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蓮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素質教育的推進,我國的教育教學也在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隨著新的教學理念開展各個學科的教學?!耙匀藶楸尽笔切抡n改之下提倡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廣泛應用于學科教學之中,而音樂作為一門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學科,在教學中體現(xiàn)人文情懷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從人本理念下的小學音樂教學策略方面進行選題和闡述,希望可以將人本理念更好地滲透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人本理念;小學音樂;教學策略
在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之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僅需要向學生教授專業(yè)的學科知識,還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陶冶學生情操。
一、人本理念的內涵
人本理念的代表人物是馬斯洛與羅杰斯,提倡充分挖掘人類的理智、情感等潛力確定人的整體價值。首先,人本理念主張教育的主要目標是要培養(yǎng)“完整的人”,應該幫助人不斷取得發(fā)展,充分挖掘每個人各方面的潛能逐漸形成完美的人格,使培養(yǎng)出來的人不僅能夠在理智、情感、精神等方面達到整體化,還可以使人的內部世界與外部世界的聯(lián)系形成整體和諧。每個人都在不斷發(fā)展與進步,在不同的階段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和成長的需要,人本理念提倡在培養(yǎng)人才時應該不斷激勵學生探索和尋求新鮮的事物,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可以學到新的人生道理和處事原則,不斷探索新的知識理論,人本理念注重培養(yǎng)和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力和人格教育。其次,人本理念主張課程設置應該以人為本;傳統(tǒng)的學校教學采取的應試教育以考試成績作為主要的標準對學生進行劃分,但是這樣的考試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的整體發(fā)展,沒有以發(fā)展的眼光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沒有注重挖掘學生的個人潛能。人本理念提倡教學時應該注重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學科知識的魅力,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快樂體驗,將認知與興趣充分結合。最后,人本理念提倡課堂教學應該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幫助學生獲得“自我實現(xiàn)”;人本主義教育學家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實現(xiàn)個人的價值,只有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和環(huán)境才適合學生的學習。人本主義教育家認為影響學校教育氛圍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學校教師、學校之間的人際關系、學習過程。學校的管理者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引導者,他們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注重營造平等、輕松、愉悅的氛圍,主動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減小師生之間的距離,滿足學生學習的各類需求。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才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教師不會由于學生提出問題的無效性而批評指責學生,更好地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和潛力的實現(xiàn)。學校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影響學習氛圍的主要因素,學校教學中應該營造一種互幫互助的和諧人際關系,教師之間互相交流教學心得、分享教學資源,學生之間互幫互助,解決彼此學習和生活上存在的問題,而師生之間也互相幫助,彼此配合,順利地完成教師提前制定的教學目標和安排的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才是“以人為中心”,可以很好地促進和催化學生的發(fā)展。學生學習的總體過程直接影響其對知識的學習和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學校的教學不能只重結果不重過程,而是應該把握影響學生學習的各個因素,提升學生學習的滿足感和幸福感,讓學生享受學習的過程,這樣才會得到好的學習效果,實現(xiàn)自身的個人價值。人本理念對教育教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教師應該充分學習人本理念的內涵,遵循有效的教學理念開展各類教學活動。
二、人本理念下小學音樂教學策略
(一)堅持人本理念,明確目標
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每節(jié)課都有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教師應該在備課的過程中結合班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音樂水平制定適當合理的教學目標,以教學目標作為開展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在傳統(tǒng)的音樂課堂上,教師主要是通過口授或者音頻、視頻的形式教授學生進行歌唱,這樣的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jīng)常缺乏興趣和動力,被動地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學習。但是這樣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與人本理念提倡的課堂教學應該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理念不符,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充分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愿意積極主動地對音樂知識進行探索,實現(xiàn)教師提前制定的教學目標。
以江蘇鳳凰少兒出版社小學二年級上冊《兩只小象》歌曲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前應該提前制定好教學目標:聆聽演唱歌曲《兩只小象》表達對小象的愛護之情和好朋友團結友愛的情感;用拍手、律動等方式感受三拍子的節(jié)奏特點;認識休止符與浮點節(jié)奏,并且可以準確地打出這兩種節(jié)奏。在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播放一段關于小象的視頻,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小象的特點和形象,把小象作為自己的朋友,產生對小象的喜愛之情,提升學習課堂將要教授的《兩只小象》歌曲的興趣和欲望,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習歌曲。這樣學生在學習這首歌曲時仿佛就像在和自己的朋友進行對話交流,非常享受學習這首歌曲的演唱。
