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慧
◆摘 ?要:在教育不斷進步且被人們所重視的背景下,學生的教育程度以及綜合素質(zhì)被看作是一個國家未來是否強大的重要因素。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其未來的影響是深遠的。但又由于學生的年齡尚小,還未能具備完整的獨立思考及自主探索的能力。所以師生互動是低年級語文教學方法中的重點。本文主要談論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重要性及具體實現(xiàn)方法,目的在于幫助低年級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并對其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師生互動;低年級教學;小學語文
一、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意義
1.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習熱情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剛剛對學習有了一個簡單的認識,抱著好奇心進入了校園。如果這時就直接切入學習主題,對愛玩且注意力不易集中的低年級學生來說會是一種高難度的挑戰(zhàn),從而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及信心。先培養(yǎng)出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今后的學習也算是事半功倍。再通過一些小獎品,小游戲等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從而調(diào)動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
2.引導自主思考,建立學生信心
學習語文首先要培養(yǎng)一個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如果教學中全程是老師引領,學生只一味跟隨老師的思路,這樣對其學習及生活都會造成很多的困難。而低年級的學生脫離家人的保護進入一個陌生的集體環(huán)境,很容易感覺自己受到忽視。當學生表現(xiàn)出自己的獨立思維及自信時,老師要及時對他們的表現(xiàn)給予鼓勵和肯定。并且還可以引導更多的學生向其學習,建立學生的信心,讓學生體會到思考和學習的樂趣。
3.剖析晦澀文章,幫助學生理解
整片文章的理解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是一件較難的事情。一部分原因是他們之前接觸的語文都是以語音,圖片或者動畫形式呈現(xiàn)的。所以還未建立起對整篇文章的獨立理解領悟能力。其次就是學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較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師生互動要充當?shù)木褪瞧渲械臉蛄?,首先是管理班級紀律,將外界干擾因素將至最低。然后就是把課本里的內(nèi)容通過師生互動融入到學生的學習中,這樣能夠更好地幫助低年級學生培養(yǎng)理解能力,鍛煉思維方式。
二、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方法
師生互動這一教學理念現(xiàn)在越來越被重視,因為大眾已經(jīng)意識到了機械化學習的弊端,轉(zhuǎn)而強調(diào)學生的參與和老師的引導相結(jié)合的教育方法。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更是一種高效培育學生自主思考及理解能力的方法。
1.利用視頻,游戲等更加直觀有趣的方式互動
在低年級學生中,由于需要認識的漢字數(shù)量急劇上升,如果僅僅通過課本上的字讓學生學習,容易出現(xiàn)厭煩消極等心理。學會集中注意力是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而單一枯燥的課堂極易使學生感到疲憊不堪。首先老師要掌握一節(jié)課自己主動教授知識的時間,既不能過長讓一節(jié)課變成“填鴨式”教育,又不能過短讓學生學不到知識。良好的課堂形式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師生間高度的參與感,第二是在其中能學到知識,第三是讓學生和老師都感到輕松。老師應該具備較強的應變及課堂控制力,從而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悅卻又不失紀律的環(huán)境。利用游戲、動畫、繪本、表演、手勢等方式,培育起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二年級上冊第十七課《難忘的潑水節(jié)》時,可以給學生們放一些有關潑水節(jié)的視頻,還可以帶領學生組織一次小的潑水節(jié)活動,以此讓他們體會到文中所描寫的真實感受,由生活入課本,便于學生的理解,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興趣。
2.低年級語文教學,也是培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時刻
低年級語文教學并不只是讓學生識字讀書,更多還是對學生思維方式,日常習慣等的培養(yǎng)。例如:二年級上冊第十二課《坐井觀天》,就告訴學生不要把自己限制自己的學識和眼界。二年級下冊第十二課《寓言二則》中,分別講述了亡羊補牢和揠苗助長的故事。告誡學生犯了錯誤就要及時改正。而違反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便會事與愿違。因為低年級學生的思想還未發(fā)育成熟,模仿能力又較強,就可能會對一些不正確的行為進行模仿。作為低年級學生的老師,應該具備引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能力。若發(fā)現(xiàn)學生有錯誤的想法和觀點,應立刻通過師生互動進行干預及糾正。
3.變換師生角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自古以來的教學中,都是老師站在講臺上不斷地輸出,將知識灌入學生的腦中。但事實證明,這樣不僅不能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還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造成巨大傷害。在適當?shù)膱龊献寣W生站上講臺展現(xiàn)他們的獨特思想,不但對學生來說是一種突破,老師也有可能學到一些不一樣的知識。例如:在二年級下冊第十三課《畫楊桃》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拿出一個道具,邀請所有的學生在不同的角度觀察,然后讓學生上臺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進而還可以讓持有不同觀點的學生之間進行討論。通過學生間討論出來的結(jié)果,讓學生講述這篇文章帶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老師在其中扮演一位傾聽者,不時表示對學生的鼓勵態(tài)度。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還使師生角色調(diào)換,讓學生對之后的教學更加感興趣。
三、結(jié)語
師生互動教學已經(jīng)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應用于課堂,這種教學方法有效改變了之前的師生關系,更加強調(diào)了信息的雙向交互,給予了老師與學生之間平等而自由的溝通渠道。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雖并未掌握完整的思維能力,但這更是老師所需要重點培育的地方。不但要做到能讓學生輕松理解課本,又要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能力,最后能夠?qū)⒄n本中所學到的道理應用于生活和往后的學習中。加強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讓每一位學生更愛學,更會學,學的更輕松愉快。
參考文獻
[1]趙旭蘭.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研究[J].名師在線,2020(14):29-30.
[2]金穎.小學語文教學師生有效互動探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5):39-40.
[3]董玉和.探究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課程教育研究,2020(18):69.
[4]車永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方法的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20(1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