增加課外閱讀,“一篇帶多篇”,與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相比,就顯示出獨特的優(yōu)勢。
首先,立足于課內文本,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在教師的引領和督促下,由于課外閱讀的推薦主題與課內文本高度契合或相似,為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學生閱讀的興趣和閱讀效果是有保障的。其次,從家長角度來看,教師推薦的閱讀主題或閱讀書目,緊跟語文課堂教學進度,出于提高學生學業(yè)水平的需求,家長不再認為孩子讀書是不務正業(yè),有利于更好地推進學生課外閱讀活動。
3.提升學生閱讀素養(yǎng)和寫作技能的現(xiàn)實需求
蔣軍晶認為,群文閱讀活動可以讓學生練習默讀、瀏覽等無聲視讀,適應真實的閱讀材料,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練習單篇閱讀難以練習的閱讀策略,感受、學習接近文學的表達,練習復雜情景中的思考力。
筆者通過兩組群文閱讀教學課例的備課,發(fā)現(xiàn)群文閱讀教學通過一組文章,可以讓學生準確把握部編版教材雙線結構,深刻了解、掌握單元語文要素,對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如部編版六上第八組課文單元主題是初識魯迅,表達訓練要素是通過事情寫一個人,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為了讓學生學習通過事情寫一個人,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的習作方法。筆者在這一課時,選錄《少年閏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內文章)、《一面》(課外文章)三篇課文,通過求同和比異,讓學生掌握了通過正面和側面描寫塑造人物形象;通過六次外貌描寫細致入微地描寫,由遠及近、由粗到細、逼真?zhèn)魃瘛Wプ∪n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展開閱讀與交流活動,取得了顯著的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在后面習作中言之有物,言之有法。
4.提升教師人文素養(yǎng)和專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路徑
群文閱讀教學最考驗語文教師的功底,在備課之處,就逼著教師要開展大量的閱讀活動。如課外群文的選擇問題,看似課內簡單的兩三篇課文,備課教師往往在數(shù)十篇文章間舉棋不定:到底是以語文單元要素,還是以人文主題,或是故事情節(jié)為教學線索?到底選錄哪一篇文章更能讓學生在最近發(fā)展區(qū),獲得最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從“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彷徨疑惑間,到看見“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頓悟釋疑時,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是顯而易見的。
當然,這也是群文閱讀教學難點之所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一個有數(shù)十年教學經(jīng)驗的語文教師,即使不備課,也會上的很精彩。但群文閱讀教學不一樣,無形中逼著教師讀起來,不停地讀起來。誠然備課花費教師大量的精力,但對師生的成長是無容置疑的。李鎮(zhèn)西老師也說,只要長期堅持“四個不?!?,教師想不成功都難。
5.強勢改變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基本都是兩課時完成一篇精讀課文的教學內容,追求熱鬧的課堂教學氛圍。一方面以教師的教為主導,重視課文字詞句段等語文知識的精講精練,忽略了學生閱讀策略和寫作方法等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不重視學生的學法的指導,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過于刻意追求對文本思想標準化的理解,忽視學生閱讀的個性化體驗。長此以往,在大量的機械訓練中,一點一點磨滅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怕閱讀、怕作文的現(xiàn)象愈演愈烈。
而群文閱讀教學是單位時間內多文本教學任務,如果按照傳統(tǒng)語文課教師精講精練的方法,則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因為按照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三學段學生閱讀速度的要求,每分鐘300字左右。而學生要完成多文本的閱讀任務幾乎就要耗時10分鐘左右。這一客觀的課堂教學矛盾,就倒逼師生雙方都要做出改變:教師要少講,學生要提升閱讀速度,才能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教師的教就要隨著學生的學發(fā)生改變,課堂上不再是教師的教決定學生的學,而是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決定了教師的教。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轉化角色,變身“導演”,退居幕后,以學定教。一方面教師要習得長文短教、難文淺教、一課一得、抓住關鍵問題開展課堂教學的策略。另一方面教師要千方百計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才能順利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由此可見,群文閱讀教學強勢地改變了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學生閱讀素養(yǎng)和寫作技能的提升。
二、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的實施路徑
