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萍
【摘要】許多教師比較重視課前準備和教學設計,卻往往忽略課堂小結的作用,或者是因為時間有限等各方面原因,課堂小結倉促地一帶而過。但在課堂上,要體現(xiàn)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主要還是看課堂小結。因此,在教學時,我們應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設計出符合學生學習心理的小結,不斷地鞏固知識、理解知識。
【關鍵詞】課堂小結? ?反思? ?建構? ?拓展
【課堂實錄】
1.揭示課題,明確目標
教師板書:圖形與位置。
師:觀察課題中的“形”字在這幾個字的什么位置?
生1:“形”在“圖”的右邊。
生2:“形”在“與”的左邊。
生3:“形”排在這一排字的第二個。
師(小結):對,同學們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確定了“形”這個字的位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復習圖形與位置。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讓學生體會確定位置無處不在,感受、熟悉即將復習的知識。特別是教師的小結,既肯定了學生不同的確定位置的方法,又點明了今天的學習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2.回顧整理,形成體系
(1)在生活中,有許多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師分別指名3個學生介紹周圍的同學。
生1:A在我的左邊,B在我的右邊,C在我的前面,D在我的后面。
生2:(橫看和生1中間隔著A)A在我的右邊,E在我的左邊……
(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有選擇的板書:A在生1的左邊,A在生2的右邊)
師(指著板書中的A問):為什么同樣的一個人,他的位置描述方法不一樣呢?(引導學生小結:參照物不一樣,描述位置的方法的也不同)
生3(也就是生1所說的C):生1在我的后面……
(師板書:生3在生1的前面,生1在生3的后面)
師(指著板書提問):這兩位同學的位置描述有什么聯(lián)系?
生(小結):位置的描述是相對的。
練習:描述花與空調的位置關系。(課前準備:在空調柜體的上面擺一盆花)
師(指著花與空調):誰能說說花與空調之間的位置關系?
生:花在空調的上面,空調在花的下面。
師(小結):在一個空間里,可以用上、下、左、右、前、后來描述兩個物體的位置關系。描述時要注意什么?
生1:要注意位置的描述是相對的。
生2:參照物不一樣,描述的位置也不一樣
……
評析:這里通過精心選擇不同位置的學生回答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有不同,教師還能適時地引導學生利用小結來體會:在同一空間里,有不同的確定位置的方法。
(2)現(xiàn)實中還有一些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師課件出示圖1:一群小朋友排成一排,其中標出小明。
師:觀察圖,在這一排隊伍中,小明排在什么位置?
生:排在第二個。
師:第幾個一般在什么情況下使用?
生:一般在一排隊伍時使用。
(師板書:一排)
教師出示圖2:多排隊伍,其中標出小軍。
師:小軍坐在哪里?
生:小軍坐在第3排第4個。
師:為什么不直接用第幾個來描述了?
生:因為這里不止一排,光說第幾個找不到小軍的具體位置。
師(小結):第幾個在一排隊伍中使用,多排隊伍時,要用第幾排第幾個或者第幾組第幾個來描述位置。(師板書:多排)
練習:用剛才復習的確定位置的方法,描述一下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師(學生描述后):還可以怎樣描述?
生:數(shù)對,用數(shù)對能夠準確地描述物體的位置。
詳細介紹數(shù)對的描寫的方法。(師板書:數(shù)對)
練習:讓學生用數(shù)對表示自己的位置,規(guī)定縱排為列和橫排為行。
師:剛才我們用數(shù)對描述了自己的座位,在平面圖上如何用數(shù)對來表示各地點的位置?
學生在比較了不同的表示方法后發(fā)現(xiàn):第一個數(shù)字相同表示在同一列,第二個數(shù)字相同表示在同一行。
師(指著板書上的第幾個到第幾排第幾個到數(shù)對小結):誰能按照這樣的順序來小結一下我們小學階段是怎樣一步一步學習用數(shù)對來確定位置的?
