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的音樂教育對學生的思想情操有著重要的陶冶作用,同時,也對高校學生的自我綜合素養(yǎng)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在當下高校的音樂教育體系中,流行樂和古典樂是音樂教育體系中兩個舉足輕重的音樂教學模塊,都對音樂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音樂教育要在不斷的進步中進行新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其教育的目的是要提升高校音樂教育的教學質(zhì)量,從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自我綜合素養(yǎng)出發(fā),努力改進教學方式,探索新的教學途徑。筆者通過實踐考察與研究之后,認為流行樂與古典樂以及相關教學內(nèi)容可以進行結合教學。本文主要圍繞音樂教育的模式和教學的重要意義,以及對古典樂與流行樂的結合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 流行樂 古典樂 重要意義 教學措施
流行樂與古典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高校的音樂教育課堂上,音樂教師一般都會采用各自獨立的音樂類型教學方式,這不但對學生的音樂學習有一定的好處,而且可以使不同音樂類型的學習更加純粹化,但是,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自身的主觀認知對古典樂或者流行樂的教學方式有著片面化的認識,而忽略了音樂教學的綜合性。單一的片面化教學,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對音樂課程的教學而言,音樂教師可以在教學方式上進行探究,流行樂與古典樂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探索,對學生的音樂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流行樂與古典樂教學方法結合的意義
(一)提升高校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高校的音樂教育課程是高校素質(zhì)教育開展的課程載體,在音樂教育課程中,由于音樂的特殊感染力,其在給學生在一定的感官享受的同時,還可以給學生傳達一定的思想。在教授音樂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發(fā)揮學習引導者的重要作用,對學生進行音樂作品的指導性鑒賞,可以在無形中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和鑒賞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對高校音樂教學來說,流行樂和古典樂的教學相結合,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1]
(二)提升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
在高校的音樂教學課堂中,因古典樂和流行樂有著不同的音樂風格,使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會對流行樂和古典樂有一個側(cè)重和忽略的教學傾向,這樣不利于音樂教育的質(zhì)量提升。在當下的音樂課堂教學中,由于古典樂多為嚴肅、莊重的風格,而學生因自身年齡階段的特點大多不喜歡較嚴肅的音樂,往往對古典樂的接受程度較低,流傳性不高。流行樂的風格與形式都是較為輕快、活潑的,學生對流行樂的接受程度較高,總體流傳性較古典樂高。那么,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把相應的流行樂教學形式融合進古典音樂的教學內(nèi)容中,借助流行樂傳播方式的優(yōu)點,更好地進行古典音樂的教學。古典音樂的教學中,加上流行樂相應的風格特點,就能夠提高學生對古典音樂的學習興趣,這樣就可以在無形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道德情操,能夠更好地提高音樂教學質(zhì)量。[2]
二、高校音樂教育中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結合的策略
(一)改良古典音樂的表達形式
與流行音樂相比,古典音樂在表達形式與傳播形式上有著一定的不足,且由于古典音樂具有嚴肅、莊重的特點,對古典音樂學習者的音樂素養(yǎng)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從而使古典音樂的傳播與發(fā)展始終無法與流行樂的傳播與發(fā)展相比。古典音樂對鑒賞者也有著較高的鑒賞水平要求,學生的鑒賞力一般不能滿足其鑒賞要求,這就導致古典音樂受眾人群不斷流失、數(shù)量不斷下降,致使流行音樂的學習者多于古典音樂學習者。因此,在古典音樂的教學及學習過程中,要根據(jù)實際的教學活動,適當?shù)丶尤肓餍幸魳返慕虒W形式,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古典音樂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力和審美水平。[3]
(二)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教學的設備也在不斷地優(yōu)化更新,新媒體設備的課程教學應用程度越來越高。基于此,高校音樂教育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音樂教學設備以及信息技術。在現(xiàn)代化音樂教學設備的應用過程中,使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不斷提升,還可以借助信息化音樂教學設備把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學習方式相結合。
對古典音樂的教學就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音樂教學設備和信息技術,讓應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的古典音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促進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舉例來說,在貝多芬《英雄交響曲》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的音樂教學設備,讓學生了解曲目的創(chuàng)作背景,并探究相關的人物故事,讓學生更好地對古典音樂進行學習和賞析,從而提升音樂的教學質(zhì)量。[4]
(三)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認知
在進行高校音樂教學時,有時教師需要將一些基礎的理論知識進行細化分解,做到為學生更詳細地講解,而有些音樂課程當中所涉及的內(nèi)容,則需要教師將教學方式變得更加生動形象,進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認知。將高校音樂教學中古典和流行兩種形式的音樂結合在一起,就需要學生能夠?qū)σ魳坊局R有一定的認知。就流行音樂而言,大部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了解,因為很多大學生在課余時間都喜歡聽音樂放松放松,所以,在開展音樂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演唱自選的曲目,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音樂品位受到認可。而對古典音樂來說,教師可以利用播放視頻和音樂的方式,尤其是一些歌舞融合的音樂表演形式,更好地為學生介紹和展示古典音樂的魅力,提高大學生對音樂的認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相關知識。
(四)鼓勵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
在進行高校音樂教學時,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將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變得更加豐富有趣,學生可以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培養(yǎng)興趣,還能夠通過音樂表演和音樂創(chuàng)作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而教師在進行高校音樂課程教學時,將古典和流行兩種不同的音樂類型結合在一起,需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問題,鼓勵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例如,教師能夠?qū)⑦@種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結合的方式設為課堂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古典樂器對流行音樂進行演奏。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揚長避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音樂特長,自己進行創(chuàng)作。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流行和古典兩個類別的曲目進行改編創(chuàng)作,鼓勵學生在自由改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將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相結合,讓學生的音樂課程學習更加有創(chuàng)造性和自主性。學生能夠通過自己創(chuàng)作或是改編音樂更深入地學習音樂知識,感受音樂的魅力。
(五)在課堂上組織音樂比賽
大學時期的音樂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挖掘?qū)W生的潛能,因為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優(yōu)勢特長各不相同,所以,在音樂課程學習當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個人音樂表現(xiàn)力也是有很大差距的。在這種狀況下,教師要想將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結合在一起,就需要在課堂上組織多種音樂比賽,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鼓勵學生去主動展示自我,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肯定。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音樂潛能,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加入音樂學習中。
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不同類型的音樂才藝展示,如一些學生對古典音樂有研究,就可以表演古典婉約、富有意境美的曲目;而對流行音樂有更多研究的學生可以根據(jù)流行音樂進行編舞,這是極其富有活力和激情的。將古典類型的音樂和流行音樂結合在一起進行大學音樂課程的教學,能夠讓不同類型的音樂表演在融合交互中碰撞,使學生認識到不同音樂類型的美,從而更好地認知音樂。與此同時,學生在進行音樂表演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提高自身對音樂的興趣,繼而能夠更高效地學習音樂知識,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
三、結語
高校開設音樂課程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針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升方面,音樂教育離不開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學習與鑒賞。在高校音樂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教學,不僅有利于音樂教育的發(fā)展,更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興武.基于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的結合探究[J].戲劇之家,2017(3):202-203.
[2]廖云.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的結合路徑探討[J].好家長,2017(68):30-30.
[3]周一帆.分析大學音樂素質(zhì)教育中古典與流行的有機結合[J].明日風尚,2017(11).
[4]寧小兵.對普通高校大學生的流行音樂歌詞古典美的鑒賞能力培養(yǎng)[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7(6).
(作者簡介:馬一菲,女,河南牧業(yè)經(jīng)濟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音樂表演與教育)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