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鑫
摘?要“生活化”是初中政治課程改革的重要價值取向。政治是社會生活的規(guī)范和基礎。社會發(fā)展對學生多樣化的發(fā)展需求呼喚著政治課堂教學要“回歸生活”。緊密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在現實經驗和體驗中彰顯生命活力,能讓課堂洋溢生活的氣息,更有利于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
關鍵詞 初中政治;高效課堂;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7-0174-01
初中政治作為促進學生德育發(fā)展的必修課程,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中占據重要作用。政治原本蘊含于生活,但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社會生活的眼中脫離,阻斷了學生的品德發(fā)展的途徑。隨著基礎教育的有序推進,要讓教學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實現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
一、以生活化素材,補充教學內容
(一)融合學生生活,汲取鮮活資源
在政治教學中教師大都是以一些典型人物的事例來佐證教學內容,這些事例雖然經典,但由于缺乏可比性,與學生生活較為遙遠,難易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因此,在生活化教學模式下,教師可有意識地把與學生生活高度相關的資源融入教學中,讓學生在現實生活問題中思考、探索和體驗,獲得直接和間接經驗。比如,《青春萌動》這節(jié)課,教師可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一個男生的萌動,他的同桌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女生,由于她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家里只有女孩和年邁的奶奶,在相互的接觸過程,男生經常在生活、學習上給予女孩幫助,久而久之,男孩逐漸喜歡上了這個女孩。那么他的想法正常嗎?這一事例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在分析與探究事例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理性的控制青春期的萌動。
(二)引用時政熱點,體現與時俱進
政治是一門與時俱進的學科,是以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處理的社會及生活關系問題為主線,但同時也整合當前的時政熱點,讓學生學會關注社會發(fā)展。因此,生活化教學中引用時政熱點,能讓教學內容更具有真實性、新鮮感和感染力。在《守護生命》一課教學時,可結合2019年新冠狀疫情這一熱點問題,在疫情面前,廣大醫(yī)務工作者默默堅守,他們?yōu)榭箵粢咔闊o私付出,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上,無數個逆風而行的醫(yī)護人員用自己的行動守護者廣大市民的生命安全。在課堂中,引用這一熱點問題,充分體現了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也更容易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
二、以生活化方法,豐富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引起學生共鳴
建構主義十分注重在真實且富有生活的情境中教學。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學習與體驗,有利于引起學生共鳴,用自己的經驗去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在講《悄悄變化的我》一課時,首先讓學生觀看一段有關筆者青春期成長過程的視頻,學生產生共鳴,青春帶著一份特殊的邀約款款而來,處于青春期的我們無論是身體還是內心都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也要面臨人生中一些新的問題,接著順勢讓學生認真思考自己身體的變化,完成一年前的筆者和現在筆者在身高、體重、肺活量、奔跑速度等方面的比較。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學生意識到自己進入了青春期,進入了身體發(fā)育最重要的時期。
(二)設計生活化問題,激發(fā)學生好奇心
科學的設疑,是誘導學生學習和激發(fā)學生好奇心的重要驅動力。在生活化課堂中,緊密聯(lián)系和貼近學生生活設計問題,既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也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三、以生活化實踐,鞏固教學效果
(一)生活體驗,提升生活感悟
實踐活動是課堂教學的拓展與延伸。政治教學的目的實現學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發(fā)展。僅依靠課堂知識的灌輸遠遠不夠,因此,開展專題調研、社會考察、實踐體驗等課外生活實踐,不僅可讓學生從傳統(tǒng)的習題演練中解放出來,還可以拓展學生知識技能,讓學生在體驗中提升生活感悟。在《愛的家人間》一課教學后,讓學生回歸家庭,幫助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此過程中,要學會與父母進行溝通和交流,最后以日記的形式將本次活動的整個過程及感悟記錄下來,這樣在生活體驗和語言表述的活動中,讓學生掌握與家庭的溝通方法,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感悟。
(二)主題活動,豐富道德體驗
初中生正處于人生價值觀和情感態(tài)度形成的關鍵時期,在生活化課堂選擇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實踐主題開展課外活動,能夠更好地豐富學生道德體驗。在教學《做守法的公民》單元內容時,開展“知法懂法,法律根植我心中”的主題活動,首先邀請檢察院老師為學生講解“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知識講座,然后通過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視頻分析,讓學生意識到知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最后帶領學生有序參觀整個法治執(zhí)行基地,讓學生感受到法律的威嚴性,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并感受我國法律準則。
總而言之,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體現了新時代“立德樹人”教育任務和時代發(fā)展趨勢,使得課堂不再是教師“獨舞”的課堂,促使教學煥發(fā)出勃勃生機和活力,也為學生構建了更契合的知識獲取平臺,讓學生獲取知識更加自然和容易,讓師生在生活化的課堂中共同彰顯生命。
參考文獻:
[1]訾如美.基于生活化思維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