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地心
摘要:“去遠方”是一門夢想課程,它為學生提供研學機會。從計劃雛形到開啟旅程,學生需要經歷“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復盤反思”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關鍵詞:去遠方;夢想課程;研學旅行
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個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的《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指出,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正值這時學校開設了“去遠方”夢想課程。2018年,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qū)白塔小學的方案在全國去遠方夢想方案中脫穎而出。學生插上了飛翔的翅膀,開啟了“赴百年之約,追溯唐英爺爺”的行程。從計劃雛形到開啟旅程,學生經歷了“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復盤反思”的過程,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一、制定計劃
“去遠方”計劃從選擇目的地到確定交通方式,再到安排每日的行程,一切都要在行程之前計劃清楚。
在選擇目的地時,學生翻閱了很多有關文化古跡的書籍,整理了相關資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受到了文化的熏陶,而且還增長了很多傳統(tǒng)文化知識。最終確定目的地是景德鎮(zhèn),因為那里有悠久的陶瓷文化,有眾多偉大的陶瓷工匠。
在確定交通方式時,學生比較了各種出行方案的優(yōu)缺點,包括交通工具、購票方式等,確定了適合整個團隊的安全、省時又省錢的最佳方案。
學生需要在制定每日行程時反復思考怎樣才能適合團隊出行,在一次次推翻計劃、重新制定計劃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如何有效溝通,如何相互合作。
二、實施計劃
2018年8月7日,學生踏上了七天的行程。在七天的研學時間里,學生參觀了中國陶瓷博物館、古窯、御窯址、陶溪川陶瓷文化創(chuàng)意園、唐英學社、樂天陶社、浮梁古縣城、陶藝街等多個景德鎮(zhèn)的著名景點。
8月8日,到達景德鎮(zhèn),當天晚上參觀了第一個景點——三寶國際陶藝村。學生被古色古香的小樓、鮮明生動的壁畫、琳瑯滿目的陶瓷作品深深地吸引。在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時,學生看到了教材上介紹的四大瓷品,更直觀、深入地了解了古代瓷器的發(fā)展歷程。在樂天陶社,學生親自制作青花瓷作品,體驗陶瓷的變化之美。學生還去了陶瓷集市,感受最真實的景德鎮(zhèn)陶瓷文化。8月14日,學生結束了七天的研學之旅。學生在旅行中能夠溝通合作,相互幫助,共同體會景德鎮(zhèn)的陶瓷文化。
在景德鎮(zhèn),學生見到了陶瓷行業(yè)欣欣向榮的景象,感受到了陶瓷文化扎根于每一個景德鎮(zhèn)人的心中。唐英的偉大不僅是他制作了多么精美的瓷器,而是他身上散發(fā)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將流傳千古。一塊“佑陶靈祠”匾,包含了他對工匠們的尊重和敬畏。仿古與創(chuàng)新儼然是學者精神的一種體現(xiàn),可見他受到景德鎮(zhèn)人的愛戴,人格魅力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樣的精神叫我們如何不驕傲?如何不歌頌?如何不傳承?
三、復盤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每一天行程過后,學生就會坐在一起,反思這一天完成了哪些計劃,沒完成哪些計劃,以及沒完成的原因,自己有哪些收獲,又有哪些地方做的不足。在整個行程結束后,學生對整個行程做了全面反思。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是,盲目走過的路不會成為心靈的財富,唯有用心去體驗、去沉淀,才能領悟與收獲旅行真正的意義。“去遠方”課程既為學生準備了書,又為學生指明了路。一路上瀏覽風景,一路上品味知識,一路上提高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論集[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