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林
摘 要:在當今的教學中,一些教師為了完成教授任務,在教學中持敷衍態(tài)度,這使得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往往偏離了教學目標。若想改變這種狀況,教師應該從教學目標出發(fā),以引導者的身份對學生展開教學。其中,課堂提問作為一種有利于師生互動的教學手段,教師應該給予重視。因此,對課堂提問進行研究,有效優(yōu)化課堂提問,增進師生互動,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關(guān)鍵詞:教學目標;課堂提問;有效性;反思
在當今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中,一些教師只是為了完成課本的任務開展教學,并未真正從教學目標出發(fā),對學生進行教學。一些教師在網(wǎng)絡教學過程中暴露出了許多問題。例如,一些教師直接通過錄播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看錄播教學視頻學習。這種教學方式缺乏師生互動性,使得學生被動進行學習,學習變得枯燥,失去學習的動力,課堂提問這種促進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就突顯出了作用。因此,本文對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進行探討。
一、課堂提問的意義
在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中,課堂提問作為一種能夠促進師生進行互動的教學內(nèi)容,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在教學活動中,課堂提問可以用來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教師通過聆聽學生的答案,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其次,教師通過課堂提問的形式進行教學,能夠?qū)W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問題上,使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通過課堂提問,讓學生進入瞬間思考的狀態(tài),讓學生充分利用所學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對問題進行分析,從而解決問題[1]。
二、初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策略
(一)有目的性地進行課堂提問
在初中數(shù)學授課中,教師應該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對學生進行提問。授課中所提的課堂問題,都應該圍繞初中數(shù)學教材的具體教學要求。此外,提問需要與實際的具體事情有所聯(lián)系,提問還要層層遞進,難度系數(shù)要適中,否則將淡化課堂提問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如此一來,學生一方面可以對所學知識有個系統(tǒng)且全面的掌握,另一方面又可以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二)面向全體學生進行課堂提問
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師在課堂提問時不應該只針對部分學生,而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在教學中,一些教師傾向于向某些成績比較好的學生進行提問,而忽略了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這樣一來,不僅不利于教師教學的開展,而且使得部分學生不能夠很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在對學生授課時,教師應該均等地將回答問題的機會分給聽課學生,使全部學生都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在探索與思考中不斷進步。
同時,授課教師應該設定不同難度系數(shù)的問題,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由易到難遞進式地向?qū)W生提問。對于一些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在提問時,應該提一些難度系數(shù)較小又需要進行一定思考的問題,以此使其參與課堂,增加其學習的興趣。而在課堂提出的一些難度系數(shù)較大的問題,可以讓基礎好的學生先回答,讓其在對所學知識深入理解的同時,為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帶來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路,推動其對問題進一步理解,使學生共同進步。
(三)課堂提問要有生成性
在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中,課堂提問的問題分為兩種,一種是在課前已經(jīng)準備好的,在授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些問題開展教學。而另一種則是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聆聽學生的回答產(chǎn)生的。由此可見,教師不僅要善于從學生的回答中生成新的問題,而且在備課時應該多準備一些可能在教學活動中會生成的問題。備課準備的問題要能夠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創(chuàng)造[2]。而對于那些在課堂中新產(chǎn)生的內(nèi)容,教師應該要經(jīng)過靈活處理后再進行提問。通過這種有利于師生互動的提問,學生更好地掌握了知識,教師更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四)課堂提問要有發(fā)散性
課堂提問要求所提的問題具有發(fā)散性,讓學生能夠依據(jù)問題從一點向多點延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授課時,提出的課堂問題要有延展性,這樣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引導學生在不斷的探索思考中分析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將會有極大的提升。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問題進行拓展,圍繞問題深入分析,使學生在不斷思考中解答一系列問題,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在初中階段數(shù)學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基于課程的教學目標,將有效的課堂提問運用于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有效地進行提問,活躍課堂氣氛,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讓學生在這種師生互動的提問中不斷開動腦筋,不斷思考,不斷探索,不斷進步。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教師才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謝余波,張志華.關(guān)于中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調(diào)查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8(5):159-162.
[2]謝桐英.初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研究[D].??冢汉D蠋煼洞髮W,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