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強
【摘 要】新課標主張教學中要著眼于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體現(xiàn)政治學科的育人價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必須對課堂設計進行創(chuàng)新。議題式教學既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培育思想政治道德核心的重要路徑,也是轉變教師觀念,改進教學手段的重要方法。
【關鍵詞】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模式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倡導“圍繞議題,設計活動型學科課程的教學”,議題式教學主要以尊重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基礎,提升學生的思維特質為重點,用思辨的方式開展教學,營造師生良好互動、開放民主的學習氛圍的一種教學形式,符合新課改背景下的核心素養(yǎng)課堂的建構。
一、議題式教學的內(nèi)涵
議題式教學是教師通過認真研讀課本,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從書本以及學生或教師自身出發(fā),尋找并設置合適的議題,然后引導學生進行相關信息的搜集和問題的研究,最后進行總結,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提升。
比如在《文化生活》中,提出對于精神文明建設,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問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要提高人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yǎng),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以此提出議題:
1.當前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文明隨之不斷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應如何加強?
2.精神文明加強的同時,就當前我國發(fā)展,如何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二、議題式教學的過程
(一)合理設置議題
教師想要合理設置議題,首先必須對教材有充分的理解與把握,根據(jù)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議題可以從教材中直接選擇。例如在《政治生活》中幾乎每個單元后都有相應的綜合探究,這個實質上就是對于所學內(nèi)容的拓展和延伸,具有較高的教學價值,教師就可以以此為議題,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對于高中政治課堂來說,必須要與社會熱點問題緊密聯(lián)系起來,將這些問題在無形中轉化成為探究的議題。其次,教師作為議題式教學的組織者,必須將實際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與教學結合起來,為學生設置合適的議題,開闊學生的視野。
(二)科學搜集信息
確定議題后,就要根據(jù)議題搜集信息,這需要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信息的搜集不僅局限于教材或資料上的理論知識,也必須結合日常生活經(jīng)驗獲得有效信息。例如在探究“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學生必須掌握的理論知識:四種消費心理的基本含義,正確看待和評價消費心理,明確消費心理的內(nèi)涵和要求等,學生需要在課前熟悉書本,搜集典型的消費案例和行為,提出疑問。在學生搜集信息時,教師應加以指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或小組探究獲得有關議題的有效信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做理智的消費者。
(三)師生探討議題
高中政治教師想要知道議題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學生搜集到的信息是否有效,必須通過探討環(huán)節(jié)來檢驗。在進行議題探究時,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例如性格特征、基礎知識掌握能力等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議題展開討論,教師必須加以引導,讓學生靈活的運用學習過的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小組探究結束后可以每個組選出一位代表向其他同學展示本組的談論結果,老師和其他同學及時提出問題和意見,促進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有效互動。
(四)總結與反思
在學生探究完議題后,教師應給課堂留下十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總結,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反思,整理知識的能力。例如在探討“認真對待權利與義務”議題時,就需要學生深入了解行使權力與履行義務的相關原則與必要性,理清權利與義務之間的關系,讓學生以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身份不斷進行反思,進而拓寬學生的思路,為將來更好的參與政治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議題式教學的實施要點
培養(yǎng)政治教師活躍課堂的能力。高正政治教材中充滿了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生活,這就決定了想要更好的開展政治教學,教師不能僅局限于把教材上的知識照本宣科的講授給學生,這樣課堂不僅會枯燥無味,吸引不了學生的興趣,學生也會漸漸喪失對學習的興趣。教師在設置議題時要從學生和生活出發(fā),將重點著眼于大多數(shù)學生普遍比較感興趣的方面,充分調動學生課堂上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升教學效果。
加強高中政治課與社會的聯(lián)系。在確定好議題后,就要對議題進行相關信息的搜集,高中政治課與其他學科專業(yè)性較強不同,它與社會的聯(lián)系比較密切,如果信息的搜集僅局限于書本上的內(nèi)容,是遠遠不夠的,尤其在新課標提出議題式教學的背景之下,對課程與社會的聯(lián)系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積極地走出課本,投身于社會實踐中去搜集信息,在更廣闊的空間與資源中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加強對學生價值觀的引導。政治課最注重的就是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議題的設置以及總結反思是否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總結環(huán)節(jié),很多教師會認為感悟和體會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所以完全交給學生。但學生思想還沒有足夠成熟,有時會和教師的教學目標有所偏差,教師應根據(j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為學生進行正確價值的引領,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形成正確的認知,符合新時代青年的發(fā)展要求。
【參考文獻】
[1]王瑞君.把握高中政治教學議題設計的三項要件[J].當代教研論叢,2020(04):97
[2]盛海健.高中政治課堂議題式教學策略解析[J].成才之路,2020(09):30-31
(福建省南安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