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芳 孟慶瑾
摘要:身處內陸所謂的四線城市,我們的學生沒有很多機會接觸到英語語言真實環(huán)境,而我們的課堂教學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英語課堂往往是與篇章和語境割裂的,比如:目前的教學還是從篇章中單獨提取出詞匯或語法進行講解、機械訓練。整體語言材料呈現和輸入的缺失直接限制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fā)展,不能滿足學生交際交流的語言需要。為了改變普通高中英語教學缺少語言整體環(huán)境的現狀,本課題開展教學實踐研究,以期給我市學普通高中的學校和教師提供一條可借鑒的教學途徑,促進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語篇教學 高中英語 實踐研究
語篇教學指的是從篇章或語境的角度指導學生理解和表達信息的教學方式。教學中使用的語言材料的特點是連貫的、銜接的、整體的。我們課題里的語篇教學指在篇章和語境的的整體環(huán)境下開展英語詞匯、閱讀、聽說、語法、寫作的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并且表達信息的能力。
一、當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語篇缺失的問題
社會的發(fā)展給當代中國人提供了越來越多的融入世界的機會,這些機會同時也對我們英語語言能力提高了要求。在交流中,如果我們想要成功地收集信息、獲取信息、處理信息或表達信息,就必須具備與之相符地英語語言能力。因此,在國人學習英語的重要時期的高中階段,教師和學者們?yōu)榱私鉀Q目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方面出現的問題,不斷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和方法,語篇教學就是這樣產生的。身處內陸所謂的四線城市,我們的學生沒有很多機會接觸到英語語言真實環(huán)境,而我們的課堂教學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英語課堂往往是與篇章和語境割裂的,比如:目前的教學還是從篇章中單獨提取出詞匯或語法進行講解、機械訓練。整體語言材料呈現和輸入的缺失直接限制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fā)展,不能滿足學生交際交流的語言需要。為了改變普通高中英語教學缺少語言整體環(huán)境的現狀,本課題開展教學實踐研究,以期給我市學普通高中的學校和教師提供一條可借鑒的教學途徑,促進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
二、研究在高中英語課堂實踐中運用語篇教學的意義
國內對語篇教學法理論研究有心理層面的、有語篇層次方面的,但是關于實踐模式方面的研究并不多。此外,盡管當前社會以及高考英語大綱對高中生語言能力的要求很高,但是一般高中面臨的困境不僅僅是在非母語環(huán)境下開展英語學習,而是在缺乏語篇和語境的環(huán)境下割裂地學習英語,這樣環(huán)境下發(fā)展起來的英語語言能力的局限性可想而知。本課題的研究致力于打破傳統教學這方面的弊端,促進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本課題的研究能夠豐富語篇教學的模式理論,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三、語篇教學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實踐研究
結合實際情況,我們課題組進行了組內研究任務分工。作為課題支持人,由我負責統籌整個課題研究、指導課題組成員開展課題實踐研究,整理校本教材,開展問卷調查,撰寫研究報告、論文以及驗證檢測課題效果,總結語篇教學的模式。安陽市第三中學孟慶瑾老師為課題主研人員,主要負責開展課題實踐研究,整理形成校本教材,撰寫研究報告、論文,探求語篇教學模式,驗證檢測課題效果。安陽縣實驗中學張麗靜老師為課題主研人員,主要負責開展課題問卷調查,語篇資源收集、整理,作課題公開課,探求語篇教學模式,撰寫教學反思及論文。林州市第一中學關靜華和郭海風老師,還有林州市實驗中學的李廣華老師為課題輔研人員,主要負責搜索收集課題研究的校本素材,觀摩研討課題公開課,撰寫課例反思,協助驗證檢測課題完成效果。
(一)前期準備階(2019.6---2019.9):
1.運用文獻資料法,學習語篇教學理論。熟悉國外以及國內現有的研究情況,進一步加深了課題組成員對語篇教學的理解,了解了語篇教學已經取得的成績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語篇教學實踐研究的不足,并且確定研究目標、內容和方法。
