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愛華
摘要: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豐富的活動吸引學生主動體驗,踐行對道德的認知,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本文從課堂辯論、游戲活動、小品表演、故事講述等角度,闡述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活動課堂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 ?活動課堂? ?道德素養(yǎng)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建立與社會實踐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參與豐富的活動,在體驗與踐行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開展活動教學,活躍課堂教學氣氛,集思廣益,開闊視野,促進學生理解知識。在活動教學中,師生之間彼此分享信息,進行情感互相溝通,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活動教學能讓學生辨析不良的社會現(xiàn)象,讓學生的價值觀獲得潛移默化的變化,促進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
一、在課堂辯論活動中深化道德認知
事物有對錯、善惡之分,所以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意識,讓學生明辨是非。但是,有時學生會被外在現(xiàn)象迷惑,做出如考試作弊、抽煙喝酒等錯誤行為,影響了學生健康成長。因此,教師要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作為德育的主陣地,通過辯論活動讓學生形成辨別真?zhèn)蔚哪芰?。在辯論中,每個學生的觀點與他人產生智慧的交融和交鋒,使學生思考得更全面、理解得更深入,從而產生“1+1>2”的效果。
辯論不是簡單的知識點再現(xiàn),而是通過正反雙方觀點的表述,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即使一些學生的論據(jù)、觀點顯得稚拙,但這都是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學生通過辯論,能令思想得到碰撞,情感得到升華,并在其中權衡利弊,分析得失,解決心中疑惑,在辯論中提升自己的聰明才智,促進人們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合作。
二、在游戲活動中提升品德素養(yǎng)
一個人的力量固然有限,但一個群體的力量不容小覷,在分享與合作的經濟時代,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將游戲融入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掌握所學知識。同時,游戲還能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促進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
游戲不僅是“玩”,還要與教學內容相聯(lián)系,讓學生在“玩”的同時悟出其中蘊含的道理,感受團隊的力量。
游戲教學活動一般包括情境創(chuàng)設、規(guī)則制訂、活動開展、問題討論、情感升華等,教師要帶領學生主動參與游戲,發(fā)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讓他們在自主體驗中獲得真實感受,提升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另外,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一些游戲引入課堂,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獲得真實體驗,為學生提升品德素養(yǎng)奠定基礎。
三、在小品表演活動中提高適應技能
社會適應技能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而現(xiàn)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是父母的寵兒,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生活起居被包辦,生活自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不足。小品能以簡短的內容反映深刻的現(xiàn)實問題,使現(xiàn)實問題在課堂中“再現(xiàn)”,深受學生青睞,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評判小品內容,讓學生感受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吸引力。通過表演小品,學生能獲得強烈的感官體驗和深刻的思想啟迪,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易于理解。
在小品表演過程中,學生可以融入角色,有感而發(fā),權衡對與錯,從而深化思想認識,形成良好的品質。
四、在故事講述活動中體悟豐富情感
近年來,學生親情冷漠的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學生任性自私,不關心父母辛苦,甚至出現(xiàn)頂撞教師、辱罵父母的現(xiàn)象。很多故事蘊含著大道理,有著巨大的教育價值,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故事這一教育資源,讓學生聽聽身邊的真人真事,獲得真實感悟,讓學生在體驗親情、豐富情感中實現(xiàn)自我教育。
如在教學《親情之愛》時,教師可以故事導入:“在2017年的一天,呂某和妻子、女兒一同乘坐大巴駛離九寨溝溝口時,被地震引發(fā)的巨石砸中,呂某為護住女兒,失血過多離世,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女兒的重生?!苯處熡酶腥说墓适伦寣W生感受到父母付出的愛,而這些正是被學生熟視無睹,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故事的講述讓學生在腦海中重溫了父母操勞的畫面,回味了最令自己感動的生活片斷,并與同學分享。通過交流,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滿著父母對自己的愛,感受到父母愛的無私,懂得感恩父母、回報父母。
總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以活動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提升學生對道德價值的認知。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h八巨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