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個性化鉆研與集體備課本無沖突,但是在實踐過程中,由于集體備課的形式及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等原因,無形中形成了矛盾沖突,影響教師的個性化鉆研,造成集體備課的形式化,影響集體備課的質(zhì)量提升。對于其中矛盾的調(diào)和,關鍵就在于要形成集體和個人備課輪替機制,集體備課時提出個性化鉆研要求,要建立凸顯個人鉆研的備課流程。通過各方面共同作用,最終促成個性化鉆研和集體備課的有機共生。
關鍵詞?集體備課 ?個性化鉆研 ?矛盾調(diào)和
在集體備課展開的同時實際上也生成了集體聲音和個人聲音的矛盾,必須要對兩者存在的矛盾進行合理協(xié)調(diào),才能使集體備課和教師個性化鉆研兩者相得益彰,最大程度地集結(jié)眾人智慧,同時使得個性化鉆研的意義得到有效發(fā)揮。
一、集體備課與教師個性化鉆研矛盾生成的原因解析
1.集體備課形式容易導致個性化鉆研的惰性
集體備課的形式是同一科目的教師集中在一起,就特定課程內(nèi)容進行教案設計,在這個過程中,每位教師可以各抒己見,最終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課堂教學方案。在這種情況下,有的教師會有備而來,而有的教師可能毫無準備,并沒有對需要備課的內(nèi)容進行深入鉆研,也沒有就課程內(nèi)容進行主動思考,講課時,直接把集體備課的方案拿來應用??梢哉f,在一定程度上,集體備課的形式容易導致部分教師個人鉆研的惰性,從而影響了教師個性鉆研的進行[1]。
2.集體備課求同思維影響教師個性發(fā)展
集體備課過程中,雖然會強調(diào)以教師的個性鉆研為前提,但是由于眾多教師的參與,必然會對某個問題或環(huán)節(jié)有不同的意見,這使得教師之間需要進行辯論、論證,最終形成一個合適的方案??梢哉f,集體備課的一個重要特點便是求同,達成共識。雖然這種共識只是集體備課的一個最終結(jié)果,但是在共識追求模式下,教師在集體備課中就會有意無意地向達成共識靠攏,最終淡化個性化鉆研追求。簡單而言,集體備課的求同思維和教師個性鉆研有一定分歧,當前者較為突出時,后者便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3.集體備課中個人考慮抑制教師智慧發(fā)揮
集體模式中的智慧碰撞對于個人有很好的提升,但是教師有教齡之別,也有優(yōu)秀教師和一般教師的區(qū)別,每個人在教學方面的認知和理解有差異,教師自身對于經(jīng)驗的保留,以及不同班級、學科和教師之間潛在的競爭,會使得教師在集體備課時會有意識地保留自己的觀點??梢哉f,集體備課中的一些個人考慮會抑制教師的個性化鉆研,雖然這一點并不突出,但是在實踐中不可避免會存在,特別是在競爭氣氛較為強烈的學校內(nèi),這一點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二、集體備課與教師個性化鉆研矛盾的負面影響
1.造成集體備課形式化
集體備課是把原本各自備課的學科教師集中在一起進行備課,意圖通過群策群力聚眾家之長,形成特定課堂的精彩教案。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師都能夠在集體備課時先行積極準備,關于課程內(nèi)容形成自己的思考,有的教師在集體備課中還有所保留,這樣會弱化集體備課的內(nèi)涵價值,使得集體備課形式化,脫離了集體備課的初衷。因此,從集體備課的形式和價值統(tǒng)一化來說,有必要對集體備課和教師個性化鉆研的矛盾進行協(xié)調(diào),以便于集體備課的展開更加實至名歸。
2.抑制教師個性化鉆研意愿
集體備課為教師的惰性留下了可乘之機,影響了教師的主動鉆研,在各種利益考慮下,集體備課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師個性化鉆研的意愿,使得原本要進行個性化鉆研的教師由于集體備課的原因,而不愿意進行個性化鉆研。這顯然和集體備課的意圖是相悖的,為了促進教師個性化鉆研,必須要對集體備課和教師個性化鉆研的矛盾沖突進行調(diào)和[2]。
3.降低集體備課質(zhì)量
集體備課集結(jié)眾人智慧,相對個人單獨備課,應該更為高效,但是高效是以眾多教師做足個性化鉆研為基礎。在部分教師并沒有進行個性化鉆研的情況下,集體備課相當于在部分教師沒有思考的基礎上就進行,使得教案的探討一直浮于表面,難以下沉到較深的層次,從而建構(gòu)的教案并不能深入考慮到學生、教材內(nèi)容等各方面的問題處理,最終降低集體備課質(zhì)量。由此可見,必須要對兩者的矛盾沖突進行調(diào)和,才能形成集體備課和教師個性化鉆研相得益彰的格局。
三、集體備課與教師個性化鉆研矛盾的調(diào)和思路
1.形成集體和個人備課輪替機制