2.在實踐班級開展課題研究,初步證明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和價值。課題組初步在安陽市三中2017級5班和8班試點開展課題的實踐研究有三個月的時間。為了初步驗證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和價值,課題組分別于2019年6月29日和2019年9月29日在實踐班開展了兩次針對實踐學生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問卷調查,對比兩次問卷調查中學生英語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情況,我們課題組發(fā)現課題實踐班級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語篇學習英語的習慣,英語詞匯、語法、聽力、閱讀、寫作的能力較之平行班有明顯提升。其中8班更是從年級排名倒數第一提升到了正數第八。
(二)實施研究階段:
1.第一輪研究:在開題報告的指導下,按照課題分工,課題組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孟慶瑾老師配合主持人,具體負責課題的開展,協助主持人撰寫了開題報告,中期報告,并且上了語篇教學在高中英語寫作課堂中的應用研討先行課,課題組成員張麗靜老師上語篇教學在高中英語詞匯課堂中的應用研討先行課,課題組成員關靜華上語篇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的應用研討先行課,課題組成員郭海風老師上語篇教學在高中英語聽說課堂中的應用研討先行課,課題組成員李廣華老師上語篇教學在高中英語語法課堂中的應用研討先行課,通過這一系列的公開課,觀摩課,課題組成員一起討論其中的利弊得失,得出結論如下:①課題研究所選用的語篇需要細化難度。針對專家指出的閱讀的文章的難度如何把握的問題,經過課題組的實踐和反復討論計劃根據超綱詞在文章中所占的比例而將閱讀文章細化為容易、較難、困難三個等級。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是容易,百分之三到四是較難,百分之四以上是困難。課題組老師可以根據本班的情況選擇適合學生水平的閱讀文章。②課題研究中所選用的語篇需要有豐富研究內容和形式。對于英語基礎薄弱,知識面較窄的學生,如何提升他們的收獲感,成就感和學習興趣的問題,課題組計劃豐富語篇資料的內容和形式。補充一些有關中西方文化和中西方文化異同點方面的語篇資料。加入熱門電影的視頻,來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2.第二輪研究:在第一輪研究的基礎上,課題組運用行動研究法,調整課題研究方案,繼續(xù)開展高中英語詞匯、語法、聽力、閱讀、寫作教學的實踐研究。同時初步形成了校本教材。課題組成員撰寫研究論文,探求適合普通高中生的語篇教學模式。運用觀察法和檢測法再次驗證課題研究效果,掌握課題實踐研究中出現的成績和問題。同時撰寫教學實踐反思材料及論文,分析思考成績和問題背后的原因,并且共同探討提出改進措施。
3.第三輪研究:課題組運用行動研究法,再次調整課題研究方案,針對前兩輪研究出現的問題進行查漏補缺,形成普通高中英語語篇教學校本教材,總結普通高中英語語篇教學模式,并且運用觀察法、檢測法、問卷調查法驗證課題效果。
(三)總結
課題組總結實踐成果,撰寫研究報告:《課題研究方案》、《結題鑒定審批書》,整理課題研究材料,結題,并且在我市普通高中推廣研究成果。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圓滿完成了課題開展的目標,形成依托語篇教學開展詞匯、語法、聽力、閱讀、寫作的可推廣的校本教材,探求到了適合普通高中生的語篇教學模式,從而提升了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考試中心.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1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1
[3]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解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
[4]李文娟. 語篇教學中文本語言的處理策略[J]. 黑龍江教育:中學版, 2017(5):40-41.
[5]林燕. “讀寫結合”英語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 2016(Z3):41-42.
[6]李良英. 高中英語課堂中語篇分析教學的應用探究[J]. 英語教師, 2015, 15(24):133-134.
[7]黃燕. 語篇教學和高中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J]. 新課程(下), 2015(3).
[8]王曉云. 語篇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分析[J]. 才智, 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