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善子
摘要:習作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內容之一,也是考驗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一部分。因此,教師應當十分注重習作教學。小學生高年級接觸習作的時間并不長,出現的習作問題也比較多,影響到教師習作教學進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全面掌握學生的習作實際情況,并且進行針對性改進,以此實現學生習作能力提升,達到理想的習作教學效果。本文從說寫相互結合、進行有效指導、鏈接學生實際等三方面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語文習作;教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習作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習作是一個人語言表達能力、書面語言運用能力和情感表達的重要體現,對于學生而言,也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小學高年級學生處于習作的基礎階段,很多學生在習作的時候容易出現問題,這影響到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也不利于教師實現有效教學。在新課改背景下的習作課堂中,教師要十分關注學生的寫作基礎和能力提升,不能積累問題,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基礎到提升,從指導到練習,讓學生的寫作能力獲得扎扎實實的提高,讓教師的寫作教學更有效。
一、說寫相互結合,打好習作基礎
習作是將口頭語言轉化為有邏輯的書面語言,口頭表達也是習作的一部分,是習作的基礎。對于處于習作初級階段的小學生而言,學會用口頭語言去表達有關作文的內容,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習作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提供語言表達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思想。如此,當學生能用語言流暢的表達后,其寫作思路也會逐漸清晰,書面語言邏輯和層次也會更加明確。
比如,教師進行《我的心愛之物》的習作教學。教師讓學生把自己帶來的心愛之物放到桌面上,并選取一名學生的物品,詳細講解這件物品的外形特點及用途。然后,為學生講解,在介紹物品的時候,應該從哪方面進行介紹。接著,教師鼓勵學生,用語言形式去描述自己的心愛之物,讓學生進行口頭語言表達。最后,將說寫相結合,讓學生用寫的方式去描述自己的心愛之物。如此,有了“說”做基礎,學生在寫的時候,會更加流暢。
二、進行有效指導,增強習作訓練
習作需要一個構思過程,需要一定的習作技巧。很多小學生看到寫作題目后,就提筆準備寫,忽略了習作中的思考環(huán)節(jié),這容易讓整篇作文結構混亂,質量比較差。因此,在小學習作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寫作技巧指導,告訴學生,如何確立習作中心,如何表現人物的特點,如何進行設置文章架構等等,讓學生在掌握習作技巧的前提下,進行課上課下的習作練習,并以多種評價方式,幫助學生樹立寫作自信心,讓學生的習作熱情增強其習作動力。
比如,教師教學《形形色色的人》的習作教學。在課堂導入的時候,教師可以用猜謎的形式,即教師用語言描述一個人,讓學生猜一猜那個人是誰,以此引入本課的習作主題。本次寫作主題主要是教學生如何描寫人物特點。在教學生如何把人物特點描寫的具體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一些事例,以此進行知識點總結,并啟發(fā)誘導學生,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人物,用典型事例表達此人物的特點。有了教師的指導,學生在交流和習作中會有更明確的努力方向。
三、鏈接學生實際,豐富真情實感
通過觀察小學生的作文不難發(fā)現,很多學生在作文中表達的情感內容不夠,或者是比較虛假。這是由于學生在習作的時候,大多是通過想象來寫的緣故,脫離了生活實際的情感表達,容易降低作文質量。作文與生活是相關聯的,生活化習作教學受到教師們的廣泛關注,并且開始在教學中運用此形式。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提醒學生,要注重觀察生活,以簡單的習作記錄生活的點滴,這是一個完全自由的習作過程,讓學生通過日常的觀察和積累,不斷增強生活感悟,如此,學生在習作的時候才會更加如實的表現出情感。
比如,教師教學《那一刻,我長大了》的習作教學。師提前讓學生翻閱相冊和日記,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與學生交流,關于童年有什么記憶,讓學生相互交流。此話題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生對童年美好時光的回憶,學生能進行熱烈的交流,活躍的課堂氛圍緩解了學生習作的壓力。學生交流后,教師引導學生,從自己的成長經歷中,選擇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將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同時,把感到長大的“那一刻”的情形寫的更加具體,要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寫,如此,在作文情感表達的時候,情感才更加真實。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日常生活的觀察,注重感悟生活體驗,并將其合理的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總而言之,通過對以上習作策略的分析,能對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習作效果有很大幫助。小學語文應當認識到,習作練習和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過程,無法在短期內達到質的改變。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習作問題,運用正確的習作策略,持之以恒的指導、訓練學生,幫助學生,讓學生不再抗拒寫作,能慢慢喜歡用寫作來表達自己,進而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文整體實力得到雙重提升,讓教師的習作教學更有效果。
參考文獻
[1]徐丹英.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9(36):71+76.
[2]萬燕娜.小學高年級習作指導策略探微[J].作文成功之路(小學),2019(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