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萍萍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段學生在寫話方面應該做到: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情,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這就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文字反映客觀事物,并表達其思想感情,這是一種復雜的思維過程。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來思維的?!庇行н\用好多媒體圖、文、聲、色并茂的影像特點,可以有效提高課堂實效性,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更有效地實現(xiàn)我們的教學目標。因此,在低段寫話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利用它的多樣性、新穎性、直觀性、趣味性等特點,以及靈活多變的使用方法,一定會讓學生和課堂都變得“有聲有色”。
關鍵詞:多媒體;寫話教學;運用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等現(xiàn)代化技術在我們的生活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運用。教學領域也是與時俱進,互助課堂、白板教學等更是在學校課堂中占了一席之地,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和發(fā)展。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并在實踐過程中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寫作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走向社會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而低段的寫話教學是高段寫作教學的基礎,因此,如何打好這個基礎,就值得我們?nèi)リP注。語文課程標準的階段目標,其中有一點要求低段學生在寫話方面做到: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情,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這就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文字反映客觀事物,并表達其思想感情,這是一種復雜的思維過程。
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來思維的。”多媒體具有圖、文、聲、色并茂并有活動影像的特點,可以讓學生在形象、聲音和情感的刺激下,愉快地觀察想象。根據(jù)自己的觀察,確定說話的中心和主要內(nèi)容,尋求語言表達的途徑。在低段寫作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利用它的多樣性、新穎性、直觀性、趣味性等特點,這樣不能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觀察、體驗、認識和描述事物,提高學生說話和寫話的能力。這樣的課堂一定是靈動的,有聲有色的。老師在課堂教學寫話中運用靈活多變的寫話方法,一定會讓學生和課堂都變得“有聲有色”。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fā)興趣,讓課堂“有聲有色”
興趣是行為的一種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低年級兒童處于無意識注意階段,他們的學習還是受興趣所支配,因此興趣的激發(fā)是個關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激發(fā)學生興趣是老師的首要任務。而課堂中的多媒體教學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多媒體形聲結合、聲畫并茂的特點,就是提高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孩子們會不知不覺中被多媒體中優(yōu)美的畫面、有趣的動畫而吸引,此時對孩子進行寫話的訓練,并且圍繞“內(nèi)容”有目的、有計劃地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是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的重要途徑。通過多媒體引起和維持學生的無意注意,讓孩子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梢哉f,多媒體通過形、聲、光、色的傳遞,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誘發(fā)學生的情感活動,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使學生身臨其境,真正讓我們的孩子“有聲有色”。
一、二年級的語文教材并沒有專門設置習作內(nèi)容和要求,通常是學完一個主題的單元后,根據(jù)其主題結合學生生活來寫一寫。如在學完《富饒的西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等文后,就有相應的讓學生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的寫話訓練,讓學生試著寫一些家鄉(xiāng)迷人的風光,豐富的特產(chǎn),談談家鄉(xiāng)的變化,暢想未來的家鄉(xiāng)。剛接觸到這一題目時,大部分學生都沒什么興趣,只說了幾處家鄉(xiāng)的風景區(qū)和幾樣特產(chǎn)的名稱,對于那些風景區(qū)如何優(yōu)美,特產(chǎn)小吃如何美味,卻不知如何描述。課堂教學中的多媒體運用,不受限制,可以無限擴大可能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他們的求知欲,可以讓孩子看到所有想看到的美食、美景。此時,我便利用多媒體可再現(xiàn)的特點,通過多媒體把家鄉(xiāng)的風景和特產(chǎn)一一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立刻引起了學生們的共鳴,話匣子立刻打開了,一個個交頭接耳說著那里如何如何有趣,最美處當屬哪里,什么如何如何好吃,一口氣能吃五個等等。接下來,就讓孩子自由挑選想寫的地或是想寫的家鄉(xiāng)東西開始寫話,孩子們在興趣中寫作,自然是水到渠成。又如在學習《身邊的科學》時,學生們覺得科學很遙遠,愣是不知道說些什么、寫什么好。后來,我通過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了“雞蛋浮起來了”“為什么冰箱里拿出的雪糕會冒白氣”等小實驗,學生們立即興趣盎然??梢姡貌皇軙r空限制的多媒體可以幫助學生降低寫話難度,打開他們的思路并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運用多媒體指導寫法,讓作品“有聲有色”
