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我情緒的調節(jié)是班主任老師必備的教學技能。大專院校的學生心理雖然逐漸轉向成熟,但是面對很多實際問題學生的獨自處理能力還是稍顯不足,甚至因為自我意識過強拒絕接受其他人的建議,這對班主任開展教學工作是有很大的心理挑戰(zhàn)的。很多問題的出現都會使人產生負面的心理情緒,大專班級的學生多而散、工作繁雜,在班級管理上會有一定的難度,本文接下來將結合大專院校的情況來對大專院校班主任工作中自我情緒的調節(jié)進行分析。
關鍵詞:大專院校;班主任工作;自我情緒調節(jié);班級管理
引言
引導學生健康發(fā)展一直都是老師的重要責任,不同學生時代學生的狀態(tài)也是不一樣的,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我意識也會越來越強,老師需要開展的教學工作也需要老師更多的耐心與細心。大專時期的學生生活逐漸豐富,但是由于生活經驗不足總會出現學習、生活、情感、家庭等多種狀況和問題,這些都會給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造成影響,而這些問題都需要老師的正確耐心引導,這時就需要老師在開展工作的時候有足夠的自我情緒調節(jié)的能力。
1老師在工作中正確處理自我情緒的意義
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一個老師的基本師德風范,如果老師總是以粗暴的方式來解決教學工作中的問題是十分不可取的,盡管喜怒哀樂是每個人都會擁有的情緒,但作為育人樹德的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其情緒的走向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教室氣氛往往是由教師的情緒決定的,教師的情緒往往牽動著學生的心態(tài)。所以老師心胸開闊,不僅可以促進課堂氣氛的融洽友好,還可以給學生樹立積極樂觀心態(tài)的榜樣,因此教師情緒的自我控制與調節(jié)十分重要,這也是衡量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重要標準。
2老師在工作中正確處理自我情緒的方式
處理人際關系一直都是人們踏入社會中的重要工作技能。教育在傳統的教育環(huán)境中,老師與學生一直處于主動與被動的關系,類似于上下級的模式,而在學校這種特殊環(huán)境中師生之間的相處模式過于“階級化”會讓師生的關系逐漸疏遠緊張,到時師生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彼此越來越陌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很容易產生隔閡;部分老師之間在某種程度上一直都存在著競爭的關系,所以有時候老師之間總是有著微妙的緊張關系;而家人除了會帶來生活中的溫暖,也會帶來生活中繁雜瑣碎的問題,有時候家庭中的情緒如果處理不好的話也會將問題帶入校園工作當中,從而影響教學工作的開展。所以老師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學會處理和學生、同事還有家人之間的關系,要多溝通、多交流,嘗試相互了解、相互理解,進而達到消除隔閡,相互寬容,相互理解。
2.1正確處理和同事之間的情緒
即使是在學校這樣一個充滿知識素養(yǎng)的教學環(huán)境中,老師之間也難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工作競爭的問題,在如今的大專教師工作當中,會有學術研究、教學績效考核、學習進修、教學福利和職稱評定等不同程度的競爭機會,這不僅會給老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壓力,同時也會給老師之間的同事關系帶來緊張的情緒,這種情緒不僅會影響老師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巨大的壓力也會衍生出很多的負面情緒,給老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阻礙,影響事業(yè)的正常發(fā)展。首先老師要學會正確地看待學校設定的教學制度,讓自身和同事之間形成健康的競爭關系;其次是主動和同事之間建立團結合作的人際關系,讓同事之間放下戒心,拋開競爭雜念,可以在平時多交流探討學術知識和教學經驗,讓彼此可以相互幫助,取長補短,進而可以共同在事業(yè)上上升進步。最后是老師在面對工作中帶來的壓力時可以報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多學多看,努力提升自我,進而樹立自身工作的自信心。
2.2正確處理和學生之間的情緒
學生通過不斷地成長,在到了大專時期就逐漸形成了強烈的獨立自我意識。同時這一時期的學生在心理和行為上都存在著極大的不穩(wěn)定特性,導致學生的情緒變化很大,起伏不定,各種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關系好的時候可以和你如親人一般,關系差的時候又會視你如敵人,而這種大起大落的情緒也很容易牽動老師的情緒,造成老師的遇事沖動不冷靜,在老師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很容易出現不理智的行為,從而引發(fā)問題的惡化,對老師的教學工作十分不利。所以當面臨和學生之間的問題時,首先老師在面對學生的時候要學會控制情緒,以最飽滿的理智去面對突發(fā)的問題,及時控制事態(tài)的嚴重,用足夠的耐心去疏導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的正確思想,從而逐步地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其次就是老師在平時要和學生多交流多溝通,積極地去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探究學生的所思所想、認識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而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來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最后是老師要嘗試著和學生拉近關系,比如在生活上給予適當的幫助,逐漸成為學生的朋友,讓學生消除對老師的戒備心理,從而打破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階級關系”。有好的師生關系能對老師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助益,同時也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
2.3正確處理和家人之間的情緒
人在對事物的理性情緒反應可以得到理性的處理結果,同時如果人用非理性的情緒來面對事物那么在處理問題上就容易出現失控狀態(tài),甚至有可能會朝糟糕的方向發(fā)展。根據官方的情緒認證來說,想要緩解內心的負面情緒,就要理智地分析大腦中的各種觀念,然后及時地樹立合理健康的觀念。老師在家庭之中難免會遇到柴米油鹽的磕磕絆絆,些些繁雜的生活細節(jié)很容易讓人心中滋生負面情緒,這種情緒如果不及時地加以控制,不僅會影響到和家人的生活和諧,還會被帶到工作中來,從而堆積出更多的負面情緒,從而影響工作的開展。老師也需要家人的支持,家人的愛護,建立一個和諧的家庭是每一個家庭成員需要承擔的責任,所以老師在面對家庭問題時需要及時地和家人做理性的溝通,還要有開朗積極的正面心態(tài)。老師可以在平時的生活多抽出時間和家人參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集體活動,以此來促進家人之間的關系,也可以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子,多認識一些人,多接觸一些事物,人在開闊視野的時候在某種程度也可以陶冶情操,調節(jié)心情。教師在為自己營造積極健康的社會和生活環(huán)境時,能給自己帶來健康的心理情緒,這也是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的關鍵。這樣老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也能有一個積極正能量的心態(tài)。
結語
總而言之,大專院校的班主任工作是非常煩瑣復雜的,身為班主任不僅要給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還要充當學生正己言行的鏡子,讓學生通過老師可以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從而繼續(xù)發(fā)揚自身的優(yōu)勢和彌補糾正自身的缺點。但是就算這個職業(yè)是神圣的,但是擔任這個職位的老師卻是普通人,也會有屬于自己的情緒,所以身為老師要學會在逆境中調節(jié)自己的負面情緒,用正確健康的心態(tài)來面對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幫助學生得以健康地成為祖國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孫建群,田曉明,李銳.情緒智力的負面效應及機制[J]. 心理科學進展. 2019(08)
[2] ?陳煦海,張蓓.教師情緒能力及培育路徑分析[J]. 當代教師教育. 2019(01)
[3] ?周慧.情緒智力:概念、理論、測量及提升策略[J].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9(03)
[4] ?李明蔚,毛亞慶,毛涵穎.特質情緒智力及其在教師研究中的運用[J]. 現代教育管理. 2019(10)
作者簡介:湯憲偉(1987年5月17),男,漢族,廣東省茂名人,星海音樂學院學士,廣東茂名幼兒師范??茖W校音樂學院理論與公共音樂教研組組長,研究方向:樂理、視唱練耳、和聲、復調、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電腦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