……
評析:用數(shù)對能夠準確地表示具體情境中的位置關系,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到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從一排中的第幾個到多排中的第幾排第幾個再到數(shù)對,這一條縱線貫穿了用數(shù)對來確定位置的始終。同時,在教學中,教師也非常重視對學生自我小結能力的培養(yǎng)。
(3)復習用方向來確定位置
師:除了可以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關系,還可以用什么來表示位置關系?你能指一指嗎?
生: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師指名一生指一指在現(xiàn)實中如何確定東南西北)
師:你知道在平面圖上如何確定各個方向嗎?
(生在圖上指一指)
師:要想準確地表示方向,應該怎么辦?
(生疑惑)
師:先給你一個準確的方向,惠民小區(qū)在淳小的北偏東方向,你能找到嗎?試試看。
學生沒能找到,要求老師再給一個角度,但之后發(fā)現(xiàn)只找到了一條直線,繼續(xù)要求老師給一個距離。
師:惠民小區(qū)在淳小的北偏東75°方向1200米處,你能求出它的圖上距離嗎?
(學生在練習紙上完成)
(師指名讓學生回顧剛才我們是怎么樣一步一步地找到惠民家園的位置的)
師(小結):我們先找到一個大概的區(qū)域,再根據(jù)角度找到了一條直線,最后根據(jù)距離找到了一個點??磥碛梅较?、角度加上距離才能更精確地確定位置。
評析:本處的設計體現(xiàn)了讓學生從疑惑到解決問題的這一個過程,恰到好處地讓學生感受到了用方向、角度加上距離才能更精確地確定位置這一全過程,強調了知識的形成過程,為學生的回顧、小結鋪了路,架了橋。
3.綜合應用,融會貫通
師(出示線路圖):你會把剛才復習的內容加以應用嗎?觀察后,和同桌說說你最想從哪個站去哪個站。
(師指名匯報,重點說說是如何確定方向的)
師(小結):確定角度時,要以南北方向為標準。
4.評價小結,提升學力
師:通過剛才的復習,你有了哪些新的收獲?
生:……
師:其實,確定位置還有很多方法、很多學問呢。在生活中,還有一些領域內也用到了確定位置的方法。(展示不同領域的確定位置,最后定格在衛(wèi)星圖上)瞧!我們生活在一個立體的空間里,有時僅僅依靠兩個數(shù)據(jù)很難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怎樣在空間里定位呢?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去學習、去研究。
評析:一句很平常的“通過剛才的復習,你有了哪些新的收獲”,卻給足了學生思考、歸納、總結的時間,讓學生對這一節(jié)課所復習的知識從橫向上和縱向上都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課后反思】
從本節(jié)復習課中可以看出,課堂小結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教師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了不同形式的小結,并且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培養(yǎng)了學生善于思考、歸納總結的能力,同時小結對課堂教學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1.復習課中的小結要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課程內容既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shù)學學科的特征,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同樣,復習課中的小結也要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困惑,努力從認知的角度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本節(jié)課是總復習課,教師以簡潔明了的小結方式,喚醒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2.復習課中的小結要關注知識結構的形成過程
小學數(shù)學課程內容不僅要包括數(shù)學的結論,還應包括數(shù)學結論的形成過程和數(shù)學思想方法,而一定的數(shù)學思想就蘊含在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以及逐漸完善的過程中。課堂小結正好可以幫助學生把零散、片段的知識貫穿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同時感悟這些數(shù)學思想。特別是像上述這樣的總復習課,更加強調了知識的系統(tǒng)性。
3.復習課中的小結要關注學生的后續(xù)發(fā)展
課堂小結不但讓學生對一節(jié)課的所學內容進行回顧,還讓學生對學習活動、學習方法進行反思,只有不斷地對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反思和總結,真正的可持續(xù)的學習才可能發(fā)生。
總之,要上好一堂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復習課,教師要適時地運用課堂小結來組織教學過程,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第二次飛躍。通過不同的小結方法,既可以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又能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還能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使教學環(huán)節(jié)更加完整,學生思路更加清晰明了。