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宇鵬
摘? 要: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開始了解山地、平原等地理知識,而教師往往通過圖片、課本描述等引導學生系統(tǒng)認識地理現(xiàn)象,學生在認識的過程中難免因想象與現(xiàn)實的差距出現(xiàn)一定的理解偏差。地理實踐活動則能夠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心,調動學生動手能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習得地理知識。教師應重視初中地理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培養(yǎng)地理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地理? 綜合實踐活動? 開展
綜合實踐活動是指結合學生學習與生活實際并與學生所學知識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互動活動,學生在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練習所學習的知識,對課本知識進行靈活運用,以加深理解、鍛煉生活技能。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地理學科的實用性與生活性較強的特點,鼓勵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同時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升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教師開始帶領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地理知識。初中地理知識大都是一些基本地理概念與地理現(xiàn)象、各個國家地理特點的簡單介紹,內容難度雖小,但需要學生花費時間去記憶與理解。這對于學生識別、記憶圖表與地圖能力的要求較高,許多學生在學習時總是反映自己記憶知識點的效率不高。這種情況下,教師與學生所采用的方法大都是死記硬背、反復翻閱,希望學生經過長時間的學習與背誦、練習之后能夠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隨著地理學習任務的加重而漸漸消弭。實際上,地理是一門極為有趣的學科,地理研究對象不僅囊括世間各類自然現(xiàn)象,也涵蓋豐富的人文資源。讓學生在記憶地理基礎知識中喪失學習興趣顯然不是教師所希望看到的,而地理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動態(tài)而趣味化的學習形式,不僅能夠為學生帶來地理學習的強烈參與感,也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應用地理知識的機會。
例如,在開展“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qū)”的教學中,教師發(fā)現(xiàn)在學習這些國家和地區(qū)的地理以及人文狀況時,學生需要在短時間內消化有關該地區(qū)不同的地理知識,大腦在記憶這些知識時容易出現(xiàn)“張冠李戴”的情況。此時,教師不妨鼓勵學生通過動手實踐的形式來主動整理地理知識。例如,教師可以開展一期“國家與地區(qū)地理介紹手抄報”的互動,鼓勵學生自己繪制所喜愛地區(qū)的地圖,并將重點地理知識進行標注與講解,同時要將手抄板的版面做得美觀而簡潔。為了繪制好手抄報,學生主動翻閱地理課本、整理知識框架,簡縮知識要點,將學習過程趣味化。
二、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生生活相結合
在當前地理教學中,教師應極力避免出現(xiàn)課本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脫離的現(xiàn)象。雖然地理課本中所描繪的各種地形地貌千奇百怪,學生可能窮極一生也無法實地感受地理課本中所涵蓋的所有地形地貌,但地理知識仍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如每日的溫度變化、天氣情況等無一不與地理學緊密相關。在開展初中地理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不妨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造利用地理知識的機會,鼓勵學生關注日常生活、應用地理知識,提高學生地理素養(yǎng)。
例如,在進行“地圖”的教學時,教師開始教學生利用比例尺、方向、圖例、注記等表示出某一地區(qū)的自然和人文狀況。在學生了解地圖三要素之后,教師不妨鼓勵學生自己繪制地圖,讓學生在實際使用中了解如何利用地圖三要素準確描述某一地區(qū)的具體情況。學生可以選擇將家、校園、公園等地點作為繪制對象,在了解了具體的數(shù)據(jù)信息之后通過嚴謹?shù)挠嬎闩c繪制來將該地區(qū)的地理事物名稱、大小、距離等進行簡單繪畫。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能合理選擇比例尺、辨別方向、表示圖例等,通過實踐活動來生動運用所學知識。在參與實踐活動時,學生感受到地理知識與生活實際是密切相關的,并開始觀察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將書本中的知識轉化為生活智慧。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多樣化開展
在進行初中地理教學的實踐中,教師逐漸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對學生地理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關鍵作用,但對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方式與方法,教師的選擇則比較固定。實際上,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有多種形式,如學生自主調查、課上分享的交流討論型以及學生翻閱資料、歸納整理、動手操作的實踐型,包括學生之間以團隊為單位進行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完成綜合實踐任務的小組參與型。教師應根據(jù)地理知識的特點為學生選擇不同的參與形式,引導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既能挑戰(zhàn)自我、感受探索地理知識的樂趣,也能在團隊互動中感受互助合作的樂趣。
例如,在進行“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鼓勵全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活動,每個小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地勢和地形、氣候、河流和湖泊等章節(jié)專題進行調查。教師則將本單元教學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契機,鼓勵學生在小組中進行細致分工,如探究地形與地勢的小組為每個學生設計不同探究任務:地形地勢特點、典型地區(qū)、影響、當?shù)剞r業(yè)特征等。讓學生在以不同的專題為對象進行地理探究的過程中學習與運用地理知識。綜合實踐活動的多樣化開展既考慮到地理知識的不同特點,又能根據(jù)學生興趣來引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發(fā)揮自身主動性發(fā)現(xiàn)地理問題、描述地理現(xiàn)象,在與同伴的討論中得出結論,搜集與利用信息的能力逐步培養(yǎng)起來,團隊合作意識也在加強。
結語
在初中地理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照顧到學生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與互動環(huán)境,并將地理知識的獨特魅力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被地理知識吸引。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習慣,并為地理核心素養(yǎng)與實踐能力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梁大香.初中地理環(huán)境教育綜合實踐活動研究[J].學苑教育,2019,000(004):85.
[2]冉藍杏.對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思考——以成都某中學為案例[J].中國農村教育,2019,289(0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