(二)堅持科學發(fā)展,分層教學
為了貫徹落實人本理念提倡的科學教育理念,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音樂基礎和音樂接受能力對學生進行分層,開展分層教學,實現(xiàn)科學發(fā)展。每個班級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掌握水平、學習能力和勤奮程度都存在極大的差異,教師利用分層教學這一教學模式將總體音樂水平相似的學生分為一個小組,針對每個小組的學習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學方針。每個班級的學生人數(shù)眾多,如果還是按照傳統(tǒng)的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必定會阻礙一部分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利用分層教學,教師將學習能力強、態(tài)度踏實的學生分為一組,將學習能力中等、成績一般的學生分為一組,那些學習能力較差、學習方法較差的學生則也被分為一組,有針對性地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布置不同的教學任務。分層教學并不是簡單地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而是為了學生個體的發(fā)展制定的科學的教學模式,分層施教的探索和運用能夠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將其運用到音樂課堂上必然會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堅持主體原則,因材施教
人本主義理念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為本,開展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了解班級每個學生,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因材施教。在教學時教師應該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和機會自主地對知識進行探索和闡述,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學習。班級的每個學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點,總體來講可以分為四大類: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抑郁質。多血質的學生性格樂觀開朗,靈活好動,非常容易適應新的環(huán)境但是穩(wěn)定性差,精力容易分散,這類學生非常適合擔任班級領導干部,眼光比較獨到,精力充沛,在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任命多血質性格的學生作為音樂學習委員,擔任小組組長等,協(xié)助自己更好地管理班級學生,開展各類音樂教學活動,實現(xiàn)教學目標;膽汁質的學生非常豪爽,工作積極上進不怕困難,但是缺點就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容易感情用事,在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多多讓這類學生上臺展示,根據(jù)學生存在的問題直接地提出改正意見,不需要過于委婉;粘液質的學生穩(wěn)重踏實,學習比較勤勞,但是缺乏變通,比較死板,思維不夠靈活,音樂教師可以布置給這部分學生一些需要耐心的任務,多多鼓勵粘液質的學生,增加這部分學生的學習動力;而抑郁質的學生敏感而又謹慎,比較悲觀,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能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嚴厲地批評和指責,要充分關愛抑郁質學生的自尊心。
(四)堅持平等競爭,小組合作
人本理念提倡在教學時應該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注重教學過程的設計,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合作學習,以小組為單位對音樂知識進行闡述和探索,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與小組成員展開合作,進行交流和探討深層次地掌握各類音樂知識和技能,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將學生進行小組劃分之后可以通過一定形式的活動讓小組進行公平競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潛能和動機。小學生年紀較小,好勝心較強,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征讓小組進行競爭,在音樂課堂上借助通過歌唱比賽、問答等形式的活動進行積分,得分最高的小組即為第一名,教師可以給予班級前三名的小組一定的獎賞,這樣才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以江蘇鳳凰出版社五年級下冊《草原贊歌》為例,教師在對學生教授完這一首歌曲之后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互相指正歌唱時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改正,然后讓每個小組推舉出兩個成員在全班面前進行展示,然后班級學生進行打分投票,綜合成績最高的三個小組即獲得冠軍、亞軍和季軍的名次,教師再給予每個小組成員一本練習本作為獎勵。這樣在進行練習時,小組成員之間一定會充分展開合作,把握歌曲表達的對草原的贊揚和喜愛之情唱出來,充滿渲染力。小組之間公平開展競爭可以營造濃厚的音樂學習氛圍,更好地促進學生對這首《草原贊歌》的掌握和歌唱,提升教學氛圍。
(五)堅持健康人格,德育美育
人本主義理念強調要培養(yǎng)“完美的人”,音樂教師除了要教授給學生專業(yè)的音樂知識以外,還應該結合音樂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幫助學生樹立正面積極的價值品質和高尚的道德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健康成長。
以江蘇鳳凰少兒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級下冊《在那東山頂上》為例,這是一首非常典型的藏族歌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除了應該教授專業(yè)的歌曲演唱之外還應該教授一些藏族人民的文化習俗,增強學生對藏族文化的理解,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產生濃厚的民族自豪感和驕傲感,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和民族,產生濃厚的文化自信。
三、結束語
小學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該注重“以學生為主”,充分遵循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對小學音樂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參考文獻】
[1]邱艷.小學音樂教學方法初探[J].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04)
[2]賈輝.小學音樂教學中游戲的運用[J].通俗歌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