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教學改革深入推進,探究性教學方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越發(fā)明顯。在目前的教育界中,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教師應當選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積極地創(chuàng)新。目前教學所運用的探究性學習方法是在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能讓學生自主地探索,為學生的良好發(fā)展提供基礎保障。文章主要對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闡述,從探究性學習模式應用價值入手分析,提出具體運用的路徑對策。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高中物理;教學對策
高中物理學科的實踐性與邏輯性等特征明顯,對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新的教學方法的實行,高中物理教學還面臨著新的困難與挑戰(zhàn)。教師在物理的教學過程中,要采用適合于學生的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方法儼然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現(xiàn)實需要,還需圍繞自主構建等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積極引入能夠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法,以強化學生合作能力與自主思考能力,實現(xiàn)研究性學習模式的作用價值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一、 探究性學習模式的應用價值
(一)養(yǎng)成自己動手習慣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探究性學習模式,可通過實驗方式引導學生靈活運用理論知識,提高書本知識說服力的同時,強化學生理論實踐綜合能力。傳統(tǒng)高中物理教學方式忽視學生動手能力培養(yǎng),而探究性學習模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學習與深化理解理論知識,更利于學生強化實踐能力。教師在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時,要給學生提供較高的自主性,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模式中主動地尋求知識,將以往的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的探究知識。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又能養(yǎng)成學生自己動手的習慣,增強了實踐能力。
(二)強化教學趣味性
傳統(tǒng)高中物理教學中,相對于課堂氛圍營造,更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學生在枯燥乏味的教學環(huán)境中,難以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學習效果不理想。興趣是學生堅持自主學習的決定性要素,而探究性學習模式充分迎合了學生好奇心與探索心強的特征,積極營造開放性與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高效獲取知識技能,實現(xiàn)教學質量持續(xù)改進。探究性學習模式與以往的學習方式有不同的地方,在探究性學習模式中,學生處于教學模式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的模式下進行獨立思考,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可以強化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
(三)強化物理應用能力
傳統(tǒng)物理教學模式下,教師忽視學生物理應用能力培養(yǎng),導致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利用價值認識片面,學習積極性隨之降低。而探究性學習模式注重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強化了學生對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感觀認識;因此,探究性學習模式更利于學生物理應用能力的提升。物理是應用性較強的一門自然學科,學生在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時候,能夠主動地進行思考,不斷地克服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和難題,最終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學生就會有一種極強的滿足感與成就感。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又可以強化學生對物理的重視程度。學生在學習物理時不能局限于理論知識,也要將現(xiàn)實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做到物理知識的活學活用。
二、 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有效途徑
(一)營造教學情境
素質教育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注重物理知識傳授的同時,更應當注重學生科學思維方式與嚴謹科學態(tài)度及自主學習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教師應當圍繞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教學內容等綜合要素,積極營造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抽象的學科知識。高中物理知識學習難度大,尤其是對于邏輯思維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設置課堂情境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帶動學生思維自然過渡,從而降低學習難度。課前教師需要將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篩選,按照基礎知識與重點知識等明確劃分教材內容,根據(jù)學情等采取有效方式簡化抽象知識。如在“向心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前收集與所學內容相關的資料,對向心力知識有初步的了解,引導學生課前進行自主預習與研究性學習。課上圍繞學生就近發(fā)展區(qū),創(chuàng)設問題或生活情境,讓學生利用一根線與一個小球道具,在線的一端系一個小球,另一端牽在手里,將手舉過頭頂,使小球在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感受球運動時對手的拉力。同時改變小球轉動的快慢與線的長短及小球的質量,感受向心力變化的影響因素。隨著小球質量與角速度及轉動半徑的變大,小球對手的拉力變大,表示球受的向心力變大,引導學生思考其定量關系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對回答問題的學生給予肯定與支持,并鼓勵其他學生進行質疑或補充,最后匯總學生答案。針對回答錯誤的學生,給予側面性的引導,不能批評或反對學生觀點。研究性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保持學習熱情促使其在課堂上自由發(fā)揮,更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深入掌握。
