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提問環(huán)節(jié)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通過課堂提問能夠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因此課堂提問也是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在應用課堂提問教學手段時,語文教師需要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利用激發(fā)學生思考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不是強迫學生對知識點死記硬背。而同時,教師也需要注意對問題的難度的設計以及問題與教學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性,不僅僅要通過問題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同時也需要幫助學生構(gòu)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文章就主要圍繞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行探究。
關(guān)鍵詞:課堂提問;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一、 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不注重課堂提問
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教師對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的重視度不夠,并沒有真正地意識到課堂提問的教學價值以及課堂提問能夠?qū)W生起到的學習引導作用,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在對教學內(nèi)容的教授以及對教學目標的制定方面,而沒能夠加強對課堂提問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因此,導致教師在課堂提問中所提出的問題并不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甚至還有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采用的課堂提問形式是一對一提問形式,這樣一問一答的提問形式使得課堂提問完全淪為了形式主義行為,不但無法真正地發(fā)揮出課堂提問教學手段的價值,甚至還會影響到語文教學的教學節(jié)奏。
(二)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問
除了上文所提到的小學語文教師缺乏對課堂提問的教學手段的重視之外,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提問教學手段的應用方面,還有問題存在,例如大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師都沒能夠科學地設計問題,在設計問題時,忽略了學生當前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情況,且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還尚未成熟,所以難以對問題展開深入的思考,也難以看破問題的本質(zhì),對問題的了解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針對這種情況,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并根據(jù)學生的性格、年齡的特點,將知識點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問題。而如果教師設計的問題難度太大,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畏難心理,反而不愿意對問題進行思考,又或是對知識點進行探究。因此,為了能夠有效地加強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真正地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需要控制問題的難度,除了避免難度過大的問題使學生產(chǎn)生消極的學習心理的情況之外,還要避免過于簡單的問題無法對學生起到實質(zhì)性的幫助的情況。
(三)教師提問很少顧及全體學生
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課堂提問也一向是語文教師應用較為頻繁的教學手段,只是并不是所有應用了課堂提問教學手段的語文課堂教學都是成功的,因為問題設計是否有效才是決定語文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如果問題設計得非常合理,那么應用課堂提問手段就能夠發(fā)揮出其相應的作用,但是如果問題設計不夠具有針對性,就可能會導致對課堂提問教學手段的應用受到影響,造成只有幾個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積極與教師互動,而其他學生卻脫離了課堂教學氛圍的情況。因此,這樣的問題不具有普遍性的意義,甚至還有可能會使性格較為內(nèi)向或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感覺無法融入課堂中,喪失學習的積極性。
二、 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高效課堂
課堂提問在課堂教學中,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手段,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教授知識,也能夠加強教師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思想非常活躍。喜歡接觸新鮮事物,卻缺乏耐心,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因此學習效率不高,如果不能夠利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其沉浸于課堂教學氛圍中,就容易出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頻繁走神的情況。所以為了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必要加強課堂提問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除此之外,教師在備課時也需要考慮到問題設計對課堂提問教學手段價值發(fā)揮的影響,把握好提問的范圍以及難度,盡可能利用提問,實現(xiàn)新老知識的銜接。所以如果教師能夠提出更加科學合理的問題,就能夠利用該問題,幫助學生鞏固舊知識,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并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鍛煉。而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組織者,也必須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間,并盡可能地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提高學生的課堂教學參與度。所以這也要求教師不可以將課堂當做自己的一言堂,而是應該讓課堂成為學生汲取知識、探索知識的主要場所,鼓勵學生積極學習語文知識。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教師也應當給予學生適當?shù)闹笇?,但是不應該過多干預學生的探究過程,因為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學生只能夠理解問題的答案,但是卻無法對問題展開深入的思考,那么學生也就無法真正掌握知識點,運用知識點。而較為有效的問題是相對更加具有開放性以及創(chuàng)新性的問題,這一類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往往都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因為無論是開放性問題又或是創(chuàng)新性問題,都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并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探索這一類問題時,其思維往往也不會受到任何因素的影響和局限,因此學生可以隨意發(fā)散思維,大膽探索。而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開放性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對問題進行探索。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間和時間,讓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得到鍛煉。而相比之下,封閉性問題雖然能夠幫助學生鞏固舊的知識點,但是卻無法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無法引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點,所以教師應該少問封閉性的問題,而是要找到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與學生的生活日常聯(lián)系在一起,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而在設計問題時,教師也必須要考慮到問題是否能夠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在考慮到這些因素之后,教師還需要設想學生面對問題所可能產(chǎn)生的反應,又或是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并針對這些反應和錯誤,事先設計好不同的解決方案,提升課堂提問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
