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俊明
摘 要:著眼于我國農村小學的教育現(xiàn)狀,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眾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提高農村小學德育管理的水平是農村小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一直以來農村小學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主要從農村小學德育管理存在的現(xiàn)狀、農村小學德育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農村小學德育管理應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三個方面闡述,以期不斷提高農村小學德育管理水平。
關鍵詞:德育管理;農村小學;現(xiàn)狀;對策
在大力發(fā)展鄉(xiāng)村教育的當今,農村小學如何針對當前中小學生存在的道德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道德行為成為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的主要問題。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現(xiàn)階段我國農村小學教育水平與質量不斷進步,但是留守兒童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青中年父母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獲得,選擇背井離鄉(xiāng),青少年兒童跟著爺爺奶奶或者其他親屬,缺乏德育和家庭教育,道德品質存在明顯缺陷。因此,農村小學應該加強德育管理,充分發(fā)揮德育在青少年兒童人格養(yǎng)成上的重要作用,為農村小學生道德發(fā)展保駕護航。
一、農村小學德育管理存在的現(xiàn)狀
農村小學德育水平低,導致許多不良道德行為的產生。在生活習慣上,不愛護學校和公共場所的環(huán)境衛(wèi)生,不保護公物,不懂得勤儉節(jié)約,個人自理能力差,集體觀念不強,語言行為不文明,紀律意識差,嘲笑挖苦同學,不能自覺遵守校規(guī)校紀,參與打架斗毆等惡性事件。學習目標性不強,不能自主學習,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厭學并且逃課曠課。
二、農村小學德育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
1.家庭德育的缺位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許多父母為追求更高的勞動獲得而四處奔波,把孩子寄養(yǎng)在爺爺奶奶等親屬家,出現(xiàn)大批留守兒童。父母遠在他鄉(xiāng),認為只要給孩子更多的物質,讓他們吃飽穿暖,身體健康,便是盡到了家長的義務,完全忽視對少年兒童道德品行的培養(yǎng)。寄養(yǎng)家庭的親屬,文化水平較低,對孩子百般寵愛,養(yǎng)成孩子刁蠻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跋扈性格。某些農村家庭由于經濟情況的惡化,部分留守兒童家庭進而轉變?yōu)閱斡H家庭,最糟糕的結果是孩子父母撫養(yǎng)孩子缺乏責任感,將孩子留給祖父輩撫養(yǎng)。這些現(xiàn)象反映出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并影響孩子在校的教育成長。
2.德育管理方法落后
農村小學德育管理方法落后,學生接受德育的時間僅有每周的升旗儀式以及班會、旗下講話和正常的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德育過于獨立,沒有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中。過于枯燥的理論學習,缺乏吸引性,形式單調,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農村小學條件不夠,無法組織豐富的課外德育實踐。
3.德育師資力量欠缺
農村小學教師普遍知識能力較低,年齡偏大,缺少外出學習先進教學經驗的機會。年齡較大的教師教課模式固定,缺乏創(chuàng)新性思維,安于現(xiàn)狀,很少花心思去加強學生的德育管理。農村小學大多地處偏遠,師資力量缺乏,沒有專職德育教師,思想品德課程也由其他學科的老師代替擔任,模板式的教學,使學校中難得的德育機會變得沒有意義。
4.學校與家長缺乏有效溝通
農村小學家長對學生的德育以及全面發(fā)展不夠關注,觀念落后。學校與家長的有效溝通很少,缺少了解與理解,學校與家長不能協(xié)調發(fā)展。在家長為了生存生活不斷掙扎的時候,他們又有多少能力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呢?學校在他們眼中,儼然變成了“托兒所”,只要有人看護,他們已別無他求。對于學校老師的追問,他們只有深深的無奈和尷尬。
三、農村小學德育管理應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加強家庭教育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要轉變德育觀點,以身作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素質。家長要處理好經濟問題與學生培養(yǎng)的問題,不斷提升自我素質,加強自我修養(yǎng),讓孩子在品德高尚的環(huán)境中成長,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
2.轉變德育觀念
學校要改變“重智育,輕德育”的教學觀點,訂立一套驚喜的德育管理辦法,落實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使教師有制度可以遵循。加強德育教學改革進程,使學校將工作落到實處。學校需要明確的育人理念、教風,并以此為目標,制定短期目標、學生行為規(guī)則和班級班規(guī)。從大到小,小到班主任每周一次的班會課,都可以成為德育實施的有效途徑;小到班級的黑板報呈現(xiàn),讓德育就在學生身邊;小到每一個課前活動,讓德育就在學校生活中。
3.培養(yǎng)德育人才
作為教師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持續(xù)提高自我文化修養(yǎng)和道德素質,以身作則。學校要開展各類培訓交流活動,提高教職人員對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教育部門也應加大投入,配備專業(yè)德育教師和德育設備。
4.家校聯(lián)合體系
學校協(xié)助家長和教師搭建溝通橋梁,針對農村家長文化水平低的現(xiàn)象,學校與教師要多溝通,通過多種途徑指導家庭教育,幫助家長端正觀念,改進方法,促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協(xié)調發(fā)展。其實,學校可以利用家長會集中對家長進行指導,獲得家長的信任。班主任可開展主題式家長會,營造氛圍提高家長對教育的重視。同時,可以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把孩子真實情況一一反映給家長,提供可行性方法,短期目標,讓家長為孩子的教育出一份力。
5.凈化社會環(huán)境
社會環(huán)境對孩子具有引導作用和塑造力。為了保障未成年的健康成長,社會應加大法制力度,加大懲戒強度,管理好未成年出入場所的周邊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未成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
總之,農村小學德育存在很多問題,要引起全社會重視,要把“培養(yǎng)什么樣人”的問題真正重視起來,樹新風、揚正氣。我們應形成教育合力,協(xié)調一致,相互配合,讓學生真正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周良真.關于農村小學德育管理現(xiàn)狀與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