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恩
摘 要: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方法較多,在新課程教學形勢下,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很多教學方法的具體內容以及形式均發(fā)生了較為明顯的改變,力圖適應新時代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以及社會各界對小學教育的要求。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被廣泛應用,此模式優(yōu)勢較為明顯,可在多方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分析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具體意義,探討了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具體應用過程。
關鍵詞:小組合作;小學數學;教學意義;課堂質量;應用措施
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具體意義分析
(一)優(yōu)化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方式,培養(yǎng)合作能力
現(xiàn)階段,小學生之間的交流方式方法適用性不強,主要是由于小學生的“朋友圈”范圍不大,很多交流與溝通方式只適用于關系較好的朋友之間,在參與各類合作學習活動時,小學的交流方式不盡合理,導致活動質量差,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共贏精神。小學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積極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使不同學生直接進行面對面交流,即使交流方式不合理,也會在持續(xù)的交流與改錯過程中,使小學生的溝通交流方式得到優(yōu)化。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小學生會根據自身的想法,發(fā)表關于某些數學理論的意見,為了保證小組學習的效率,很多小學生會在具體的活動中顧全大局,舍棄自身的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培養(yǎng)學生在合作中的奉獻精神,而此精神是合作能力的體現(xiàn)形式之一,長此以往,小學生的合作能力會有明顯的提升,有助于小學生順利完成后續(xù)的學習任務,提升綜合素質。從另一個角度講,在小學生的合作能力加強了之后,又會反哺學生的溝通能力,從而使小學生能夠掌握更為優(yōu)秀的交流技巧。
(二)提升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培養(yǎng)動手能力
一般來講,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較為固定,一般會摻雜辯論與動手的實際操作過程,辯論的內容可為教師提出的有關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的難點問題,動手操作的內容可為教師設置的有關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試驗或者練習。小學數學課堂的氛圍整體較好,由于小學生的主動性較強,可塑性較好,小學數學教師利用合理有效的辦法一般均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中來。但單純的課堂討論或者提問環(huán)節(jié)雖然可以很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但在較長時間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的注意力以及興趣會隨之消散,學習熱情不再,課堂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如果小學數學教師可在此時積極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可將學生重新拉回課堂學習中,進而講解相關數學概念,促使學生將理論與教學活動的實際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起來,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中,培養(yǎng)動手能力,進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有利于達成相應的課堂教學目標。
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過程分析
(一)合理選擇小組成員,優(yōu)化小組成員數量
小學教師在利用小組教學模式時,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即為各學習小組的具體人數。其次,小學數學教師還需確定學習小組的具體成員。在確定小組人數方面,小學數學教師可依據學習內容的數量以及難度,確定小組的具體人數,使其利于學生獲得較好的小組討論結果,提升結論有效性。另外,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應積極總結不同小組人數對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影響,同時,結合班級學生的數學成績情況,最終確定合理的小組學習人數。一般來講,小組的人數控制在4~6人較為適宜。在確定小組成員方面,具體的辦法較多,不同辦法的側重點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如果小學數學教師選擇抓鬮的分組方式,應提前確定小組的具體人數,之后準備相應數字的抓鬮材料,使抽取相同數字的學生分到一組,此分組方式的公平性較好,小學數學教師無須過多干預分組過程,理論實踐性較強;如果小學數學教師選擇主動分配小組成員的方式,就需要教師具有把握全班學生學習情況的能力,可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搭配不同的小組組員。一般情況下,在實際的課堂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會要求學生的前后桌以及同桌同學自成一組,這樣分配組員的方式較為簡潔,效率較高,并且由于同區(qū)域的學生較為熟悉,可在小組討論時獲得較好的效果。同時,由于小組中必然存在學習成績較差或者很一般的學生,此類學生會在小組學習中得到幫助,從而在發(fā)現(xiàn)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極與其他同學一起討論問題,最終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除此之外,一些小學數學教師會允許班級學生自由組隊,此種組隊方式便于學生在選擇組員時實現(xiàn)心理上的平衡,但風險較大,容易出現(xiàn)學生趨向性選擇問題,一些學生在選擇組員時,只選擇“聊得來”的同學,從而在活動中出現(xiàn)“閑聊”狀況,降低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依據班級的實際情況,權衡利弊,合理選擇小組組員的數量以及確定組員的方法。
(二)合理設置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使不同學生均“有所得”