集體備課過程中,眾多教師必須要同時在場,各人就教案內(nèi)容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顯然有了時間和主體方面的要求,必須要從投入和回報方面來衡量,才能使集體備課的價值最大化。從教材內(nèi)容來說,并不是每節(jié)課的內(nèi)容都需要深入探討,有的課堂內(nèi)容相對復雜、教材內(nèi)容較多、能力目標要求較高,而有的課堂內(nèi)容只是簡單的基礎知識,主要是基礎知識的識記和掌握。如果不加選擇地對所有課時進行集體備課,就會造成集體備課形式化問題,并且增加教師的疲憊感,影響教師的個性化鉆研意識。從集體備課的初衷來說,集體備課的一個重要目的是通過集體備課培養(yǎng)青年教師的備課能力,但是過多的集體備課會使得教師對于集體備課產(chǎn)生麻木感,反倒影響了集體備課的目標達成。由此可見,學校需要開展集體備課,但是從教師個性化鉆研考慮,還需要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交替進行,兩者間隔進行,從機制上使教師個性化鉆研和集體備課相容共生[3]。具體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第一,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的交替頻率。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的交替頻率關系著集體備課的作用發(fā)揮和教師個性化鉆研的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兩者成反比例關系。對于兩者的比例確定可以從集體備課和個性化鉆研的價值出發(fā)來衡量。一般來說,學校大多是以個體備課為主,然后在一個學期內(nèi)規(guī)定一定的集體備課次數(shù),并對其中的時間間隔進行限定。第二,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的內(nèi)容選擇。在集體備課時,需要選擇合適的集體備課內(nèi)容,使每一次集體備課都能充分發(fā)揮作用,集體備課之外的內(nèi)容都是個人備課的內(nèi)容。第三,集體備課的個人要求。相對于個人備課,集體備課的數(shù)量較少,這就需要集體備課的效益最大化,為了使所有的教師都能受益于集體備課,要求每個教師在集體備課之前都要基于平時個體備課時的問題進行總結(jié),結(jié)合自己的個性化鉆研,提出自己的問題,或者是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考,然后在集體備課上進行呈現(xiàn),由眾人來共同探討,在這種情況下,間隔進行的集體備課才能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對課程教學的指導意義。
2.提出集體備課后的個性化鉆研要求
個性化鉆研耗神費力,需要教師投入大量功夫,對于教學有強烈責任心和使命感以及成就感的教師來說,即便是在集體備課模式下也會積極進行個性化鉆研,但是也有部分教師由于惰性、固化思維等原因,難以投入到個性化鉆研中,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通過外力施壓方式督促教師進行個性化鉆研。
第一,集體備課之后要求進行二次備課。集體備課有利于教師智慧集中,為每個教師都提供了共同的教學方案,但是集體備課的進行也會使得部分教師不能真正進行個性化鉆研,在此情況下,就必須要在集體備課進行的同時,讓教師還能夠進行個性化鉆研。每個學科教師對應的班級情況各不相同,學生的基礎和狀態(tài)以及班級的階段目標都有一定差異,在這種情況下,集體備課統(tǒng)一的方案未必就完全適合特定班級教學使用,因此在集體備課之后,還可以要求教師進行二次備課。二次備課是指教師結(jié)合本班級的情況,以及自己關于課程的理解,對形成的共同教學方案進行局部調(diào)整,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進行主動思考,二次備課進行的過程實質(zhì)上就是教師的個性化鉆研過程。
第二,集體備課后要求個人寫教后札記。集體備課是在課前進行的課堂教學設計,是關于課堂教學的前期規(guī)劃,而課堂教學是實際發(fā)生的教學活動。規(guī)劃和活動并不會完全一致,在課堂教學中,會出現(xiàn)各種意外情況,如課堂教學時,學生關于問題的反映完全和集體備課時眾多教師對于學生的提問設計不一致,或者是集體備課時設計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時并不容易為學生理解,等等。集體備課目的是為了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只是教條地按照集體備課的成果來進行教學,就談不上有個性化鉆研。為了促進教師的個性化鉆研,就必須要求教師在集體備課的課堂實踐后,對于課堂教學實際情況的意外和生成,要寫下教后札記,對課堂教學實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以及問題的解決方案,以便于以后的實踐經(jīng)驗教訓總結(jié)[4]。
