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源
【摘要】在素質(zhì)教育與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者逐漸認識到閱讀在教學和學習中的突出作用,學者和教師對于整本書閱讀也提高了重視度,整本書閱讀教學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應用到語文教學中。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zhàn),整本書教學未能發(fā)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實現(xiàn)其應有的價值。因此,教師應該積極的學習相關教育理論,借鑒先進教師的教學模式,將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的融入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發(fā)展學生素養(yǎng)與能力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
引言
新課改的提出讓整本書閱讀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部編版教材的編寫者溫儒敏也認為提高語文教學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讀書,并在教材中增加了"快樂讀書吧"內(nèi)容。不過由于信息時代為人們帶來了更多的閱讀渠道,學生接觸到了更多碎片化、短小化、娛樂化的信息,對長篇的、整本的、紙質(zhì)版的書籍慢慢失去了閱讀的興趣。所以教師更要發(fā)揮出引導和組織的作用,讓學生認識到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和樂趣,從而積極、主動的進行整本書閱讀,以此提高閱讀理解、思維、表達等能力。
一、整本書閱讀的積極作用
(一)梳理整體意識,培養(yǎng)全局觀念
語文教材中的選文和文章大多數(shù)都是節(jié)選片段,學生對于整本書的內(nèi)容了解比較片面,難以形成完整的思維習慣。例如《少年閏土》選自魯迅的《故鄉(xiāng)》,如果學生只學習《少年閏土》,那么他們對于閏土的認識就只會停留在閏土少年時期樂觀向上,充滿希望的階段,但是在《故鄉(xiāng)》中的閏土,他已人到中年,變得麻木,沉默寡言。魯迅通過對閏土不同時期的描寫,表達出了封建思想、封建禮教對人民的迫害。整本書能夠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了解人物形象,深入挖掘書本內(nèi)容,與作者和文章人物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感悟文章中的哲學道理。
(二)訓練閱讀能力,提高語言水平
通過整本書閱讀,學生可以與文本進行對話,展開說、讀、寫的訓練,培養(yǎng)閱讀語感,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短篇文章的閱讀更加注重對字詞句的推敲和理解,而整本書的閱讀不再細究文章的細節(jié),學生在讀完整本書后,能夠獲取大量的內(nèi)容,掌握文章的輪廓,并通過對整本書的分析,提高信息獲取與信息理解的能力。長此以往,學生能夠越來越輕松的讀懂書籍,抓住書籍中的重難點,甚至是產(chǎn)生與他人分享交流的欲望,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語言水平。
(三)養(yǎng)好閱讀習慣,實現(xiàn)自主閱讀
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夠高,閱歷不豐富,也未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整本書的閱讀,學生可以積累到更多的知識和閱讀經(jīng)驗,再加上教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有計劃、有針對的進行閱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做好筆記、摘抄,長此以往,學生一定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實現(xiàn)自主閱讀。
二、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一)為學生們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目
閱讀優(yōu)秀書籍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和情感。教師在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目時,要兼顧書籍的經(jīng)典性和多樣性。首先,經(jīng)典的書籍中蘊含著先輩的思想精華以及作者創(chuàng)作時代的文化習俗,它是人類文明的結(jié)晶,小學生在閱讀經(jīng)典書籍的過程中可以汲取許多營養(yǎng)和力量。除了我國的四大名著,還有很多其他的經(jīng)典著作,例如《昆蟲記》、《小王子》、《綠野仙蹤》等。教師還可以將焦點聚集在經(jīng)典兒童文學作品中,參考“安徒生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等獲獎書目。其次,多樣性的書籍可以與學生的興趣愛好有機結(jié)合,它不僅能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還可以讓學生均衡的吸收“養(yǎng)分”。教師在為三年級學生選擇閱讀書目時,可以選擇教材中“快樂讀書吧”中的童話、寓言故事等作品,例如《安徒生童話》、《中國古代寓言》。這樣推薦主要是考慮到三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認字能力和理解能力,童話和寓言故事中字數(shù)會更多,情節(jié)也更加豐富,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而且這兩本書減少了圖畫的內(nèi)容,大多數(shù)都是文字,學生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充分的鍛煉了閱讀能力?!栋餐缴挕放c《中國古代寓言》中的故事更偏向現(xiàn)實,具有較強的啟發(fā)性和隱射性,學生在整本書閱讀后可以明白許多哲學道理,對于學生正確三觀的確立有非常良好的影響。
(二)制定合理的閱讀教學目標
小學高年級學生對于世界已經(jīng)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之前的學習中也有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他們對于書籍的需求不再是簡單、有趣,而是要在書中學會更多的內(nèi)容,接觸書中的“社會世界”。新課標提倡將教學目標分為三個維度:1.知識與技能。2.過程與方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前要對學生有全面的了解,深入挖掘教學內(nèi)容,并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活動。例如《不老泉》這本書的教學目標可以設計為以下幾個:1.了解故事梗概,并用自己的語言復述。2.從人物、主題等不同角度分析書籍,產(chǎn)生正確的體驗和感悟。3.明白書中蘊含的道理“人一直活著只是一種存在,不是真正意義的活著。”
(三)通過整本書閱讀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分析人物的行為明確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和哲學道理,并把自己帶入到文章當中,增加情感體驗,與人物產(chǎn)生共鳴。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可以正確掌握文章的內(nèi)涵,并潛移默化的提高寫作能力。整本書閱讀也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接觸到豐富多彩的書中世界,積累寫作素材。因此,教師要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將閱讀和寫作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通過帶領學生分析書中思想感情、哲學道理,使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充分的了解文章中的語言特色、寫作技巧、表現(xiàn)方式等,以此實現(xiàn)在掌握書籍內(nèi)容的基礎上有效的提升寫作能力。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整本書閱讀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有著一定的促進的作用。教師應該積極的使用整本書閱讀教學,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書目,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將整本書閱讀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
[參考文獻]
[1]劉芙蓉. 部編版教材下,如何運用策略進行整本書閱讀[J]. 課外語文,2020(13):76-77.
[2]陳慧. 部編版教材下小學生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指導[J]. 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