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關鍵詞】學業(yè)壓力;歸因動力值;心理輔導課;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隨著學業(yè)壓力的日益增加,初中生容易產生考試焦慮、厭學等情緒。正確合理的歸因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提升學習動力。當歸因于內在的穩(wěn)定因素時,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相反,當歸因于外在的不穩(wěn)定因素時,學生容易產生學習動力不足的情況。
本課聚焦期中考試后歸因方式的探討,借助心理劇和表達性心理治療的方式,引導學生體驗不同歸因方式帶來的積極或消極影響,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歸因方式,從而提高學習效能。
【教學過程】
一、暖身活動:角色變奏曲
教師:歡迎大家來到心理課堂,老師先邀請大家做個熱身活動“角色變奏曲”,當聽到關鍵詞時請做以下動作。
PPT 展示:考試——使勁甩手;學霸——使勁鼓掌;學神——大力跺腳。
教師:小明、小紅和小藍走在回家的路上。小明說:“真羨慕你們,不用復習還可以考得那么好。我回家又要挨罵了?!毙〖t反駁小明說:“我每天都刷題,錯題本上的練習做了一遍又一遍,只有學神才不需要復習呢!我也是付出很大努力應對考試的?!毙∷{接著說:“唉,你們都別說了。面對考試,同學們都說我是學霸,其實我緊張得睡不著,我也有我的苦惱?!毙∶魅粲兴迹骸澳銈冓s緊教教我,我也想跟你們一樣,一起當學霸!”
學生活動。
教師:請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活動感受。
學生:我現(xiàn)在很輕松,因為跺腳和甩手幫我發(fā)泄出考試帶來的負面情緒。
教師:讓我們帶著這份投入、輕松和快樂走進今天的心理課堂。
設計意圖:通過暖身活動,消除學生的緊張感,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用輕松和愉悅的心態(tài)面對考試。
二、私人養(yǎng)成單
教師: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探尋成為“學霸”的方法。首先請同學們拿出“學霸”私人養(yǎng)成單(見圖1),設計屬于自己的“私人頭像”,并且畫在“姜餅人”的臉部。
學生1:我設計的是我最愛的糕點,每次做喜歡的事情都會給我?guī)頋M足感。
學生2:我平時非常樂觀,所以給自己設計了笑臉。
學生3:我畫了一個奧特曼,他是我的偶像,告訴我遇到困難不要放棄。
教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愛好,現(xiàn)在這份養(yǎng)成單就屬于特別的你。
設計意圖:學生完成“私人養(yǎng)成單”中的頭像設計,將養(yǎng)成單的意義個性化,賦予其積極的屬性,為后續(xù)活動的開展做好鋪墊。
三、歸因變變變
教師:請大家在“姜餅人”的左手寫上本次期中考試我最理想的科目是___________,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在“姜餅人”的右手寫上本次期中考試我最不理想的科目是___________,失敗的原因是___________。(見圖2)
學生1:最理想的科目是數(shù)學,因為我善于做題,掌握了解題的方法。
學生2:最不理想的科目是語文,我在考前沒有背誦語文知識,導致失分很多。
教師:下面,我們來看一看美國認知心理學家韋納的歸因理論。
PPT 展示:美國認知心理學家韋納提出了著名的歸因理論,他認為人們對行為成敗原因的分析可歸納為以下六個原因:能力、努力、任務難度、運氣、身心狀態(tài)、環(huán)境,它們分別被納入以下三個維度內:控制點、穩(wěn)定性、可控性。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探尋本次期中考試的歸因方式,教師進行歸納總結,由此引出韋納的歸因理論,讓學生初步了解歸因的維度。
四、“歡喜”心劇場
教師:在今天的“歡喜”心劇場中,有四位同學剛剛結束了一場期中考試,我們來聽一聽四段音頻,思考他們是如何歸因的。
播放音頻。
喬英子(能力歸因):數(shù)學是我擅長的學科,即使不復習,我也能考好。誰讓我天生是學理科的料子呢!但是,語文就夠嗆了,可能遺傳了我爸吧,唉!
林磊兒(努力歸因):這次語文能考好全靠我在網(wǎng)課期間認真聽課了,要是像某些人一樣邊聽課,邊睡覺,還吃零食,哪里還能保住我語文第一的地位呢。但是,這次英語退步了,因為這段時間松懈了。每天的朗讀和聽力時間沒有保證,導致考試時聽力分數(shù)全丟了!