第三,集體備課實踐后要求交流修改。集體備課的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這樣的目的決定了集體備課不會由于課堂教學的完成而完成。為了使集體備課和課堂教學的分歧以及空白得到完善和補充,就必須在課堂教學后對于集體備課的成果和課堂教學實踐進行審視反思,而這也是教師個性化鉆研發(fā)揮的機會。每個教師在課堂教學上都會形成不同體驗,因此可以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后進行相互交流,并對原有的方案進行合理調(diào)整,這樣也有利于教師個性化鉆研的進行。
3.建立凸顯個人鉆研的備課流程
雖然集體備課和個性化鉆研有一定沖突,但是從根本上來說,集體備課以個性化鉆研為前提,集體備課的成果應該是眾多教師個性化鉆研的結(jié)果綜合。因此在對兩者的矛盾進行調(diào)和時,一個重要方法便是針對集體備課可能形成的消極影響,在環(huán)節(jié)或流程等方面進行針對性調(diào)整。
第一,設置個性化鉆研環(huán)節(jié)。集體備課以個性化鉆研為基礎,只有眾多教師都關于特定內(nèi)容進行深入思考,才能在集體備課時,形成眾人智慧的碰撞。但是由于環(huán)節(jié)設置問題,很多集體備課往往跨越這個環(huán)節(jié)直接進入到集體備課環(huán)節(jié),教師的個性化鉆研成為一種自覺行為,在這種情況下,部分教師就難以積極進行個性化鉆研活動。因此為了確保這一前提基礎的存在,就需要針對集體備課設置個性化鉆研的環(huán)節(jié),使用制度方式要求教師進行個性化鉆研。個性化鉆研可以在課堂教學的事前、事中、事后各個階段來進行,集體備課關于個性化鉆研的環(huán)節(jié)可以設置在兩個時間段,一個是集體備課前,一個是課堂教學后。即整體下來,集體備課的環(huán)節(jié)流程可以設置為個人鉆研——集體備課——課后集體討論[5]。
第二,設置個人隨機發(fā)言環(huán)節(jié)。一般在集體備課時,往往都會有專人發(fā)言,然后其他教師圍繞發(fā)言來討論教學設計的各個方面的內(nèi)容,由于在這個過程中,有專人進行引題,然后其他人圍觀,這就使得課題的提出者往往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而其他人的發(fā)言次數(shù)和內(nèi)容并不確定。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參與發(fā)言的教師往往就有了溜號或偷懶的機會,或者是只聽不發(fā)言,或者是就題論題說幾句不咸不淡的話,難以形成教師個性化鉆研的壓力。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在集體備課時,按照專人發(fā)言的形式,但是對于其中的人員并不固定,隨機抽選,這就意味著每個教師都可能成為備課中的發(fā)言者,如果自身沒有做好準備,就很容易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掉鏈子,為了使自身在集體備課時更為主動,教師就會更加主動做好準備,先行進行個性化鉆研。
第三,建立個人發(fā)言評價機制。備課對于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來說,可謂是駕輕就熟,雖然在集體備課中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也會獲得一些靈感,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集體備課對于學科水平或者剛?cè)肼毜哪贻p教師而言受益更大??梢哉f,集體備課的模式是大家共享備課成果,提供資源輕多的教師和提供資源較少的教師并沒有獲得差異性回報,投入和回報的不成正比也會影響個人鉆研的積極性。因此為了鼓勵眾多教師的積極鉆研,還需要在集體備課中設置相應的評價機制,使表現(xiàn)較好的教師得到肯定,并能夠在其他方面得到回報,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刺激教師的鉆研積極性。
集體備課和個性化鉆研的矛盾沖突并不是根本上的沖突,通過合適的方式調(diào)整,集體備課和個性化鉆研必然可以相融共生,最終提升學校教研備課水平。
參考文獻
[1] 孫曉雪.教師集體備課的現(xiàn)實困境及突破策略[J].教育探索,2016(04).
[2] 王樹文,韓小玲.以集體備課為抓手深化診斷實驗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7(08).
[3] 萬更劍.發(fā)揮集體備課作用促進青年教師成長[J].學周刊,2016(25).
[4] 李金華.走向“課例研究”式的集體備課[J].新教師,2017(05).
[5] 徐艷偉.教師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影響因素及策略優(yōu)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23).
[作者:熊昌萍(1982-),女,重慶豐都人,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學前教育學院,講師,碩士。]
【責任編輯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