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廣廈
摘? 要:在幼兒教育階段,游戲是尤為重要的學習形式之一,也是幼兒園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方式。幼兒是天生的游戲者,他們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活潑好玩是他們的天性。教師要想順利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就要能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滿足幼兒的獵奇心理。創(chuàng)設具有游戲化的教學情境,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快樂。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化教學;自主激發(fā);策略探究
在傳統(tǒng)的幼兒教育中,教師占有著絕對的主導性作用,為了確保安全開展各項活動,往往采用較為枯燥單一的活動形式。幼兒只是被動參與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和熱情不夠。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社會以及家長對于幼兒教育的關注度提升,也希望幼兒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教師要能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善于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能巧妙地將學習與游戲進行有效融合。
一、幼兒教育中游戲化教學的重要性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能始終以幼兒為中心,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絕對不是簡單地去傳授課本上的知識,或者讓幼兒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而是為了讓幼兒能充分調(diào)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感受學習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并樂于進行主動探究性學習。這樣,幼兒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也為幼兒日后更好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而幼兒是天生的游戲者,他們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活潑好玩是他們的天性。教師要想順利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就要充分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滿足幼兒的獵奇心理。創(chuàng)設具有游戲化的教學情境,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快樂。同時,幼兒在參與游戲時,自然會充分調(diào)動自身的多重感官進行活動。當在參與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鼓勵幼兒積極地尋找辦法,嘗試去解決困難。這在無形之中,也提高了幼兒的體質(zhì),磨礪了幼兒的意志品質(zhì)。
二、幼兒教育中游戲化教學的策略
教師采用游戲化教學,并不是簡單地組織幼兒開展游戲活動。而是要能深入研讀教材,充分了解幼兒的具體學情,抓住教學的切入點,將游戲巧妙地融入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能利用游戲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幼兒的學習主動性,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學習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一)尊重幼兒的心理特征
由于幼兒的年齡不同,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不同,他們的學習與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在開展游戲化教學時,要能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選擇適合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游戲活動。如果教師選擇的游戲活動內(nèi)容難度較大,幼兒在參與時會覺得比較吃力,自然會不自覺產(chǎn)生畏難情緒。相反,教師選擇的游戲活動內(nèi)容難度較低,幼兒很輕易地就能達成目標,這樣也不可能達到真正的教育效果。教師要能明確教學目標以及任務,尊重幼兒的心理特征,選擇有利于促進幼兒智力與體能提高的游戲內(nèi)容。
此外,教師的言行對幼兒產(chǎn)生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善于通過自己的言語與行為去影響幼兒,將自己愛的種子植根在幼兒的心田。幼兒會因為喜歡上教師,而喜歡上參與活動,喜歡上學習。
(二)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幼兒的身心處于愉悅狀態(tài)之下,他們的學習效果是比較高效的。因此,教師要能利用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讓幼兒感受到自己的親和力,真正拉近與幼兒之間的距離,積極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如果教師對幼兒要求過分嚴厲苛刻,或者當幼兒犯錯時,總是大聲斥責,會讓幼兒在心理上畏懼教師,甚至會排斥教師。而如果教師具有較強的親和力,總是耐心細致地引導幼兒進行活動。當幼兒犯錯時,也能耐心地對幼兒進行教育。這樣的教師不僅是深受幼兒喜歡的,也是家長需要的。教師在組織游戲化教學活動時,要能利用自己夸張的肢體語言,豐富多樣的表情,溫柔可親的話語去引導幼兒。真正把幼兒當成孩子看待,把自己當成孩子看待,與幼兒零距離接觸,從幼兒的角度去設計活動形式。
比如,在教學《一只狼》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狼的頭飾、羊的頭飾等道具。首先,利用故事導入激發(fā)幼兒的學唱興趣,讓幼兒初步感受歌曲的趣味性。接著,教師要能引導幼兒理解歌詞里的內(nèi)容,鼓勵幼兒說說“剛才的歌曲里唱的是關于誰的?它要準備到哪里去呀?準備去干什么呢?進入了村莊之后,狼究竟是怎樣找到羊的呢?”等等。接著,教師在示范歌曲時,可以邊唱邊夸張地做著動作。并讓幼兒結合歌詞的內(nèi)容,學著狼的樣子,加上相關的動作。最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去創(chuàng)編下面的故事情節(jié)。教師要與幼兒一起表演、一起演唱,能通過自己的動作,去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并學會創(chuàng)編。
這樣的教學形式,有利于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幼兒感受到教師的親和力。幼兒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下,不僅能理解歌詞的內(nèi)容,學唱歌曲,還能根據(jù)歌曲的內(nèi)容去猜想故事的情節(jié),有效提高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滿足了幼兒的表現(xiàn)欲望。
(三)增強師生的有效互動
教師既是游戲化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也是活動的引導者。幼兒的年齡較小,他們還需要教師能夠逐步地進行引導與示范。因此,教師要能增進與幼兒之間的有效互動,讓幼兒在模仿式游戲中去學習。
比如,在教學大班《魔法師的學徒》時,由于大班的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經(jīng)逐步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并能進行簡單的判斷。教師要充分體現(xiàn)自身的引導性,可以利用幼兒好模仿的心理特征,創(chuàng)設具有游戲化的教學情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首先,教師可以播放音樂,親自示范并且明確基本的動作要領,引導幼兒集體進行模仿。然后,教師再完整地進行表演,逐步幫助幼兒理清動作順序,鼓勵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動作。最后,教師可以讓幼兒面對面地單獨站立,邊聽音樂邊做動作。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跟隨音樂做出自己想要變換的造型。給予幼兒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和機會,激發(fā)幼兒的表現(xiàn)欲望,讓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之下學會韻律操的動作。
這樣的教學形式,改變了傳統(tǒng)枯燥的講授式教學,將學習動作融入游戲當中。讓幼兒在歡快的情境中,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下掌握動作要領,更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活躍幼兒的思維,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
總而言之,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能在思想上意識到游戲化教學的重要性,始終以幼兒為中心,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善于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增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的游戲形式。同時,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yǎng)與實踐探索能力,深入了解幼兒的具體學情,摸索出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的游戲化教學模式。讓幼兒感受到游戲的快樂,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讓幼兒教育真正充滿生命的張力與活力。
參考文獻:
[1]陸維維.給體育活動加點料———淺談幼兒園體育活動游戲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17(02):237.
[2]周靜靜.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體育教學的開展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28(01):114-115.
[3]周德新.實踐與創(chuàng)新關系的認識論詮釋[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16-18.
[4]姚育芳.求真溯源,為角色游戲增添生活色彩:談教師如何指導幼兒的角色游戲[J].才智,2019(31):61.
[5]孟嬌.關于課程游戲化精神引領下幼兒園生成性課程的實施策略分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5).
[6]王迪.關注材料核心經(jīng)驗,創(chuàng)設情境化學習內(nèi)容——小班個別化學習活動創(chuàng)設初探[J].基礎教育論壇,2019(30):20-22.
[7]羅莉.追求情境之美,感受學習之樂——論情境教學法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4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