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婕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門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音樂是一門重要的素質(zhì)類學科,對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意義重大。因此,為了更好地保證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zhì)量,教師還需要將打擊樂器充分應用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通過打擊樂器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保證音樂教學效果。因此,內(nèi)容首先分析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探究打擊樂器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作用和具體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打擊樂器;小學音樂;課堂作用
與其他學科不同,音樂對節(jié)奏、音樂素養(yǎng)等要求相對比較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開展音樂教學的時候,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屬于關鍵。將打擊樂器應用到小學音樂中,能夠更好地利用打擊樂器的節(jié)奏感,為音樂進行伴奏,學生也能充分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學習中,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形式,同時有效挖掘?qū)W生身上的音樂潛能,保證音樂課堂教學質(zhì)量。
一、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程改革時代,音樂已經(jīng)成為小學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但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教師對音樂教學的重視度不高。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和家長依然習慣性將音樂當成副科,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心里對音樂的重視度就會大大降低,從而導致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不利于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1]。其二,教學內(nèi)容單一。很多小學音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喜歡照本宣科,教學內(nèi)容相對比較枯燥乏味,并且過于追求樂曲量,忽視學生興趣和習慣的培養(yǎng),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生難以長時間去集中注意力,音樂課堂教學質(zhì)量也會受到影響。其三,學生本身的問題。小學生年齡小,在這個年齡階段,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也不會太長,而想要更好地積累音樂知識,還需要學生耐心聽講,其不能擾亂課堂秩序。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在參與音樂課堂的同時,容易出現(xiàn)開小差的情況,學習效率普遍不高。
二、打擊樂器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作用
打擊樂器是小學音樂教學中,比較常接觸的一種樂器類型,將其運用于小學音樂課堂中,能夠起到比較好的教學作用,包括:其一,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課習慣。由于小學生的特性,很多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不利于良好聽課習慣的養(yǎng)成。引入打擊樂器之后,能夠充分利用打擊樂器的節(jié)奏感和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將學生帶入音樂殿堂中,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專注度,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課習慣[2]。其二,能夠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年齡小,各項思維能力都處于比較初級階段,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還需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智力的開發(fā)。引入打擊樂器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好奇心、鍛煉學生協(xié)調(diào)能力,同時打擊樂器需要學生動手操作,也更加符合小學生的特點,學生綜合素質(zhì)將會隨之提升[3]。其三,能夠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興趣。音樂是一門素質(zhì)類學科,在這類學科教學中,教師要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去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且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教學難度相對較大。引入打擊樂器后,學生通過打擊樂器,能夠?qū)W習和掌握到各種各樣的知識內(nèi)容,學習興趣也會更高,有利于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4]。其四,能夠提高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在新課程改革大環(huán)境下,教師在開展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時候,除了引導學生掌握音樂知識外,更需要注重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各項綜合素質(zhì)與能力,將打擊樂器引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能夠通過引導學生合作完成打擊樂器演奏,來鍛煉和提升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從而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
三、打擊樂器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具體應用
1.引導學生觀察和觸摸樂器
小學生年齡小,對于音樂和樂器的認識和了解不多,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將打擊樂器引入到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時候,首先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去觀察和觸摸樂器[5]。學生學習樂器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也就是說,隨著學生對樂器知識的了解越來越深,學習樂器的難度也會慢慢降低。而引導學生觀察和觸摸樂器,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樂器的內(nèi)在構(gòu)造和用途,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和樂器。不過,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和觸摸樂器的時候,需要有方法、有技巧地做好引導,否則讓學生胡亂嘗試,不但不會起到良好的作用,還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例如,在吉他學習當中,很多小學生可能在視頻或者圖片中看過吉他,但是沒有真正接觸過,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在引導學生觀察和觸摸樂器的時候,先讓他們觀察吉他的材質(zhì)以及吉他的形狀,讓學生對吉他有一個大概的認識和了解,隨后讓學生主動觸摸來了解吉他的聲音,學生在觀察和觸摸的過程中,好奇心也會被極大地激發(fā)出來,教師再開展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更快地投入到樂器學習中,音樂學習的真正目的也能發(fā)揮出來。
2.引導學生體驗打擊樂的美妙
當前,已知的樂器種類多種多樣,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對打擊樂器認識比較淺薄,所以教師想要將打擊樂器引入小學音樂教學中,還需要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打擊樂器的美妙,讓學生慢慢喜歡上打擊樂器,只有這樣學生參與音樂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才會更高[6]。
例如,為了更好地順應小學生的特點,教師可以多開展一些戶外音樂活動,類似“校園音樂會”等,讓學生嘗試自己演奏打擊樂器,學生在演奏打擊樂器的時候,需要手和大腦相互協(xié)調(diào),并且充分理解和掌握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學生就會認識和體會到打擊樂器的美妙,然后激發(fā)出濃厚的興趣,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也會隨之提升。
3.引導學生嘗試自主創(chuàng)編曲目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音樂主要教學目標之一,更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7]。因此,教師將打擊樂器引入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時候,還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創(chuàng)編曲目,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做好曲目選擇,然后通過打擊樂器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和靈感,最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動手來自己制作打擊樂器,通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音樂,來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能力,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打擊樂器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嘗試自己演奏打擊樂器,當學生習慣了打擊樂器之后,教師再引入小組交流的學習形式,讓班上的學生嘗試自己創(chuàng)編曲目,找到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主觀能動性將會大大提升,同時自身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學習興趣等都會隨之提升。
4.注重引導學生開發(fā)想象力
與其他樂器不同,打擊樂器與生活關聯(lián)性表達,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可以作為打擊樂器,包括鍋碗瓢盆等。所以,教師在將打擊樂器引入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時候,還可以注重引導學生開拓思維,利用自己的想象力來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音樂,久而久之,學生不但對打擊樂器了解更深,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積極性也會更高,更有利于學生音樂水平的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玻璃杯、易拉罐、塑料瓶等引入到課堂中,讓學生聽一聽生活中的聲音,并且嘗試自己利用這些東西來制作打擊樂器。類似“水杯琴”等,首先準備好幾個玻璃杯,讓學生逐個敲擊玻璃杯,感受玻璃杯的聲音,再在每一個玻璃杯中,加入不等量的水,通過調(diào)節(jié)的水的量來感受聲音的變化,從而制作成打擊樂器。學生在制作水杯琴的過程中,不但能很好地了解音樂的旋律,還能提升自身音樂審美和音樂素養(yǎng),教學質(zhì)量隨之提升。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將打擊樂器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打擊樂器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和觸摸樂器、引導學生體驗打擊樂的美妙、引導學生嘗試自主創(chuàng)編曲目、注重引導學生開發(fā)想象力來讓學生更好地熟悉打擊樂器,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曹玉潔.試論打擊樂器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J].新課程,2018,25(34):111.
[2]劉淑英.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識譜教學的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1(12):252.
[3]葛娟.動感十足氣氛熱烈:打擊樂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J].長江叢刊,2017,3(3):29.
[4]謝丹丹.自制打擊樂器讓孩子們享受成功歡愉[J].小學生(下旬刊),2017,24(12):73.
[5]黃麗娟.試析樂器教學在農(nóng)村小學音樂課堂中的作用[J].新課程,2018,17(31):79.
[6]黃芩.探析樂器教學在農(nóng)村小學音樂課堂中的作用[J].明日風尚,2018,26(23):268.
[7]齊碩.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神州,2017,2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