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敏
摘 要:本文針對小學生語文寫作雷同率高,創(chuàng)意不足,缺乏個性化思維的問題,提出了作文教學改革新思路,致力于推動作文寫作個性化發(fā)展,讓學生寫出擁有個人風格的作文。本文從語文作文現(xiàn)狀出發(fā),分析小學生寫作問題,重點探討小學語文寫作個性化能力培養(yǎng)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個性化寫作;培養(yǎng)方法
引言:
作文是語文教學核心內容,代表了語文綜合實力,隨著教育改革提出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發(fā)展要求,作文教學需改變思想。通過作文教學,培養(yǎng)個性化思維,讓學生去想象、觀察、感悟、加工等,寫出創(chuàng)意十足,內容新穎的文章,擁有屬于個人的獨特風格。這樣不僅可讓寫作水平有質的飛躍,還有助于個性發(fā)展,從寫作中獲取快樂,興趣也將快速提升。
一、小學生語文作文常見問題
1、個人想法和感悟少
小學生剛開始寫作文時,教師和家長都會要求其看作文書,希望其可吸取寫作養(yǎng)分,助力寫作能力發(fā)展。對于小學生而言,語文學習中寫作最難,學生在寫作文時并未對閱讀中積累和寫作相關要素進行創(chuàng)新運用,大部分采取生搬硬套的辦法,直接挪用作文書中事例,或者是根據(jù)寫作主題胡亂編造。作文雷同率高,都是一個套路,沒有融入個人想法,從中無法體會到真情實感,毫無新意與個性,這樣作文難以引起共鳴,而且會惡性循環(huán)下去,越這樣做越不會寫作文。
2、寫作興趣低下
小學語文作文訓練面狹窄,平常寫作任務圍繞的是考試可能會涉及到的,類型單一,導致學生思維不夠開闊。作文要求過多,限制思維,學生中規(guī)中矩寫作,缺乏想象力,以完成寫作任務為目標,很少關注寫的好不好,這樣的寫作環(huán)境難以調動興趣。另外,小學生儲備的素材少、語言組織能力不到位、常常不知道怎樣遣詞造句、不會布局謀篇等諸多原因,使寫作變得困難重重,寫作文對于其而言感受不到任何快樂,慢慢在心理上抗拒寫文章,興趣自然談不上。一旦失去興趣支撐,寫作很難保持積極性,思維不活躍,而且受各個方面限制,致使作文缺少個人風格。語文寫作水平提升需要平時大量閱讀,以及實踐訓練,可將輸入知識有效輸出,用于作文中去,這些不可能一蹴而就。小學生著急,堅持一段時間看不到希望就放棄,慢慢喪失興趣和寫作方面追求。
二、語文寫作個性化培養(yǎng)策略
1、作文與生活結合
小學語文作文基于興趣培養(yǎng),促進寫作個性化,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需求,都必須強化與生活的結合。小學新課標對作文要求是,寫身邊的事物,每個學生的經歷不同,所遇到事情不一樣,即使同一件事情也由于思維不同,感悟同樣有差異。所以,將語文寫作引入生活之中,讓學生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因為親身經歷必然會有個性化的見解和感悟,寫出來的作文也就能避免雷同,而有強烈的主觀感受,實現(xiàn)個性化寫作。一方面,教師在布置寫作任務時不要局限在教材上,平時多讓學生寫生活化主題的作文,比如難忘事情、我最愛的人、喜歡小動物、美麗風景、周末生活、我的好朋友等。這些來源于生活之中,寫作難度降低,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不僅能保證有話可寫,而且不自覺融入真實感情,作文寫作將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另外一方面,教師可要求學生記日記,沒有必要天天寫,可兩三天寫一篇,適當減輕負擔。日記內容廣泛,寫身邊發(fā)生事,包括家里、學校、上學途中;也可將某個瞬間想說的話、看到風景、見聞等,不受約束寫出來。這既是積累素材過程,又能使其觀察與感悟生活,寫作思維更為活躍,視野開闊,容易產生個性化想法,長期訓練下必然能寫出具有個人風格的作文。
2、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
小學作文教學培養(yǎng)個性化思維,就要讓其發(fā)散思維,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觀察生活,形成獨到的看法,而且把感悟到的東西寫進作文,抒發(fā)真實情感。寫作另辟蹊徑,寫出來作文具有新意,既能使讀者感到驚喜,有種豁然開朗和眼前一亮的感覺,又能觸動心弦,建立共鳴。以秋天葉子紛紛從樹上落下來為例,作文涉及這個主題,可從不同角度去立意和構思,確保同個主題寫出與眾不同的文章。比如從落葉聯(lián)想到秋天來了,又到豐收季節(jié);又比如落葉預示舊事物過去,將重新孕育新生命;也可以奉獻精神作為切入點;同時想到落葉歸根。不同角度構思,多方位探索與思考,必然能尋找到寫作新思路,確保小學生作文的千姿多彩。小學作文教學不要限制學生想法,針對寫作主題,學生自由發(fā)表想法,當有一個學生提出另類見解,應及時激勵評價,鼓勵所有學生發(fā)散思維,從另類視角去審視問題。
3、擴大積累并創(chuàng)新運用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要求學生擴大語言儲備量,并且培養(yǎng)創(chuàng)新運用能力。鼓勵其多讀書,涉獵面廣泛,類型多樣,同時在閱讀中進行積累,記憶好詞好句,而且要進行實踐應用。比如好詞摘抄到本子上,用其造句,然后擴句,模仿精彩段落寫話。作文中有意識創(chuàng)造性運用,除此之外還要在學習寫作手法基礎上,展開創(chuàng)造性運用。平時組織讀書交流,學生大膽說自己對閱讀文本看法,相互交換意見,思維交融與碰撞中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寫作中思維活躍和發(fā)散,融入自身感悟,從而促進作文個性化。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作文寫作個性化發(fā)展順應教改要求,教學中應減少對寫作約束,讓學生寫身邊事物,以自身經歷和感悟出發(fā),從不同角度去構思與立意,確保寫作思維活躍,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寫出作文就會更為新穎,擁有個性化風格。
參考文獻
[1]江荔思. 淺談小學語文作文寫作個性化培養(yǎng)策略[J]. 考試周刊, 2017, 000(009):32.
[2]馬瑩瑩. 淺談小學語文作文寫作個性化培養(yǎng)策略[J]. 新校園:中旬刊, 2018.
[3]胡修峰. 淺談小學語文作文寫作個性化培養(yǎng)策略[J]. 小學生作文輔導,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