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 袁富英
摘 要:班級管理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對學生具有非常大的意義。班主任在引導小學生形成自我意識、提升自身素質等方面起著主導作用,在新形勢下,我們必須要重視學生群體中存在的問題,所以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建設和班集體活動建設都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這就要求班主任工作者們應該努力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成長規(guī)律以及具有特色意義與價值的班級管理體制來促進小學班主任工作創(chuàng)新、維護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保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等方面的積極影響因素。
關鍵詞:小學教育;學生教育;班級管理
一、引言
小學班主任的管理運用創(chuàng)新技術策略,以學生為本,尊重每一位小學生,關注他們的個性發(fā)展,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會采用多種方式來調(diào)動班集體氣氛,比如利用多媒體、黑板報等形式將主題內(nèi)容呈現(xiàn)出來,通過一些游戲活動、小組比賽和競賽等手段營造出一種活躍課堂氛圍的環(huán)境,還可以組織不同類型的教學任務讓全體同學參與到其中進行討論交流,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從而培養(yǎng)他們良好性格品質。
二、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主要內(nèi)容
(一)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豐富自己,首先需要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小學班主任應該以身作則為每一位同學樹立一個榜樣形象,其次是鼓勵孩子們向班里的優(yōu)秀人物學習,再次就是幫助他們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激勵小學生積極參加活動等,可以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更好地溝通、交流以及相互理解。
(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活動
在班主任工作中,學生教師的主要內(nèi)容是:班級管理、班集體建設以及與家長溝通,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讓學生自己參與到班級事務當中,其次,老師需要給他們一個肯定別人好壞的話語權,再次是鼓勵每一位同學都能積極主動地配合學校工作,共同完成班主任制定出的符合自身發(fā)展方向、有利于學校管理的目標,最后在班級活動結束之后要進行總結和反思。
三、班級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升管理意識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學生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的組織者、管理者與協(xié)調(diào)者,他們不僅要對學校各方面負責而且還要承擔起家庭教育這一重任,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素質以及較高綜合能力水平,而不是僅僅掌握專業(yè)知識就可以勝任這份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務并達到預期目標,所以班主任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意識及能力來應對班級管理工作中所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和考驗。
(二)增強與同學之間的信任
班級管理是學校領導和全體學生的一項重要工作,班主任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發(fā)揮好引導、組織的作用。通過開展班集體活動來增進同學之間相互了解與信任,加強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道德品德教育等方面的培養(yǎng),同時也可以促進教師自身素質能力水平提高以及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等,這些都需要班主任有創(chuàng)新意識并運用科學有效方法加以實施,班級管理是一種系統(tǒng)的,涉及面廣且復雜的工作系統(tǒng)。
(三)加強對班干部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
班級管理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班主任進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途徑,因此在日常教學與生活中都要加強對班干部行為習慣和作風等方面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通過班級管理來監(jiān)督、督促學生遵守紀律規(guī)范等一系列措施讓全體成員共同維護學校的形象,使每個人在這樣一種氛圍中都能獲得尊重與認可。
四、關于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的建議
(一)轉變個人觀念, 樹立創(chuàng)新管理思維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教師和家長一定要樹立起正確的個人觀念,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活動的開展者、組織者與引導者,需要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同時班主任還要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學習環(huán)境,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綜合素質,也可以通過參加一些培訓班或比賽來鍛煉學生的能力等,讓每一位同學都能感受到來自教師和家長們在班級管理活動中帶來的樂趣以及幫助[1]。
(二)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要關注學生,對其進行有效管理,首先需要了解他們在學校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教師作為一個教育者是與被教育者之間溝通和交流最直接、最有效的橋梁,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活動讓師生之間有更多的接觸,例如:開展“感恩父母,光盤行動,新時代文明踐行活動,勞動教育等”主題班會實踐活動,利用家長開放日或其他時間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以及組織班級集體參觀訪問。
(三)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
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通過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首先班主任要以身作則樹立起“你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的觀念。教師是一個具有高度社會地位的職業(yè),更是一個班級凝聚力和向心力巨大的人物,要有強烈正義感與責任意識,教師應該帶領學生樹立集體榮譽感,在班級上培養(yǎng)他們互相團結,在學習上培養(yǎng)他們互幫互助,讓每一位學生在班級都能發(fā)揮作用。
(四)建立班級管理激勵機制
班級管理的激勵機制是指對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產(chǎn)生的積極的影響,班主任要充分了解每個孩子存在的問題以及告訴他們需要改進之處,根據(jù)不同學生情況采取相應措施來調(diào)動和改善班集體活動氛圍與工作環(huán)境,班級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學校、班主任以及學生家長共同參與,教師可以通過定期舉辦一些活動來提高學生們對于學習任務的理解能力,其次,在開展小組討論時也要積極聽取每位成員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最后還應該多與其他班級交流合作經(jīng)驗教訓并及時總結成功案例讓同學認識到自己不足從而更好地促進共同進步[2]。
五、結語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應該如何管好學生、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就需要從多方面入手來完成對班集體的有效控制,第一、學會放開自己的心態(tài)面對問題,第二、主動學習其他老師身上的優(yōu)點,積極改善自己的缺點。第三、積極主動地參與班級管理活動并從中得到啟示,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和能力水平,為達到班級管理工作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苗鐘國.淺析小學班主任工作與班級管理中的創(chuàng)新與途徑[J].學周刊,2018:168-169.
[2]張星星.小學班主任工作與班級管理中的創(chuàng)新策略探析[J].神州,20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