三、 課堂提問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進行適時正確指導,恰到好處啟發(fā)
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下,即使學生有關(guān)于學習上的疑惑,也不敢提問,而教師也因此無從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教師應該營造更加和諧、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勇于提問,且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通過質(zhì)疑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精神,并且讓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都能夠得到鍛煉。除此之外,質(zhì)疑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削減學生思維上的禁錮,讓學生能夠做到大膽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新課標提出要加強對學生的主體作用的重視,而對學生的主體作用的重視,其實就是指對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主動提問的能力重視。所以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只是在提問過后,教師不需要馬上為學生解答,而是應該簡單地給予指導,引導學生自行深入地對知識點進行探索。而如果每一次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都很快給出答案,容易導致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依賴感,而自己的自學能力則難以得到培養(yǎng)。所以教師應該讓渡提問權(quán),即使學生提出的問題并不具備很高的價值,又或是學生提出的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問題,教師也應該尊重學生,肯定學生提問的行為,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自信的維護。
除此之外,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的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提問,也可以要求學生在學習完某一篇課文之后表達自己的感想,又或是表達自己其中所得到的啟發(fā),這樣能夠加強學生對課文的印象,也能夠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創(chuàng)建評價機制,鼓舞學生參與課堂提問
學生的個性、學習能力、學習成績,都會有相應的差異,但是教師不應當因為這些因素而過度地否定或是肯定學生,教師應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巨大的潛能,也許這份潛能已經(jīng)得到了展現(xiàn),也許這部分潛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展現(xiàn)出來,但是無論如何,教師都應該重視對學生的潛能的激發(fā),并維護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讓學生自我感覺到自己的價值,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成就感。雖然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但是這一階段的學生也和成年人一樣,具有情感表達的需求,以及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只是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引導,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也可以通過建立良好的評價機制的方式,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提問中。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以表揚和肯定學生為主,評價內(nèi)容也需要更加全面和細致,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人文關(guān)懷。而在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相比于斥責學生,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讓學生能夠繼續(xù)努力,加強對知識的掌握。同時,教師也需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開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評,教師與學生之間互評的模式。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互評,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明確自己的優(yōu)缺點,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對于自己的學習水平有更加全面的認識。而學生評價教師也能夠幫助教師找到教學設計中的漏洞。
四、 結(jié)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滿足時代發(fā)展針對學生的語文水平和人文素養(yǎng)所提出的要求,因此也就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和教學能力,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作為目的,采用課堂提問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馬小燕.淺談小學語文讀寫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
[2]吳小燕.聚焦核心素養(yǎng),促進深度學習:淺談小學語文深度學習的有效策略[J].才智,2020(11).
[3]龐子欣.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藝術(shù)[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1).
[4]周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問題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9(29).
[5]韓兵.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研究[J].吉林教育,2019(35).
[6]趙娟.淺談傳統(tǒng)文化視角的小學語文教學與素質(zhì)教育[J].課外語文,2019(36).
[7]虎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3).
[8]王宜然.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課堂提問[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20(3).
作者簡介:景鋒新,甘肅省平?jīng)鍪?,甘肅省平?jīng)鍪袥艽h城關(guān)鎮(zhèn)鳳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