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濤
摘?要:“導學案”是針對教案所提出的一個概念,由教師根據學情特點設計,明確學習目標、重難點知識與探究過程,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教學過程與實施步驟,可以切實引導學生實現(xiàn)自主學習,積極構建新型的教學互動模式。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設計并優(yōu)化“導學案”,鼓勵初中生自主利用“導學案”學習數學,切實突出初中生的學習活動,逐步優(yōu)化初中生的終身學習能力。本文將從利用“導學案”完善課前預習指導、利用“導學案”優(yōu)化課堂探究步驟、利用“導學案”豐富課后復習效果三個角度來分析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如何利用“導學案”來實現(xiàn)有效教學。
關鍵詞:初中數學;“導學案”;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7-0113-01
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教師都是以“知識的代言人”身份出現(xiàn)的,課堂也是學生獲取學科知識的最重要方式。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圖書資源等都已經成為初中生獲取數學知識的重要渠道,而教師的角色身份也隨之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即由一開始的“知識代言人”轉而成為指導者、調控者與組織者,負責借助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引導學生自主建構數學知識,使其自主歸納數學學科的客觀規(guī)律,使其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與數學思維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做好充足準備。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借助“導學案”這一工具去優(yōu)化教學結構,切實培養(yǎng)初中生的數學素養(yǎng)。
1.利用“導學案”完善課前預習指導
在新課改下,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習慣變得十分重要,關系著學生的一生發(fā)展。其中,課前預習則是訓練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活動,也關系著初中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利用“導學案”去完善課前預習指導,讓初中生學會預習,使其形成良好的自學意識,為課堂教學做準備。例如,在“平行線及其判定”一課教學開始之前,筆者就圍繞本課知識設計了“導學案”,以“自主學習任務”、“知識鏈接”、“習題檢測”三個板塊明確了預習步驟?!白灾鲗W習任務”反映著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與目標要求,即了解平行線的概念;學習平行線判定定理,熟練利用這一定理展開幾何證明與推導;掌握平行線的書寫格式。“知識鏈接”則整理了一些可以反映出平行線性質的數學材料,由此引導學生展開數學閱讀,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傲曨}檢測”則針對平行線的概念、判定定理知識設計了填空題、選擇題與判斷題,難度較低,便于學生及時反思預習效果。
2.利用“導學案”優(yōu)化課堂探究步驟
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使得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活動備受批判,原因是這一教學模式違背了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制約了學生的天性發(fā)展,也因此而讓初中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因此,探究教學則因此備受關注。對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借助“導學案”來實施探究指導,通過明確的探究任務、探究問題與探究方式去優(yōu)化初中生的有意義學習行為,使其經歷觀察、推導、解釋、表達、閱讀等多種思維活動,結合一定的動手操作優(yōu)化初中生的數學素養(yǎng)。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課教學中,筆者就以“導學案”明確了本節(jié)課的探究任務與步驟。首先,本班學生要思考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分析如何才能證明兩個三角形存在全等關系。為此,學生要熟讀課本,整理出理論概念。其次,學生要思考,判斷兩個三角形存在全等關系是否一定要滿足六個條件,質疑只滿足部分條件是否可以得出全等結論。這個探究任務十分重要,也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所以筆者要求6名學生以學習共同體的形式去探究這一數學任務,合作整理出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條件,同時會整理一些數學習題,鼓勵學習小組自主解題,積極展開全等三角形證明與推導,同時要鼓勵學生利用全等三角形定理進行數學判斷。
3.利用“導學案”豐富課后復習效果
復習本應是初中生根據自己的知識盲區(qū)自覺展開的二次學習活動,有重點與針對性,也會因為初中生的知識內化效率而產生不同的復習需求。對此,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導學案”去引導初中生自主展開課后復習,使其針對性地判斷自己的知識疑問與學習不足,再以“導學案”調動學習記憶,由此優(yōu)化復習結果,便于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結構。例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1)—合并同類項”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圍繞本課重點知識設計了“導學案”,詳細整理了合并同類項的基本概念與解題思路,設計了一些需要利用合并同類項知識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計算題、應用題,以便本班學生積極復習本課重點知識。在“導學案”的引導下,本班學生可以直接回憶起數學探究步驟,也可積極遷移所學知識,及時豐富解題經驗。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利用“導學案”來突出初中生的學習本位需求十分可行,可以切實優(yōu)化初中生的數學學習發(fā)展,便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實現(xiàn)全面進步。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導學案”的導學價值,切實發(fā)揮初中生的主觀能動性,便于學生真正實現(xiàn)學習進步。
參考文獻
[1]林敬輝.初中數學導學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0):25
[2]楊小英.運用“導學案”培養(yǎng)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索[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20):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