那么如何更好地開展課堂群文閱讀教學活動?首先,要從教學理念上做出改變,課堂上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其次,要從行動上做出改變,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和學生一起構建深度學習的“閱讀”的課堂和“安靜”的課堂。
1.課前精心備課,精選教學文本
群文閱讀教學的多文本教學特點,就需要教師在課前精選文本,精心備課,精心設計閱讀問題。蔣軍晶認為,確定議題、選擇文章、設計問題,是群文閱讀教師備課時需要考慮的要素。我們可以把作家、體裁、觀點、表達方式、閱讀策略、語文要素等作為群文閱讀教學的議題。議題一旦選定,就是我們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其他的問題則可以忽略不計,在后面的教學中再次安排訓練,這就是群文閱讀教學一課一得的策略。因為教學時間有限,我們語文教師很難通過一節(jié)課解決學生所有的問題。
確定議題后,就需要精選文章。文章怎么選?蔣軍晶認為,群文之間互文性要強,形成強大的矛盾張力,有明顯的整合效果,便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ノ男约催x擇的文章要從不同角度來突出議題。問題的設計要遵循對多篇文章共同發(fā)問,要根據(jù)學情,符合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不能太難,學生通過閱讀解決不了。也不能太簡單,學生不經(jīng)過思考就脫口而出。最好通過設計閱讀任務單來呈現(xiàn)問題。如部編版五年級上冊《小島》,是一篇略讀課文,部編版的略讀課文,重點要求學生運用閱讀策略,完成教學任務。備課時,筆者就把表達方式“運用結合資料和關鍵語句,體會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領悟將軍、海防戰(zhàn)士的愛國情懷”作為課堂教學議題。經(jīng)過筆者反復篩選,把《兩個人的五星紅旗》《守島,就是愛國》講述王繼才夫婦守島衛(wèi)國故事選入了群文之中。最后經(jīng)再三思考,考慮到閱讀量太多,兩篇文章合計7000多字,僅學生閱讀就需要20分鐘時間。所以只摘錄了《守島,就是愛國》中描寫王繼才夫婦守島生活艱苦和赤城守島與犯罪分子作斗爭的部分,其他部分則作為課文拓展閱讀資料。
設計了三個閱讀問題:一是通過閱讀,抓住關鍵語句,體驗海防戰(zhàn)士的生活;二是用將軍和王繼才的口吻講述在海島發(fā)生的故事,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三是談談你自己對“守島,就是愛國”這句話的理解。通過三個問題引領學生三次閱讀活動。
2.追求“閱讀”和“安靜”的語文課堂
群文閱讀教學的多文本教學特點,也就注定學生在課堂上必須安靜地閱讀,讀出自己對文本的個性化閱讀感受。蔣軍晶認為,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學生用來閱讀的,要讓學生學會瀏覽、略讀、跳讀等閱讀方式,要在閱讀中練習真實、實用的閱讀策略。問題和任務稍微難一點,讓學生動動筆批注,動腦思考,學生就會靜心讀書。
與熱鬧的傳統(tǒng)語文課堂相比,群文閱讀課堂教學追求運用閱讀策略安靜地讀書,安靜的思考。多篇文章教學任務,學生閱讀時間多了,深入思考的時間多了,在加上對問題的討論和交流的時間,一節(jié)課還能有多少時間來讓老師精講呢?或許群文閱讀之初,教師不適應,學生不適應,但長此以往的訓練,隨著學生閱讀量增多,完成了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豐富了學生的閱讀策略。如筆者《小島》課堂教學,學生解決三個閱讀任務,幾乎用了20分鐘的閱讀時間。因閱讀充分,問題具體,加之《守島,就是愛國》這篇文章對邊防海島艱苦生活的描述,和王繼才夫婦赤城守島與犯罪分子作斗爭故事。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海防戰(zhàn)士的為什么吃菜難的問題?生活條件如此艱苦,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催€要守海島?通過“守島,就是愛國”這句話,自然而然就領悟將軍、海防戰(zhàn)士的愛國情懷。也通過多文本閱讀水到聚成的讓學生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通過閱讀能解決的問題,我們教師為什么要一直講個不停呢?
3.課后布置多篇閱讀任務
群文閱讀的有三種操作方式:一篇帶多篇、課內多篇、課外多篇。其中一篇帶多篇是多課時課堂教學任務,課內多篇是一課時課堂教學任務,而課外多篇則是根據(jù)課文教學內容,根據(jù)課內同一議題,推薦給學生課外的閱讀任務。如筆者《小島》課后作業(yè)是這樣設計的。作業(yè)1:向英雄學習,再讀《守島,就是守國——記新時代的奮斗者王繼才》全文。通過本節(jié)課摘錄部分的學習,你一定對優(yōu)秀的海防戰(zhàn)士王繼才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請你用本節(jié)課學習的“長文短讀、難文淺讀”的方法,再次閱讀《守島,就是愛國》全文,學習王繼才為祖國幾十年如一日堅守海島的愛國精神。作業(yè)2:向英雄回禮,給海防戰(zhàn)士或將軍寫一份短信。要求寫一寫你對海防戰(zhàn)士最想說的話,并談一談自己準備如何為祖國做奉獻。課后作業(yè)設計,不僅使學生鞏固了課堂學習策略,也提升了他們的寫作水平。
群文閱讀立足于課堂教學,關注學生閱讀量、閱讀時間,教給學生閱讀策略,課后延伸閱讀繼續(xù)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鞏固學生的閱讀策略。這無疑是積極的,學生閱讀素養(yǎng)提升了,學習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自然是水漲船高,對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具有奠基意義。
參考文獻:
[1]呂佳.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江蘇:蘇州大學,2018.
[2]郭祥雪.小學高段群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D].浙江:杭州師范大學,2019.
[3]蔣軍晶.讓學生學會閱讀-群文閱讀這樣做[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