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內容會直接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最終效果,而學習的具體內容限制條件較多,或者說小學數學教師若要選擇合理的小組學習內容,需要考慮的問題較多。首先,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應具有“引導性”,引導學生產生小組交流的動機,從而在此動機的驅使下,學生之間可發(fā)生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在交流中分享想法、商討結論以及討論學習任務的解決方案,從而切實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在培養(yǎng)學生溝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方面的作用。其次,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應具有“提前思考”的可能,也就是說,小學數學教師選擇的小組合作學習任務,需要學生在實際操作前,先進行相應的獨立思考。例如,在講解“組合圖形的面積”相關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應先引導學生思考“使用不同的圖形可組合出哪些新的圖形?”,之后針對組合圖形的形式以及概念進行一定的說明,此時,再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提問學生“組合圖形的面積與小圖形的面積具有什么樣的關系?怎樣計算更為簡單?”,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由于小組中存在對圖形面積計算方式不夠熟悉的同學,勢必會產生有效交流,從而避免出現(xiàn)組員獨立完成小組任務的情況。另外,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應突出一定的“個性化”特性,雖然在“小組化”合作學習中突出“個性化”學習較為困難,但在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可利用提升任務開放性的措施落實個性化教學理念,即將合作學習任務的完成方式或者形式與學生的興趣愛好或者特長聯(lián)系在一起,使小組內部的同學可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完成力所能及的小組任務,最終使不同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均“有所得”。
(三)引導小組成員合理分工,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
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與合作學習目標以及分工方式的關系較為密切,但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主體意識不強,因此,在具體任務分工環(huán)節(jié)和制定任務目標環(huán)節(jié),教師應主動進行干預。具體來講,小學數學教師可在每次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發(fā)放任務清單,任務清單上可包括小組組員的人數以及小組組員的任務分工情況,督促小組組員依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任務分工內容,并設置相應的任務完成時間,從而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另外,小學數學教師應督促組員明確自身的分工情況,清楚角色定位。一般來講,小學數學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自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具體任務的內容,同時,引導其思考任務目標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從而使其明確自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角色定位。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各學生擔任的角色不同,有組長、監(jiān)督員、記錄員以及分析員等,不同組員的角色不同、任務不同,作用也不一樣。但必須要注意的是,教師應引導小組內部及時調換不同組員的角色,使學生在角色輪換的模式下,全面體會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促使其可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進而在學習中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另外,在輪換角色時,小學生的能力不同,各組員未必能夠適應不同角色的學習任務,此時,數學教師應主動參與到具體的小組討論中,輔助學生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使其意識到突破自身能力的可能性,從而強化學生課堂學習的自信心,最終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成績。
三、結束語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作用較為明顯,意義重大。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以及相關研究成果,針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過程進行了分析和論述。首先,小學數學教師應合理選擇小組成員,優(yōu)化小組成員數量,使不同組員“和睦相處”,提升合作交流的有效性;其次,小學數學教師還應注意合理設置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使不同學生均“有所得”,即學習任務應具有一定的引導性,促使學生在實際動手之前可進行相應的思考,同時,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應使不同學生的優(yōu)勢可有效發(fā)揮,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自信心;最后,小學數學教師應引導小組成員合理分工,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使小學生真正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并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突破自己,最終提高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圖爾柯孜·托蘭,帕提姑麗·努爾麥麥提.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重慶會場)論文集.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664-666.
[2]唐琦.淺析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現(xiàn)狀及策略[C].教育理論研究(第一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407-411.
[3]馬世俊.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8(12):52-53.
[4]紀婷.基于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8.
[5]鄭勢佳.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研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31(6):137-139.
[6]朱小梅,馬薇,吳蘭,等.小組合作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C].北京中教智創(chuàng)信息技術研究院.第十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會議論文集(議題二:教學模式與方法研究).北京中教智創(chuàng)信息技術研究院,2017:6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