(二)積極開展實驗課程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探究性學習模式,要求教師多提供自主學習實踐與機會,讓學生通過自主發(fā)揮與主觀操作,豐富學習體驗,深刻掌握物理知識技能。為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應當多提供實驗操作機會,間接強化學生探究思維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適度的點撥啟發(fā)是不可缺少的,幫助學生安全、順利并高效地完成物理實驗操作。如在《實驗: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實驗室展開實驗操作,引導學生理解探究性實驗中的探究思路與操作技巧及數(shù)據(jù)處理,從而自主完成設計實驗。為促使學生在實驗中感受物理學習的樂趣,教師需提前講解實驗原理與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等內容,進行實驗步驟與現(xiàn)象標準演示,指導學生如何觀察與規(guī)范獲得實驗數(shù)據(jù),再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實驗操作,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實驗中感受物理學習樂趣與魅力。為學生提供多種實驗方案,如平拋運動法與斜坡法等,增加學生實驗機會,讓學生在實驗操作與討論及驗證中,逐步強化探究性思維。
(三)引入分層教學方式
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不能消除,教師應當尊重與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學生個體化發(fā)展。探究性學習模式的應用,為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因材施教教學理念落實提供了契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進一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觀念。在差異教學中應當嚴格按照循序漸進與分類教學等原則進行,帶動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所感悟與進步。針對基礎層次差的學生,以正面提問為主,開門見山地提問,可以采取閉合型問題為主,提出的問題要求學生有明確的是與不是回答,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加深概念理解。在概念理解基礎上適當提出開放型問題,強化學生各知識點的結合能力?;蚴峭ㄟ^引導性提問,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聯(lián)系,達到知識鞏固的作用。針對中等基礎層次的學生,以引導追問方式為主,引導學生捕捉具體的事實或細節(jié),進一步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強化學生深入研究的動力。針對高等基礎層次的學生,由于學生基礎扎實且思維活躍,可以綜合性問題為主,或通過假設性提問等方式,實現(xiàn)知識拓展與觸類旁通;唯有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導與提拔,才能帶動各層次水平的學生得到快速發(fā)展,從而推動班級整體學習水平的提升。
(四)鼓勵學生質疑
首先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將在課內外的作業(yè)練習或物理現(xiàn)象中的問題提出來,充分肯定學生大膽推測與疑問,即使問題是淺顯或錯誤的,都應當珍惜學生提出的問題。積極回答學生問題,保護學生提出問題的積極性,通過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深入掌握知識內容。其次,鼓勵學生從生活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生活中的物理問題無處不在,引導學生在課上根據(jù)教學內容引起生活回憶,從而提出各樣的問題與猜測,引導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同時鼓勵學生在實驗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無論是探究實驗或是驗證實驗,學生都有很多疑問。針對學生創(chuàng)意性提問,多給予思考提示,并鼓勵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實驗操作,幫助學生強化實驗操作細節(jié),加深對實驗原理與現(xiàn)象的理解,在實驗討論中有更多不同的結論。如在實驗操作中,很多時候會出現(xiàn)結果不統(tǒng)一的情況,鼓勵學生在反復操作與比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原因,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結構體系,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同時,強化學生問題發(fā)現(xiàn)分析與解決的能力。學生好奇心強,尤其是在自主操作實驗中,樂于改變各種實驗條件,從中會發(fā)現(xiàn)更多現(xiàn)象,更實現(xiàn)了后續(xù)所學物理知識的預習與延伸。最后,引導學生通過逆向思維提出問題,逆向思維是指從相反的角度思考問題,可發(fā)現(xiàn)更多物理知識。逆向思維改變了探索與認識事物的常規(guī)思維定勢,更容易獲得超常的思維效應,繼而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尤其是對于抽象的物理概念,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反向驗證,實現(xiàn)物理知識多角度探究,有更多的啟發(fā),從而加深學習印象。因此教師應當多培養(yǎng)學生通過逆向思維提出問題的能力,以拓展探究性學習途徑與方式,帶動學生物理思維全面發(fā)展。
三、 總結
探究性學習過程是問題的發(fā)現(xiàn)、分析以及解決的過程,而這種能力也是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養(yǎng)成的基礎,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引入研究性學習模式更有必要。為避免出現(xiàn)探究性學習模式本末倒置和浪費教學時間等問題,教師應當加強實踐經驗總結,加強課堂教學秩序與模塊把控,同時積極變通教學方案與方法。除此之外,應當加強學生對教學的意見想法收集,以此作為教學整改依據(jù),實現(xiàn)教學質量與效率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靈婕,楊宇霖,程再軍.工程認證背景下的“大學物理”課程改革及教學研究[J].物理與工程,2018,28(1):124-127.
[2]宋浩.情景教學法在高中語文小說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2019(2):64-65.
作者簡介:柯璋,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永登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