方一凡(任務歸因):這次的英語試卷太難了,要是簡單一點,我肯定不至于考這么慘,都怪老師出的題目超綱!不過,我的語文成績倒是進步了呢,主要是這次的閱讀題太簡單了!
季楊楊(運氣歸因):這次真的走大運了!數(shù)學試卷的最后一道大題剛好考前做了!希望下次還有好運氣??加⒄Z的時候,我出門就摔了一跤,活該考砸。
教師:下周還會有一場非常重要的選拔考試。帶著這些歸因方式,他們會怎樣做呢?請同學們按照不同的歸因方式分組,參照角色劇情卡,進行心理劇續(xù)編和表演。
學生分組表演、分享感受。
學生1:對于能力的態(tài)度是甘于接受,還是嘗試改變,是值得思考的。
學生2:努力歸因給我們帶來了積極的學習行為,但是努力過后的屢次不成功也會帶來挫敗體驗。
學生3:面對困難任務,人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但是,挑戰(zhàn)難度之后的成功體驗會讓人增強信心。
學生4:好運氣并不常在。但這也是積極自我暗示的一種方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考試帶來的焦慮。
設計意圖:通過心理劇表演,引導學生覺察四種歸因方式帶來的積極或消極影響,培養(yǎng)學生辯證看待歸因方式的思維模式。
五、歸因動力值
教師:歸因方式會影響未來的學習情緒和行為,帶來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因此,歸因是存在動力值的。如果我們在某種歸因方式中體驗到積極的部分比較多,那由此歸因帶來的動力值就比較高,反之亦然。請大家觀察期中考試時你的歸因方式,在“姜餅人”的中間部分寫上此次期中考試的歸因動力值(0~10分)。(見圖3)
學生打分。
教師:如果你的歸因動力值很高,大于或等于7 分,請你在“姜餅人”的左腿上寫一寫你體驗到的積極學習情緒和行為;如果你的歸因動力值比較低,小于或等于6 分,請在“姜餅人”的右腿上寫一寫可以做哪些改變。
學生1:當歸因于自己的努力時,我會對學習更加有信心,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2:雖然知道歸因于運氣很不現(xiàn)實,但是偶爾給自己找找借口也能起到調整心態(tài)的作用。好的心態(tài)能夠幫助我輕松迎考,讓我不會因為沒有考好過多苛責自己。
設計意圖:由歸因方式對學習情緒和行為的影響引入“歸因動力值”的概念,讓學生學會動態(tài)觀察自我歸因,并且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六、課堂總結
教師:歸因是我們對事件原因的一種解釋,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行為,激發(fā)我們的學習動機,希望你的歸因能帶給你更多的積極作用。當然除了歸因,確立學習目標以及培養(yǎng)學習興趣等都很重要。在后續(xù)的心理課上,老師會繼續(xù)與同學們分享。期待大家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歸因方式,做自己的學霸。
設計意圖:從探討歸因方式延伸至建立學習目標、培養(yǎng)學習動機等方面,為后續(xù)開設的學習心理課做好鋪墊。
【教學反思】
本課聚焦考試后歸因方式的探討,指導學生通過心理劇、歸因動力值評估等方式尋找適合自身的歸因。整節(jié)課以“姜餅人”學習單貫穿始終,呈現(xiàn)出屬于學生學習的不同方面。另外,本課有以下地方需要改進:適當進行課后拓展,如讓學生思考和討論不同的歸因方式對于生活的影響。同時,可以在課的最后分享一些學習方法,如“學習金字塔”,利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優(yōu)化復習等。
【點評】
這是一節(jié)關于學習歸因的心理課,課堂內容設計新穎豐富、輕松自然,又能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體驗,有以下幾點值得借鑒:
首先,熱身活動契合主題。結合該課的主題和關鍵詞,在熱身活動中融入“考試歸因”小故事,引導學生在韻律操中合理宣泄考試后的負面情緒,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其次,心理劇場積極互動。教師通過故事續(xù)編,圍繞不同歸因方式引導學生自我覺察,讓學生明白任務難度和運氣歸因的存在也具有其合理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辯證思考問題的能力,是一種全新的嘗試。
最后,創(chuàng)意設計貫穿主線。用一張“姜餅人”私人養(yǎng)成單貫穿全課?;顒又?,學生為“姜餅人”設計私人頭像,將理想的學科及成功的原因、不理想的學科及失敗的原因、歸因動力值等完整體現(xiàn)在活動單上,將抽象的自我具體化,為尋求適合自我的歸因提供了實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