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明娟
摘 要:兒童是祖國的花朵,對兒童的教育決定了國家未來的發(fā)展。因此,對兒童進行良好的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當研究的重要課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農村的勞動力大量涌入城市,使得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不斷增加。兒童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愛。父母長期外出務工,兒童缺失家庭教育,這對于兒童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因此,農村小學班主任應當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以促進兒童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留守兒童;兒童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3-00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3.044
近年來,留守兒童問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班主任作為與留守兒童接觸最多的教師,應當認真分析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了解留守兒童的身心狀況以及心理特點,以關愛學生為工作的基本出發(fā)點,注重引導教育,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以更好地促進留守兒童的發(fā)展。
一、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個性上表現出情緒不穩(wěn)定
由于留守兒童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難以感受到父母的溫暖,使得他們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都為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期望較高,使得留守兒童的壓力較大。但是外出務工人員由于經濟條件的影響,難以滿足兒童發(fā)展的物質需要,更加深了留守兒童的自卑心理,也造成了父母的要求和兒童實際成長需要之間的矛盾。這樣的影響造成的最終結果就是留守兒童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情緒或心理,這種不穩(wěn)定的情緒狀況不僅影響他們的學習,更影響其性格的形成,容易產生自卑、嫉妒、焦躁和自閉等問題。
(二)學習上表現出意志力不強
兒童正是學習知識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兒童學習不僅需要興趣的支撐,還需要一定的意志力作保證。由于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征決定了他們在這一時期需要外部督促,以培養(yǎng)其學習的意志力。只有擁有強大的學習意志力才能夠促使學生突破學習障礙,達到學習目標,從而更好地促進自身的發(fā)展。但留守兒童的父母往往長期在外,難以對兒童的學習進行有效監(jiān)督,在這樣的情況下,兒童很難養(yǎng)成學習的意志力。大多數的留守兒童家庭,只有爺爺奶奶和留守兒童相依為命,而在農村地區(qū),爺爺奶奶由于知識文化的限制,很難給予留守兒童正確的知識輔導,這也使得留守兒童的學習效果不是很理想。
除此之外,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在外務工時只能做大量的體力勞動,這也使得他們難以融入城市生活,產生一種疏離感。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留守兒童的父母往往會要求子女發(fā)奮讀書,但卻不能給予他們正確的指導,只能使用電話和子女進行溝通,使得留守兒童難以得到有效的監(jiān)督,這也是留守兒童難以培養(yǎng)出學習意志力的原因。
(三)交際上表現為人際關系僵化
大部分的留守兒童生活面較為狹窄,在家庭中由于沒有和父母一起生活使得他們難以形成正確的人際交往觀念。由于很多留守兒童具有自卑的心理,這也使得他們在學校小心翼翼,不能和教師及其他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由于父母角色的缺失,大部分留守兒童容易產生焦躁的情緒,在交際的過程中,很難和他人達成一致的意見,而且往往不能采用恰當的方式進行解決,這也使得他們難以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長此以往,留守兒童和周圍人的關系越來越僵化,最終使得他們不愿意交流,也不愿意參加交際活動,從而造成他們性格上的狹隘,最終難以促進自身的健康發(fā)展。
(四)心理問題難以被有效疏通
兒童正處于自我意識覺醒的萌芽期,會對外部事物和規(guī)律產生自己的想法,此時需要有正確的溝通和引導,及時疏通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問題。但在廣大的農村地區(qū),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外出務工,孩子只能和爺爺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而隔代的長輩只能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很難關注到孩子的心理狀況以及情感上的問題,這就使得孩子產生心理問題時沒有傾訴對象,也沒有人給予正確的引導和疏導,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最終不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
在學校,由于留守兒童個性上的缺陷,導致其與其他學生之間的關系逐漸僵化,從而失去了更多的傾訴對象,最終產生感情淡漠、內向孤僻的問題。如果這些心理問題加劇,會導致留守兒童產生不健康、不正常的心理狀況,嚴重時可能導致悲劇的發(fā)生。
綜上,留守兒童在身心發(fā)展的各個方面都可能出現問題,在學校生活中,留守兒童的這些問題給小學班主任的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為了給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未來,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更多地關注留守兒童,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從而促進留守兒童健康發(fā)展。
二、農村小學班主任做好留守兒童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健全管理機制
班主任在接手班級時,首先應當考慮留守兒童的問題,以班級為中心建立留守兒童的個人檔案,做好實地家訪,盡可能地把握每一位留守兒童的家庭狀況。在家訪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和監(jiān)護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全面了解留守兒童的學習狀況、身心狀況等。班主任在了解了留守兒童的狀況后,應當給監(jiān)護人提供家庭教育的參考意見,著力于建設家校共育的有效引導模式。