好的寫話作品要求學生能夠根據(jù)題意有條理、有次序、具體地寫出來。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之有序,更要具體生動,這才能算是好作品。因此,作為教師在指導學生寫話時,就應該注意指導學生理清思路,學會觀察,根據(jù)主題或者圖片的意思去構思、立意,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思想。
低段學生沒有空間概念,抽象思維能力又相對欠缺,語言表達可能都成問題,這是受他們身心發(fā)展特點所限制的,不能強求。所以,寫話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開始,讓他們有話可說。而多媒體就很好地創(chuàng)設了這個情境,直觀形象,可操作性強,能夠有效地指導學生在觀看的同時,教會他們?nèi)绾斡行蛴^察事物,并抓住其特點,進行有效寫話訓練。
1.運用多媒體引導觀察
小學生的觀察常常是無意觀察或籠統(tǒng)觀察。語言表達要做到條理性、準確性,那都是建立在觀察事物周密性的基礎上。如果想要使學生的思維有條理,把話寫得具體,有次序,教師就得借助多媒體的展示功能,通過圖片、影像的呈現(xiàn)來指導學生細致觀察,理清思路,并從中不知不覺地教授觀察方法。
其中有要求學生寫一寫自己熟悉的一種動物的教學片段,在指導學生寫話之前,我為了讓學生掌握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方法,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先一起觀察一種小動物。我利用多媒體錄像,采用“特寫”“定鏡”的方法,先顯示其中幾只可愛小花貓的全圖,指導學生用從整體到局部的方法去觀察,再顯示要觀察動物的頭部、身體、四肢和尾巴等,指導學生進行局部觀察。在局部特寫下,讓學生觀察并描述動物局部的特點。在多媒體的輔助下,讓學生掌握了整體到局部的觀察方法,懂得了如何抓住小動物的特點去說話寫話的方法。我再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多種動物活動的情境,供學生觀察,讓學生挑選他最喜愛的動物,運用觀察小花貓的方法,觀察這種動物,并寫下來。大多數(shù)學生都按照所觀察的順序做到了有條有理。
2.運用多媒體引導想象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會使學生變得聰明,想問題的思路更開闊,使學生作品形形色色,各具特色,避免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多媒體的圖片、聲音、視頻等的運用,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展開想象。
如利用多媒體播放聲音的功能,讓學生展開想象。曾看過一篇寫作教學的案例是這樣設計的:上課伊始,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事先錄好的腳步聲、開門聲、倒水聲、喝水聲、門鈴聲等一連串的聲音,讓學生根據(jù)聲音想象其發(fā)出聲音的場景,并以此把想象中的場景寫出來,結果便有了形色各異的故事。又如,利用多媒體能播放動畫的功能,教師可錄制學生喜歡的一些動畫片段,如《喜羊羊與灰太狼》,選取其中某一片段,消去聲音后,學生根據(jù)畫面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以及畫面的表象,來想象它們的語言或是想象故事的經(jīng)過,然后把它們寫下來,再和原畫面的聲音和故事情節(jié)進行比較。這樣,既引導了學生想象,學生的寫話作品也因有了想象而更生動了。通過這一項項活動,有效降低了寫話的難度,讓孩子有畫面感,有話可說,讓孩子們高興樂于表達,有話說,有說話的依據(jù)。這樣我們的寫話課堂就更加的生動,更加的形象了。
三、運用多媒體展示作品,讓評價“有聲有色”
評價的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幫助學生更好地學會寫話,二是激發(fā)學生更多的寫作欲望和興趣。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評價要多元,評價不僅可以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也可以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更甚者可以是家長和學生之間的、社會和學生之間的,多媒體為學生的寫話作品提供了評價的平臺。那么如何利用多媒體提供的評價平臺達到預期的評價目的呢?我是這樣做的:
1.建立佳句庫和病句庫
在進行寫話評價時,我會隨機抽取某一小組學生的作品在投影儀上展示,進行師生和生生間的評價。讓學生找出認為不錯的句子,輸入班級電腦的名為“佳句庫”的文件中。再打開病句庫中課前從學生作品中摘錄出的病句,讓學生修改。改對了,一張活動的笑臉立刻會出現(xiàn)在屏幕上,大大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再讓學生根據(jù)要求進行自我評價,修改病句或是自認不錯的句子,拿給我輸入班級佳句庫。這樣,既幫助學生修改了作品,又極大地鼓舞了學生寫話的自信心。
2.博客展示
對于通篇寫得不錯的作品,便可以登上班級的博客,讓更多的人看到學生的作品。不僅能得到同學在博客上的評價留言,自己爸爸媽媽的評價,還有同學爸媽的評價,更或者是其他一些訪客的評價。對學生而言,自己的作品上班級博客,得到那么多人的肯定和贊揚,無疑像自己的作品上報紙、雜志一般高興,所以,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寫話興趣和寫好話的愿望,從而減少了寫話應付了事、亂寫一通的現(xiàn)象。
總之,在低年級寫話訓練中運用多媒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降低學生的寫話難度,讓學生想寫,能寫,易寫;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豐富孩子的想象能力,提高孩子的賞析能力。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更好地運用這一有效的教學手段,讓我們的教學也“有聲有色”。
參考文獻:
[1]彭立.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鄭有才,張正茂.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M].廣東: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
[3]鄭宏尖.現(xiàn)代媒介與兒童作文教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