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地理學科的知識學習當中,最直觀、最有效的學習輔助工具就是地圖。地圖是地理學科中最具代表性的知識語言,也是地理知識學習最重要的模塊。地圖中傳達出來的信息是無法用詞語來表達的,因此地圖的學習和使用非常重要。教師在地理教學中,要從地圖技能的教學入手,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分析使用地圖方面的能力,增強學生地圖學習的感知力和理解力,這樣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在地理學科方面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力。鑒于此,就初中地理學科學生地圖技能的方法和途徑進行分析,以供相關人士參考交流。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地理教學;學生地圖技能
地圖教學是初中地理學科的關鍵部分,因此,對于學生地圖學習的自主性培養(yǎng)非常重要。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認識地圖、分析地圖甚至繪制地圖,都是地理學科素質(zhì)教學的實踐體現(xiàn),也是學生地圖學習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教師以地圖學習鍛煉學生的信息判斷和觀察能力,以圖文結合的形式促進學生地圖的閱讀能力,利用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知識聯(lián)系的能力,這樣學生的全身心思維都得到了充實,因此,做好地圖技能的培養(yǎng)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
一、初中地理學科中,學生掌握地圖技能的重要性
初中的地理知識,教學內(nèi)容非常豐富,其中包含著全面的地理分布,人文活動以及植被水文信息,還有氣候和全球的地理現(xiàn)狀。而在教學這些內(nèi)容的時候,都離不開地圖的輔助。因此,教師要認識到學科內(nèi)容的獨特性,充分利用地圖,在地理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地圖學學習意識,從地圖展示地理環(huán)境和拓寬學生知識獲取的作用入手,將教材地理知識點與地圖傳達的信息結合起來教學,將地圖信息和地理事物的實際結合起來教學,這樣學生就能全面了解地理知識。不僅如此,在地圖技能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地圖解決和分析問題,引導學生形成自主繪圖的基本技能,不僅可以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還可以充分吸引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的注意力,因此,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意義非常重要,教師重視和發(fā)掘地圖技能教學方法,才是地理教學最有意義的事情。
二、初中學生地圖技能培養(yǎng)的有效方法
(一)熟悉地圖閱讀的流程,掌握地圖信息以獲取技能
閱讀地圖是學生地圖技能提升的首要方法,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地圖,可以幫助他們充分了解地圖的名稱、地理邊界以及其他的地理信息,這樣學生就可以明確地圖事物的大致范圍以及具體類型。因為地圖圖像本身是重點信息和目的觀察的結合。所以教師要從多個角度幫助學生分析地圖,挖掘其中的地理知識和理念。這樣學生在積極思考的時候,就可以有規(guī)律地提煉地圖當中的特征、要素和展示目的,從而可以正確理解地圖的內(nèi)涵,進而獲得學習需要的地理信息。就以《日本》這一課的教學來說,教師先從日本國家地圖入手,引導學生閱讀理解當中的信息,比如地理環(huán)境、地理資源等,從而準確理解和日本相關的地理信息。
(二)思考地圖信息,鍛煉學生思維
在地理教學中,地理事物和地理元素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完成知識的傳遞,這兩者之間密切相關,都可以通過地圖信息準確地表達出來,所以教師可以從地理知識的實際聯(lián)系當中入手,給學生展示一張地圖,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從地圖表面信息和內(nèi)部傳達信息兩部分發(fā)散思維,找到地圖當中有價值的信息,這樣不僅拓展了學生地圖認識的思維,還能從多個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比如教學中遇到《大洲和大洋》的知識講授,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展開教學。從世界整體的大洋大洲分布圖來看,將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空出來,然后以小盒子代替,讓學生思考地圖中空出的小盒子分別是什么,如果從世界水陸分布的情況來看,這些盒子當中的內(nèi)容都起著什么樣的作用呢?教師利用啟發(fā)式的提問教學,對學生識圖能力和發(fā)散思維都是非常好的鍛煉。
(三)引導學生繪制地圖,增強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
地理知識的學習,繪圖教學非常重要,教師在引導學生繪制地圖的時候,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知識學習,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記憶和模仿能力。學生在大腦、手以及眼睛的配合下理解地理知識和記憶地理知識,可以實現(xiàn)對地圖的理解,并培養(yǎng)學生的地圖意識。比如在教學《人口與人種》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繪制和人口、人種分布相關的世界地圖,學生在繪制的時候可以將課堂學習內(nèi)容融入進去,不僅增強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增強了地圖繪制的創(chuàng)造能力。
(四)靈活運用圖文轉換,培養(yǎng)學生信息總結能力
地理教學的圖文轉換是介于地圖和表格之間的一些轉換。在轉換學習中,學生的地圖識圖能力全面上升,信息獲取能力也在全面提升。在學到《氣溫的變化與分布》相關的知識內(nèi)容時,教師引領學生在相關地圖中找到氣溫變化的信息,轉換成直方圖或者餅狀的圖進行總結,或者可以改變問題的角度,以疊加圖形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分析能力。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獲取和地圖相關的知識,比如環(huán)境、人類活動甚至是資源分布等,都是地圖信息總結需要考慮的因素。
總而言之,初中地理的實際教學,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地圖技巧和地圖意識,對學生地圖的閱讀判斷水平提升有很大的功效。在地圖技巧的傳授中,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課程的教學重點,更好地體驗素質(zhì)教育。所以教師要想方設法,利用多元的教學方式,從學生地圖意識的培養(yǎng)上入手,讓地理學科的教學變得豐富,讓人才培養(yǎng)符合社會發(fā)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盧國飛.新課改下初中地理課堂有效性教學方法探究[J].新課程(中旬),2012(12).
[2]徐剛,謝秋菊.新課改下初中地理教學方法的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6(8):182.
作者簡介:向郭霜,女,出生于1993年4月,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大學本科,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