在對班級內的留守兒童狀況有所了解的情況下,班主任應當注意了解留守兒童在個性上發(fā)展的差異,針對這些差異因材施教,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每一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在實際的班級管理工作中,針對留守兒童表現出來的問題,班主任應當做到全面管理,不僅要關注留守兒童的個性發(fā)展,還要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及心理問題,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
在個性發(fā)展上,教師可以加強溝通引導,借助榜樣的力量讓留守兒童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以及情感態(tài)度,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向榜樣看齊。班主任也應當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在一言一行上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形成樂觀積極的個性,以此促進其健康發(fā)展。
在學習上,班主任應當動員班級中優(yōu)秀的學生,積極地幫助留守兒童學習;班主任要和各科教師進行有效溝通,讓各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留意關注留守兒童的情況,激發(fā)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將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到學習上,以此促進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有效提升。
在人際交往上,班主任應當為留守兒童建立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為留守兒童灌輸正確的人際交往觀念,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讓留守兒童感受到班級的溫暖。
在心理問題上,班主任首先要及時地疏導,定期和留守兒童進行溝通,了解留守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狀況;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注重關注留守兒童表現出來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將其錯誤思想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二)利用榜樣的作用,建設班級風貌
班集是留守兒童在學校中溫暖的港灣,良好的班風是班集體發(fā)展的風向標,班主任是整個班集體發(fā)展走向的舵手。班主任要正確認識到良好的班風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小學階段是兒童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兒童,缺乏是非觀和價值觀,也缺乏對事物的辨別能力,他人的影響對留守兒童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在行為上喜歡模仿他人,如果留守兒童能夠接受正確的行為影響,那么就能培養(yǎng)留守兒童正確的思想觀念,從而促進其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反之,如果班風不夠優(yōu)良,則會阻礙學生的健康成長。
因此,班主任應該樹立良好的班級風貌,在教育留守兒童的過程中意識到榜樣的力量,利用榜樣給予留守兒童正確的影響。在和諧的班級氛圍中,利用榜樣的力量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空間。
(三)踐行關愛學生的職業(yè)道德理念
班主任的理解和關愛是教育留守兒童工作的出發(fā)點。留守兒童在成長和發(fā)展過程中最缺乏的就是關愛,大部分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都是因為缺乏父母的愛導致的。因此,班主任在教育留守兒童的過程中,應當以關愛學生為工作的基本出發(fā)點,這就要求班主任有信心有信念,敢于應對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困難。
在實際的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應當深入班級,適當地將溝通的側重點放在留守兒童身上,關注每一位留守兒童的狀況,在有效的溝通中掌握他們情緒上的問題、心理上的壓力以及學習中的困難。
班主任應當發(fā)自內心地關愛留守兒童,耐心細致地做好留守兒童的思想工作,幫助留守兒童建立自立自強的信心,促進留守兒童個性的健康發(fā)展,讓其能有效地融入班集體中,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班主任也應當用無私的愛感化和教育學生,引導留守兒童爭當班級先鋒,讓留守兒童贏得其他學生的尊重和信賴。在班級生活中,班主任應當充當留守兒童父母的角色,讓他們感受到父母般的溫暖,和留守兒童建立起信任的橋梁,成為留守兒童的傾訴對象。
除此之外,班主任應當處理好關愛和嚴管之間的關系。由于兒童身心發(fā)展幾乎不具備自我約束能力,因此班主任在教育留守兒童時,不僅要給予留守兒童父母般的關愛,還要成為留守兒童的監(jiān)督者,做好留守兒童的監(jiān)管工作,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應當充分考慮留守兒童的心理特征,在留守兒童出現錯誤時,使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教育,使用“先褒后貶”“間接提醒”等方式進行談心或暗示,要做到寬中有嚴、嚴慈相濟。
三、結語
在農村地區(qū),留守兒童的教育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應當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心和關愛。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便為留守兒童提供更多的關愛和幫助,彌補留守兒童家庭角色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缺失,讓留守兒童也能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成長為社會建設真正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紀燕燕.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兒童管理工作[J].漢字文化,2018(4).
[2]胡成軍.農村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兒童教育[J].甘肅教育,2019(14).
[3]車育活.做好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